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最近非常热门的一本玄幻脑洞小说,大宋:开局绑定齐衡,已经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小说的主角齐衡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魅力,让读者们深深着迷。作者零一健以其细腻的笔触,将故事描绘得生动有趣,让人欲罢不能。
大宋:开局绑定齐衡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显然是说给顾千帆听的。
但顾千帆压根没理会。
待他介绍完,那些人便乱哄哄地或拱手或抱拳。
“小公爷,你既是顾二的亲戚,又替咱们出头,往后该多来往!”
“都是自己人,不必客气。”
此处不得不提:
尽管这些人都是权贵子弟,但像齐衡这般被直接称为“小公爷”的却几乎没有。
只因他是齐国公的独子,
注定是未来的齐国公。
而这些嫡出与庶出的兄弟们,谁能继承爵位,尚是未知之数。
齐衡立于马车之上,躬身一揖。
随即,他纵身跃下马车,举止轻盈利落。
“诸位。”
“既是自家人,不必称什么小公爷,便如顾二叔一般,唤我元若即可。”
一众贵族子弟纷纷赞叹称奇。
他们此前与齐衡素无往来。
早前听顾廷烨说起文斗一事,只以为齐衡不过书读得好,许是那类木讷书生,或自视清高的文人。
却未料到,
这位小公爷竟是如此豪爽洒脱。
一时之间,
众人对他的印象愈发好了起来。
这一点,实则也仰仗那“出类拔萃”的天赋加持。
有此天赋,齐衡确实更能轻易赢得认同与信服。
他含笑说道:“走吧。”
“且容我前去会一会那曾巩曾子固。”
“来日方长,其余的事我们日后再叙。”
“好!”
“小公爷威武!”
“元若好气魄!”
一群意气风发的子弟簇拥着齐衡,朝樊楼行去。
街上人潮涌动,但见他们一行人走来,路人纷纷退避。
——也不看看这都是些什么人物!
步入樊楼,一幅华丽宏大的画卷徐徐展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间极为开阔的大厅,四周以卷帘隔出若干雅致小间。
大厅中空无一物,
或因今夜文斗之故,仅于左右两侧摆放着长长矮桌,矮桌尽头设有一座高台。
此时台上,一名姿容俏丽的女子怀抱琵琶,半掩玉面。
再往上,
二楼、三楼呈方形环绕,将一楼大厅围于中央。
自高处俯瞰,楼下景象尽收眼底。
整座樊楼,
不论一楼、二楼或三楼,皆是人头攒动、座无虚席。
人声喧嚷,
仿佛连空气里都飘荡着盛世繁华的气息。
在座众人,
除却樊楼原有的热闹之外,亦有相当一部分是专为这场文斗而来。
倒不是说顾廷烨有多大影响力,
说实话,
他所邀之人,此时大多正围在齐衡身旁。
只不过,他的那些朋友是一批人,那些朋友的朋友又是另一批人,再算上各自的家眷、仆从、随从——场面之浩大,简直难以想象。
……
然而。
就在这热烈到极致的气氛中,齐衡一出现,所有人的目光都投了过去。
先是门口附近的人看见齐衡等人,瞬间安静下来。
接着,那寂静如涟漪般扩散开来。
没过多久,整个樊楼竟变得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在齐衡一人身上。
下一刻。
那骤然的寂静并没持续多久,人群随即再次沸腾。
“那就是齐衡齐元若?”
“一个官家子弟,竟敢和欧阳大人的门生公开文斗?”
“呵……他们那群人,看起来倒是一个个嚣张得很。”
“没想到齐小公爷长得这般俊秀!”
“真好看!”
“实在是翩翩美少年!”
“和他一比……他身边那些穿红戴绿的,简直没法看。”
在大宋,男子头上簪花,本是寻常。
尤其权贵子弟,更以此为风雅。
就如令国公府上的令小七。
一时之间。
四下里低语不断。
有讥诮。
有惊叹。
也有轻蔑。
……
齐衡迈步向前。
今 ** 仍是一身锦白长袍,看似素净,却自有一番从容气度。
他原以为自己会很紧张。
可真正踏进樊楼,才发现心中没有丝毫忐忑。
不知为何,他只觉一片坦然。
他走到大厅中央,随意朝四周拱了拱手。
不料。
这一举动,竟再次引起一阵喧嚷。
“齐小公爷威武!”
“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让他们知道,我们权贵子弟也有才俊!”
不得不承认。
官宦子弟看不起权贵二代,并非全无道理。
权贵子弟中确实良莠不齐。
就像那位扯着嗓子喊“弄死他们”的仁兄……齐衡简直没眼看。
但无论如何。
他这一拱手,彻底点燃了整座樊楼的气氛。
在他身后。
顾廷烨不禁感叹:“元若这样的人,我从前竟未察觉,他天生就该立于众人之间!”
顾千帆冷冷嗤笑。
“这难道还是什么好事?”
