母子四人回到家里的时候,天都已经黑透了。
饭也做好了,就等着他们四个人回来后再吃。现在家里人多,饭也做的多,今晚上蒸的是高粱饭,里面掺了几把白米,因为高粱米也不多了。
野韭菜洗干净用盐拌了一下,今天大姑子第一天来住,胡青莲和任小蛮没敢把剩下的猪油渣子拿出来,先看娘怎么说吧。
就着昏暗的油灯,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吃了几顿好吃的饭后,今晚上这顿饭顿时觉得难以下咽。
满粮绘声绘色的把今天去姜家的经过描述了一遍,他娘简直太威风了,姜家那个老棺材瓤子,根本就不是他娘的对手。
沈桃花说:“先吃饭吧,有啥事明天再说。”
今晚上这顿饭大家吃的索然无味,只有周大丫母女四个觉得这顿饭好吃的很。
周大丫躺在娘家的木板床上,身下铺的是娘和三个弟弟为她们抢回来的被褥,大妞睡在她的旁边,一根窄窄的过道那边,是娘给她们买的新床,二妞和三妞睡在那上边。
孩子们并不能理解她们爹和娘之间发生的事情,只觉得这个家里没有爹,没有凶凶的阿奶,可真好啊!
周大丫的眼泪一直在流,娘家能接受她带着三个孩子回来住,这让她感到无比的温暖。但是娘家的情况也不好啊,多出来了四张嘴光吃饭都是个大问题,她们在这里住一天两天的可以,要是日后都住在这里,弟媳们肯定会不愿意,到时候娘也会落得被埋怨的。
沈桃花也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她的想法虽然没有周大丫那样悲观,但周大丫想到的她也都想过了。以后的日子确实不能再这样过了,她得给家里的每个人都找个事情做。
在仙界那边,她几乎没见过一个闲着的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在忙自己的事,都在创造自己的价值。
第二天天还没亮,满囤和满仓就与村里其他的伙伴一起去了县城,沈桃花每人给了30文钱,并叮嘱了一遭安全注意事项,说好在县城最多待个六七天就回来。
送走了兄弟俩,胡青莲和任小蛮就去山上割野韭菜了。
周大丫没想到娘家人居然起的这么早,她也不好意思再赖床了,于是也早早起来洒扫院子。
今天沈桃花只让妯娌两人割个十来斤野韭菜就行,她没大有时间去卖。她提前把韭菜装好了,一袋子就是一斤,然后放在上次买白菜叶时送的那个大袋子里。
这样她就不用挑担子了,也不用带称杆,今天她要轻装上阵在那边多逛逛。
换好了工作服后,她就在自己的房间里消失了。
周大丫并不知道她娘不见了,还以为她娘回屋去睡回笼觉了。
邓叔看见沈桃花带的那一大兜野韭菜,高兴的合不拢嘴。“小沈啊,昨天我用这个韭菜烙了几个菜饼,没想到那味可香咧,好几个客人都没吃够啊,今天你带了多少?我全要了,你也甭专门去卖了。”
沈桃花一听,这可太好了!
“邓叔,我这韭菜卖三块钱一斤,给你就算两块五吧,这些一共是十二斤,只多不少。”
“不用给我便宜,三块一斤又不贵。”
沈桃花还是坚持两块五一斤卖给了邓叔。
现在时间还早,店里顾客不多,邓叔就让她坐在一边摘韭菜。
沈桃花和邓叔说起了她大女儿和她男人和离的事,她想帮她大女儿找个事情干,毕竟还有三个女儿要养活呢。
“和离?”虽然这个词有点陌生,但听沈桃花的描述,应该是离婚了的意思。
“这女人一个人还带着三个孩子,日子是够难过的。你闺女是什么文凭,会点啥?”
“文凭”是啥沈桃花没听说过,但她似乎有强大的理解能力,“我们穷乡僻壤的地方,丫头从小就会干活,带弟妹。成亲后伺候婆母,伺候男人,下地干活,还是继续带娃。除了有把子力气,别的也不会啊!”
邓叔唏嘘,这是哪里的农村啊,女人的生活怎么这么苦?
“你闺女要是愿意的话,可以来跟着我学做早点,就是蒸包子,烙个油饼,炸个油条。你看我这小店不大,加上你才四个人,忙的时候都转不开身。多了不说,每个月赚个万儿八千的没啥问题,只要不怕累就行。”
说着就开始上客人了,沈桃花赶紧洗干净手去招呼。
“老板,昨天吃的那个韭菜盒子还有吗?我要两个!”
“不好意思啊,您看这韭菜刚送来,还没洗呢,中午,今中午一定做!”
“行吧,等中午我再过来一趟。”昨天卖的韭菜盒子,今天立马就有了回头客了。
沈桃花一直在想让周大丫学习包包子这件事,到底可行不可行,想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否决了,实在是他们家现在这个情况不允许啊。
若是要卖包子,最好是去县城租一个门面或是摆个摊,这些都是他们家做不到的。
有一个父亲带着她的小女儿来这里吃早饭,那小姑娘只顾玩手腕上的红绳,也不好好吃饭。
沈桃花瞅了一眼那红绳,眼前不禁一亮。
这也不是普通的红绳,而是用红绳编织的手链,里面镶嵌着五彩的小珠子,显得甚是精致漂亮,别说是小姑娘,就连她这个上了几岁年纪的人,都稀罕的不得了。
沈桃花把所有的碗盘洗好放进了消毒柜里,韭菜也洗干净了。
邓叔把她今天的工钱和韭菜的钱都给她结了,一共是130块钱。
“小沈啊,这韭菜你明天继续给我送,我就不另外去买了。明天还是带十来斤就行。”
“好的邓叔!”
今天不用去卖韭菜了,她有更多的时间去四处逛逛。
还是去了便民市场,这次得多买些粮食回去,毕竟家里吃饭的人多了。
认识的不认识的粮食她都问了一遍价钱,出乎她意料的是,她觉得最珍贵的白面和白米,在这里面居然是最便宜的。
白面两块三一斤,白米三块多一斤。他们平时吃的最多的,最难以下咽的高粱米,竟然要四块五一斤。
这次,她毫无负担的买了一大袋50斤的白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