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文学
好口碑高质量小说推荐

第3章

萧何那意味深长的一瞥,如同在南郑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涟漪虽不汹涌,却持续扩散,让司马彦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他更加谨言慎行,将市掾的职责完成得滴水不漏,仿佛自己真就是一个兢兢业业、别无他求的小吏。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深秋的南郑市集,迎来了一伙特殊的“商队”。说是商队,却只有三辆骡车,载着的货物也并非汉中紧俏的盐铁布帛,而是一些看似普通的药材和山货。为首的是一位面色蜡黄、眼神阴鸷的中年人,自称姓徐,来自巴郡。他手下寥寥数人,却个个精悍沉稳,步履轻捷,不像商贩,倒更像……猎人。

这伙人并未大肆宣扬,只在市集角落租了个小摊位,安静地售卖药材,价格公道,甚至有些偏低。但司马彦敏锐地察觉到异常。他们售卖的几种药材,如“七月兰”、“地脉藤”、“阴凝草”,皆性极寒僻,寻常医者罕用,更非普通百姓所需。更重要的是,这些药材的产地,多与传说中方士炼丹或某些隐秘教派活动区域重叠。

长生盟的嗅觉,果然灵敏至此!他们竟以这种形式,渗透到了南郑!

司马彦不动声色,依例上前查验他们的市劵(营业执照)和货物。那徐姓首领倒是配合,拿出了一份伪造得几乎天衣无缝的巴郡市劵,言语客气,却总在不经意间打量司马彦,目光如同冰冷的探针。

“听闻南郑有位莫市掾,处事公允,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徐首领忽然开口,语气平淡。

“分内之事,徐先生过奖。”司马彦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波澜不惊,“只是观先生这批药材,颇为特殊,不知销往何处?”

“哦,皆是些治疗疑难杂症的偏门药材,”徐首领滴水不漏,“汉中多有山民,湿气重,怪病多,自有识货的医者前来采购。我等小本经营,赚个辛苦钱罢了。”

司马彦不再多问,登记完毕便转身离开。他能感觉到,背后那阴冷的目光一直跟随着他。

接下来的几天,这伙人并无异常举动,每日按时出摊,安静售货。但司马彦通过观察发现,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似乎并非售卖,而是借机接触往来南郑的各色人等,尤其是那些看起来有些特殊——或气息沉凝、或眼神游移、或带有某些特定标识(如佩戴奇特饰品)的人。他们像是在撒网,等待鱼儿上钩。

司马彦深知,自己很可能就是他们的目标之一。必须想办法将他们逼走,或者……揭露他们。

机会很快到来。

一日,市集发生一起纠纷。一个本地药农指控徐氏商队的一名伙计强买强卖,压价收购他带来的珍贵“血灵芝”。那伙计态度强硬,言语间甚至隐含威胁。

司马彦闻讯赶到。他并未偏袒任何一方,只是仔细查验那株血灵芝,又询问了交易细节。突然,他指着那伙计腰间露出的一小块黑色木牌,厉声道:“此物并非钱袋,倒像是……荆楚之地‘三苗巫祝’的信物?尔等到底是商是巫?来我南郑意欲何为?”

那木牌样式古怪,刻有鸟虫纹,司马彦在古籍中见过类似图案记载,与某些隐秘教派有关。他此举实为诈唬,意在挑起周围汉军巡逻兵的警惕。

那伙计脸色骤变,下意识地捂住木牌。徐首领立刻上前,呵斥伙计无礼,又对司马彦赔笑道:“市掾大人误会了,此乃乡野辟邪之物,并非什么信物。这血灵芝,我们愿按市价购买,绝无强买之意。”

然而,司马彦那一声喝问,已引起了附近一支汉军巡逻队的注意。带队什长走了过来,狐疑地打量着徐氏一伙人。汉中初定,对于这些来历不明、可能带有宗教背景的外来者,官方向来敏感。

徐首领见状,心知不妙,再纠缠下去恐生大变。他狠狠瞪了司马彦一眼,眼神中充满了怨毒和一丝难以置信(似乎没想到一个小小市掾竟有如此眼力),随即果断命令手下收摊。

“既然此地不欢迎我等,我们走便是!”他扔下足额的钱给那药农,带着手下和骡车,匆匆离开了市集。

司马彦看着他们狼狈离去的背影,暗暗松了口气。暂时逼退了,但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此后数日,南郑城内暗流涌动。司马彦发现自己似乎被盯梢了。无论是去官署点卯,还是回家途中,总感觉有若有若无的视线跟随。甚至有两次,他在家中发现了被细微翻动过的痕迹——对方手法极其专业,几乎不留破绽,但逃不过他超凡的感知。

长生盟如同附骨之疽,阴魂不散。

他意识到,单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彻底摆脱他们。或许……可以借力?

他想到了萧何。那位丞相大人显然知道他的存在,且似乎默许了他留在南郑。能否利用这一点?

他并未直接求见萧何,那太过愚蠢。他选择了一种更迂回的方式。

数日后,他在一份呈送给上级(最终会汇总到丞相府)的日常市集报告中,夹杂了一条看似不起眼的信息:“近日有巴郡商队售药,其货多寒僻之品,疑似荆楚巫祝所用。队中之人,身佩异符,窥探市井,行迹可疑。虽已驱离,然恐其并未远遁,仍窥伺左右,望上察之。”

他没有点名长生盟,只提“巫祝”,这符合当前汉廷对民间神秘组织的警惕心理。他将自己遭受的监视,模糊地转化为“窥伺市井”,暗示对方可能另有图谋。

报告递交上去,如石沉大海,毫无回音。

司马彦并不气馁。他相信,这条信息只要到了萧何眼中,就足够了。

又过了几日,南郑进行了一次突如其来的全城宵禁和户籍抽查,重点盘查对象就是近期入城的巴蜀、荆楚籍人员。动静不大,却雷厉风行。

次日,司马彦发现,那些盯梢的视线,消失了。

他心中了然。萧何出手了。以整顿治安、清查奸细的名义,轻描淡写地驱离或清理了长生盟的眼线。这位丞相,果然手段老辣,且效率极高。

危机似乎再次解除。

但司马彦并未感到轻松。他欠下了萧何一个无形的人情。而萧何的这次出手,也更清晰地表明:他一直在萧何的视线之内,是一种被控制的“默许”。

这天傍晚,他下班回家,发现门口放着一个不起眼的麻布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卷崭新的空白竹简,质地细腻,远超他平日所用。此外,还有一小包上品的墨锭。

没有署名,没有只言片语。

但司马彦明白,这是来自丞相府的“回礼”。既是奖励他此次的“警觉”,也是提醒他不要忘记“记录”的本分——或许,萧何将他这位“莫先生”的史官癖好,也摸清了几分。

拿着那沉甸甸的空白竹简,司马彦站在暮色中,心情复杂。

他利用官方的力量暂时击退了黑暗中的敌人,却也更深地陷入了另一位棋手的掌控。

这南郑,既是避风港,也是一个更加精致的牢笼。

而历史的洪流,仍在奔腾。他听说,汉王近日频繁出入军营,韩信被拜为大将的仪式虽未公开,却已有风声传出。

山雨欲来风满楼。

他回到屋内,磨墨铺简,开始书写。

记录,是他唯一能自主掌控的武器,也是他存在的意义。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