二楼雅间里,盛家众人正坐着。
墨兰不停绞着手绢,眼中满是激动。
如兰……若不是华兰与长柏在旁,她早奔到栏杆前去了。
而明兰依旧安静得像只小猫。
——他在人群中央,众星捧月。
——她在角落寂静,独自绽放。
……
随后,齐衡走向一列长桌前的同科学子。
他确是有意如此。
并非轻慢他们,而是无论他多敬重曾巩等人,今夜此刻,彼此皆为对手。
既是对手,他不能显得过于谦逊,那岂不是自灭威风?
不料,他刚上前还未开口,那排学子中就有人讥诮冷笑。
“齐小公爷这出场,好大的声势。”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已高中状元。”
齐衡怔了怔。
他们似乎很生气?
这又是为何?
他略一思索,便明白了他们的情绪缘由。
他们……确实有理由不满。
或许他们原以为,这不过是一场寻常的同窗切磋。
谁知顾廷烨竟将场面搅成这般模样!
所以——这帮权贵子弟,究竟意欲何为?
是想踩着我们博取名望?
紧接着,又有一人冷冷开口:“想让我们颜面扫地……真不知你们哪来的底气。”
“倒要看看。”
“今夜过后,你们还有什么脸面自称读书人!”
齐衡笑了笑。
然而……他依然没能插上话。
那群学子中,居中的一人忽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饮罢,他似笑非笑道: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霎时间,齐衡整个人都僵住了。
怎么回事?
一言不发就作诗?
而且一出手便是绝句!
这还如何好好说话?
这首诗……他自然再熟悉不过。
毫不夸张地说,仅凭这一首诗,就让他重新体会到中小学时被这些人彻底支配的恐惧和无力。
曾巩的《咏柳》。
且不论他原本想要表达什么,放在这里,只剩一层意思——
唐宋诗人最擅长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这首诗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在嘲讽齐衡这一行人,仗着祖辈留下的荫庇,张扬跋扈,不知天高地厚。
“以为那点荣耀能够遮蔽日月,却不知天地间还有清霜如许。”
这层含义,
不仅文武双全的顾廷烨与顾千帆听得出来,就连很少读书的袁文绍、令小七等人,也心知肚明。
一时间,
楼上楼下,连曾巩那边的人都纷纷喝彩。
“好一首《咏柳》!”
而齐衡这边,众人只能怒目而视。
他们能做的……也只有怒视而已。
顾廷烨满心憋屈。
他知道论文采,齐衡比不上对方。
明明约好只比背书,不论诗才,
可总不能不让对方开口?
人家出口成诗,他又能如何?
顾廷烨暗暗咬牙。
齐衡却只是淡然一笑,省去了自报家门的客套。
他开口道:“二叔,这是开场就要给我们下马威啊。”
顾廷烨恨恨道:“别理他们,你……”
话未说完,
齐衡却忽然往前几步,站到了曾巩面前。
那年,
曾巩比顾廷烨还年长几岁,年近三十,气度端庄,却不掩隐隐风流,举止间从容不迫。
或许他并不明白这位齐小公爷为何靠得这样近,
但他并不在意,
只自顾自又斟了一杯酒,神情自若。
齐衡心中暗叹。
若换一个场合、另一种处境,他未必不想结交这位唐宋八大家之一,或许还会给他留几分颜面。
但现在却不行了。
他微微一笑,说道:“其实我并不喜欢咏柳,总觉得柳枝柳絮随风飘摇,过于轻浮,过于放荡。”
这话的言外之意是——
官宦人家,大多攀附权势、毫无原则,哪有资格来嘲讽他们?
曾巩一行人自然都听懂了。
但又有谁会理会他呢?
在他们眼中,这分明是齐衡已经无计可施,写不出诗来,才勉强用这样的方式保全颜面。
说白了,就是不肯认输。
不止他们这样想。
连楼上的盛长柏与楼下的顾廷烨,也都有类似看法。
他们认为,齐衡这样强撑,其实已显得气度不足。
谁也没料到——
齐衡却含笑继续说道:“我向来喜爱竹子,竹之坚韧,向来为人所赞。”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
那一刹那,离齐衡仅一步之遥的曾巩神情顿变。
在场众人,谁听不出其中意味?
曾巩借咏柳讥讽齐衡,说他们这些权贵子弟骄纵轻狂、不学无术,竟还敢与他们争锋。
而齐衡却以咏竹回应,表示无论旁人如何议论,他自岿然不动,立场坚定。
此诗一出,满楼皆惊。
曾巩身旁的同科学子们,惊讶之余,彼此交换眼神,纷纷摇头。
意思是——
他们从未听过此诗,定是齐衡现场所作。
顾千帆面露讶色。
本想上前劝阻的顾廷烨,一时愣在原地。
他呆呆望着齐衡,好一会儿才猛然喝彩:
“好!”
“好一句‘任尔东南西北风’!”
紧接着——
不论是否真正听懂、是否理解诗中境界,顾廷烨身后的权贵子弟们,以及楼上楼下的所有人,都齐声喝彩:
“好!”
“齐小公爷气魄非凡!”
同样地,
盛长枫也满脸震惊,难以置信。
盛长柏失神片刻,随后长叹一声:
“好诗!”
他们身旁,墨兰与如兰也一同欢呼。
明兰则微张小口,侧首望向楼下那道淡然身影,眼波朦胧。
……
至此,双方才算正式见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