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文学
好口碑高质量小说推荐

第4章

洛阳的市舶司外,西域商队的骆驼与江东来的商船相映成趣,香料与丝绸的气息混着海风飘在街头。曹昂刚查看完关税账簿,陈群便捧着新修订的《魏律·商律篇》赶来,竹简上还沾着新鲜的墨迹:“世子,商律已按您的要求修订完毕,新增了‘通商凭证’‘关税分级’‘外商保护’三条核心条目,只是关于‘货币统一’,还有些争议。”

曹昂接过竹简,指尖停在“货币统一”条目上——如今曹魏境内,既有中原的五铢钱,也有江东的大泉当千、巴蜀的直百五铢,货币混乱导致通商不便,甚至出现私铸钱币的乱象。他抬头看向陈群:“争议在哪?”

“部分老臣认为,五铢钱沿用百年,贸然更换恐引发民乱;而江东、巴蜀的商户则担心旧币兑换吃亏,抵触新币。”陈群道,“还有人提议,保留各地货币,只规范兑换比例,但这样终究无法根治混乱。”

曹昂沉吟片刻,指着账簿上的通商数据:“你看,上月西域商队因货币兑换损耗,减少了三成丝绸采购;江东商船也因钱币问题,推迟了前往南海的行程。货币不统一,通商便是无根之木。传我命令,分三步推行新币:第一步,铸造‘大魏通宝’,重量、成色全国统一,由洛阳太府寺独家监制,严禁私铸;第二步,设立‘钱币兑换处’,旧币按成色兑换新币,官府补贴兑换损耗,确保百姓与商户不吃亏;第三步,三个月后,旧币只收不付,一年后全面停用旧币。”

陈群眼中一亮:“世子此计既稳又快,属下这就去安排。”

解决了货币问题,曹昂又将目光投向“文治”——战乱多年,典籍散佚,百姓识字率不足一成,若想长治久安,需兴教化、育人才。他当即上书曹操,提议在洛阳设立“太学”,在各州设“州学”,县设“县学”,招收寒门子弟入学,学费由官府承担;同时下令征集天下散佚典籍,由蔡邕后人蔡琰主持整理,重建国家藏书阁。

曹操对文治本就重视,当即准奏。太学设立当日,曹昂亲自前往讲学,台下不仅有中原子弟,还有西域王子、辽东学子,甚至有高句丽送来的质子。他站在讲台上,指着《诗经》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高声道:“天下一统,不仅要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还要让百姓知礼仪、明事理。这太学,便是曹魏盛世的‘根基’!”

消息传到各地,寒门子弟纷纷前往州学、县学报名,连江南、巴蜀的学子也不远千里赶往洛阳。蔡琰更是在半年内征集到散佚典籍三千余卷,其中不乏《尚书》《礼记》的孤本,国家藏书阁初具规模。

这日,曹昂在太学查看学子功课,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支线任务“商律通衢,文治兴邦”完成。奖励:‘典籍修复图谱’,解锁‘人才选拔’进阶权限(科举制雏形),蔡琰、陈群忠诚度提升至96(绝对死忠)。】

他抬头看向窗外,太学的学子们正围在一起讨论经义,西域王子捧着《孙子兵法》向中原学子请教,画面和谐而鲜活。曹操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拍了拍他的肩:“昂儿,你这文治之功,比战功更能保曹魏百年安稳啊。”

曹昂笑道:“父亲,武功定天下,文治安天下。如今商律畅通,教化兴起,接下来,我们便可着手修订‘兵律’,整顿军备,让曹魏既有盛世之貌,又有守护盛世之力。”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