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文学
好口碑高质量小说推荐

第4章

秦昊的报价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李飞心里激起的波澜久久无法平息。五百万,二十的股份。这笔钱能立刻解决他所有的现实困境,让他全职投入“启星”,招募团队,租赁办公室,甚至……能让母亲接受更好的治疗。

诱惑巨大得几乎让他想立刻答应。但苏清月的话在他耳边回响:“不要急于答应……制造一点竞争氛围……”

(必须做 #33:建立自己的原则(抵御短期诱惑,着眼长期价值))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首先联系了那个神秘的ID,将秦昊的报价和条件原封不动地转达。网络那头沉默了很久,久到李飞以为断线了。

然后,消息跳了出来:“估值低了。我们的技术栈和项目潜力,尤其在垂直领域的落地能力,被低估了。可以谈,或者,再等等。”

合伙人的意见和他不谋而合,这给了李飞巨大的信心。(必须做 #32:珍惜真诚的友谊(与合伙人的信任))

接下来的一周,李飞像个上了发条的机器。他白天在“星瀚智能”高效完成本职工作,晚上则疯狂地修改商业计划书,按照苏清月的建议,加入了更详尽的半年发展规划和财务预测模型。同时,他通过苏清月又拿到了两家早期投资机构的联系方式,并通过自己在技术社群逐渐积累的人脉,试探性地接触了另外一家以技术眼光犀利著称的小型基金。

(必须做 #39:立即行动 & 必须做 #40:走出舒适区(主动出击,接触更多资本))

与另外两家基金的会谈远不如与秦昊那样顺利。一家对“启星”过于单一的“项目制”收入模式表示担忧;另一家则对李飞本人缺乏管理经验表示疑虑,会谈草草收场。

李飞感到了挫败,但也更清晰地认识到“启星”和自己的短板。他将这些反馈一一记录,反复琢磨。(必须做 #38:从错误中学习(提炼市场反馈,完善自身))

就在他几乎要以为秦昊的报价已是最好选择时,那家以技术眼光著称的小基金——“基石资本”给出了回应。他们的投资经理对李飞在开源社区的贡献和解决具体技术难题的案例非常感兴趣,约他深入聊聊。

与“基石资本”的会谈截然不同。对方更关注技术细节和长期的技术路线图,问题专业而深入,甚至和李飞探讨了那个历史文献分析工具的算法细节。他们给出的初步估值意向比秦昊高了百分之五十,但要求更详细的技术尽职调查。

拿着“基石资本”的意向,李飞的心跳再次加速。他有了谈判的筹码。

他主动约秦昊进行了第二次会谈。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略显局促的技术青年,而是带着初步市场验证和竞争报价的创业者。他平静地陈述了“基石资本”的意向,并再次强调了“启星”的技术独特性和在细分市场的增长潜力。

秦昊看着李飞,眼神里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惊讶,随即化为一种玩味的欣赏。“小子,学得很快嘛。”他敲着桌子,“七百万,18%。这是我的最终报价。不要指望‘基石’,他们给的估值可能高一点,但后续投后支持和资源,跟我们‘蓝海’不在一个量级。你想清楚要什么。”

七百万,18%。估值接近四千万。这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李飞没有立刻答复。他需要和神秘ID商量。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想清楚秦昊的话:要估值,还是要资源?

(必须做 #31:学会独处与思考(权衡利弊,做出战略选择))

就在他纠结之时,生活再次展现了他戏剧性的一面。他接到了戒毒所的电话,母亲的情况突然恶化,需要进行一项紧急的手术,费用不菲。

现实的迫切需求,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他刚刚燃起的、关于估值和资源的权衡。他需要钱,现在就要。

他几乎要拿起电话打给秦昊,接受那个报价。但就在拨号前的那一刻,他看到了桌上放着的那本《联邦论》,陈大爷苍劲的字迹仿佛在书皮上闪光。他想到了自己一步步走来的艰辛,想到了技术和代码带给他的尊严。

(必须做 #1:彻底接纳现状,但不认命)

他不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因为短期压力而贱卖自己和伙伴们的未来。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

他联系了苏清月,语气平静却坚定:“清月,我需要借一笔钱。应急,给我母亲做手术。我会付利息,用我‘星瀚智能’的工资和‘启星’下一笔项目款做抵押。”

电话那头的苏清月沉默了片刻,然后说:“账号发我。需要多少?利息就不用了,算我提前给你的天使投资。”

她的信任和干脆,让李飞的眼眶瞬间发热。(必须做 #30:主动帮助别人(但此时是接受帮助)—— 信任也是一种必须维护的财富)

“谢谢……我会尽快还你。”他哽噎着说。 “先处理家里的事。融资的事,别着急做决定。”苏清月的声音很沉稳,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母亲的手术很顺利。李飞请了几天假,在医院陪护。看着母亲沉睡中依然痛苦的面容,他更加坚定了要成功的信念。他不仅要为自己,也要为母亲挣得一份安稳的晚年。

期间,秦昊和“基石资本”都发来了催促的消息。李飞统一回复:“家里有急事,处理完后即刻答复。”

处理完母亲的事情,李飞回到省城。他仿佛蜕了一层皮,眼神更加沉稳,也更加锐利。他再次约见了秦昊。

“秦总,感谢您的耐心。家里事处理完了。”李飞开门见山,“七百万,18%,我可以接受。但我有一个附加条件:我需要保留在核心技术决策上的最终否决权,并且,我希望‘蓝海’能引入一位在医疗或物联网领域有丰富资源的董事。”

秦昊盯着他看了足足十秒钟,忽然哈哈大笑:“李飞啊李飞,我真小看你了!行!这个条件,我代表‘蓝海’答应了!恭喜你,李总,欢迎加入‘蓝海’大家庭!”

签字的那一刻,李飞的手很稳。他知道,这不仅仅是融到了一笔钱,更是为“启星”争取到了相对有利的发展起点和他自己能掌握的一部分主动权。

当晚,他请苏清月吃饭,郑重地感谢她的雪中送炭,并将第一笔还款转给了她。

苏清月看着手机到账的信息,笑了笑:“看来谈判很成功?” “嗯。谢谢你,清月。没有你,我可能……”李飞不知道该如何表达那种复杂的感激。 “是你自己守住了底线。”苏清月举起茶杯,“恭喜你,李飞。真正的战斗,现在才刚刚开始。”

看着苏清月清澈的眼眸和真诚的笑容,李飞心中那簇因她而燃起的心火,烧得更旺了。资本的游戏他初步闯关成功,而另一场关于内心的、更加微妙复杂的战役,似乎也拉开了序幕。

他知道,拥有了筹码的他,终于有了一点底气,可以去争取一些真正渴望的东西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