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文学
好口碑高质量小说推荐

第3章

寓教于无形中

榜样的力量是最好的老师,蔡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蔡元培要勤俭、自强。蔡元培从母亲那里明白如何做人,如何学习。那么,如果父母表现出豁达、坚强的一面,孩子又怎么会变得狭隘、自私呢?

蔡元培能够成为后世敬仰的楷模,一定程度上与蔡母的以身作则分不开,她用自己善良、勤劳和坚韧的实际行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据说,当蔡母病重的时候,蔡元培和弟弟竟然效仿割肉救母的故事,割肉为母亲做药。这多么的感人。可是,如果没有蔡母的言传身教,就不能相信蔡元培会想到这样做。可见,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教育总在无形中就会完成。

身教重于言教,作为父母首先要注重自身的形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通过观察发现,孩子的许多习惯都是父母习惯的翻版。

所以,家庭教育应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孩子对于父母的模仿都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如果我们是一个不合格的父母,那么,不仅自己会深受其害,对孩子的品格影响也会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是位导演,他非常孝顺。他曾说:“人生最幸福,是活到六十多岁回到家可以喊一声娘;是下了班以后,看着母亲熟睡的脸庞。”

由于工作关系,他常年在外奔波。可是,每当他回到家,就会亲自帮母亲泡热水脚。泡好以后,又戴着老花眼镜帮他的母亲仔细的剪脚指甲,他觉得那是他人生的幸福和享受。

有一次,他的儿子接受访问。当孩子说到,在他很小的时候,亲眼看着他父亲仔仔细细帮他奶奶泡脚,又帮他奶奶剪脚指甲,他说他内心的感动不是用言语可以形容的。

他说那句“不是言语可以形容的”时,顿了一下,他想要表达这种情感。后来,他觉得自己的感受真的不是言语可以形容。父亲的孝心,已经在孩子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父亲的这个榜样直接深植在孩子的心中,这也是永远不能磨灭的。

后来,这个孩子慢慢长大,帮奶奶剪脚指甲的工作自然而然他就给包下来了。这样的孩子,无论在怎样的境况下,都不会忘记父亲对奶奶的这份孝心;而对于他自己来说,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孝顺的人。

父母应该是孩子的榜样,承担着教育子女的重担。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甚至言行不一,一边要求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关心他人,自己却夫妻反目,婆媳相嫌;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懒懒散散,不思进取……

试想,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仁爱和责任感的家庭,他就很可能会成长为一个健康乐观、有所作为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愚昧无知、自私自利的家庭,日后他就可能成为一个粗鲁的、甚至危害社会的人。

所以,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道德修养。才能有资格做一名称职的母亲、父亲,孩子才能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慢慢成才。

教子点睛:

孩子是父母的监督者,孩子明亮的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父母在日常中怎样做,孩子就会一一表演给父母看。不要等孩子出现问题,才去关注他的成长。父母给了孩子生命,还需要用正确的言行,去为他的生命负责。从这个观点来说,提倡教育应该从父母亲抓起,父母责无旁贷要做好自己。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