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文学
好口碑高质量小说推荐

第4章

心内科医生办公室。

“你是我们组的学生?我咋没见过你?”

主治医生石智军坐在办公室,手搭在桌子扶手上,眼睛都要凑到陆晨的胸牌上了。

“石老师,我昨天感冒了。”陆晨脸不红心不跳地回了一句,“李庆华已经帮我请了假。”

“哦。”石智军瞟了眼一旁的李庆华,“李庆华你自己都很少来吧,就昨天听说要点名,来了一次?之前怎么都没来?”

李庆华尴尬地挠挠头。

陆晨没想到李庆华这么不靠谱,顿了顿,便道:“老师,其实我们准备考研,所以平时可能在实习上的时间比较少。”

“你们俩以后不管来不来,还是要提前说一声,有什么事情的话,给我发个信息。”

石智军倒也没生气。

实习生和那些规培生和进修生不太一样,管理较为松散,医院对他们的要求也比较低。

而且现在考研也是个大趋势,每年都有很多应届毕业生都选择去考研。

“谢谢石老师。”

陆晨没想到今天来科室,居然还有个意外之喜,他刚刚还在想着如何去请考研假。

虽然他对考研笔试有信心,但是接下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也要竭尽全力冲刺,那么请假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很多老师对于实习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就怕那种较真的带教老师。

如果在他们实习的问题上插一脚,那毕业的程序就有些麻烦,有些医院直接要求延长实习期。

李庆华站在陆晨的身旁,整个人犹如在梦里似的。

他平时不来科室实习,那都是心惊胆战的,害怕科室老师点名,一有点儿风吹草动就立刻跑到医院报到。

但是今天经过陆晨这么一说,接下来这段时间,他都可以光明正大的不来科室了!

“石老师,您的电话还有企鹅号是多少?”陆晨掏出手机问了一句,“我加您还有,之后我不来的话,跟您汇报。”

石智军报了一串数字,两人便加上了好友。

……

他们这边的操作,可是把同组的实习生给羡慕死了。

特别是跟陆晨同班的一个女生李婷,同时也是苏晴的闺蜜,当她听到石智军告诉陆晨和李庆华可以不来实习的时候,她的嫉妒心爆棚啊!

石智军老师真的这么好说话吗?

真没有!

李婷记得自己刚到科室的时候,因为考研临近,她也想向石智军老师请假。

但是却被一口回绝了!

石智军老师的理由就是,临床的东西都没有学会,考研能成功吗?

这句话就把李婷给怼住了。

没想到,现在石智军老师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翻转,这不是妥妥的双标吗?

等到陆晨和李庆华离开了医生办公室,李婷犹豫很久,然后也来到了石智军的身前。

“老师……”李婷手捏着衣角,小声道。

“什么事?”石智军微微偏过头,皱紧眉头。

“我……我也要考研,想请一段时间的假……”

李婷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石智军给无情地打断了,他随手从桌子上的一摞病历里抽出一份心电图。

“想请假很简单,你能判读出这张心电图,我就给你批假。”石智军淡淡道,“不需要你把所有诊断都说出来,你就说出最主要的心电图诊断就行了。”

李婷都懵逼了。

剧本根本就不是这样写的啊?

她双手捏着心电图纸,手指都有些发白了,脑袋里是一片空白。

这心电图纸上密密麻麻都是几个波形,她就像是看天书一样。

“可别把心电图给撕破了。”石智军根本不客气,没好气道,“这是我们心内科最简单的心电图,如果连这都不会,我真不觉得你去复习考研会有什么用,还不如老老实实待在科室。”

带教老师不是傻子,什么学生什么水平,他们都是知道的。

连临床上最基本的知识都不清楚,更别说去考研了。

表面上,陆晨说一声,请假就成功了。

但是实际上,他刚刚不仅判断出了室速的心电图,而且还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抢救,为后续治疗措施争取了时间。

连一直对科室医生很严格的宁思阳主任都对陆晨笑了。

石智军愿意为陆晨,甚至是连同李庆华一起,为他俩开个后门。

……

至于李婷,她就这么灰溜溜地走开了。

只不过她根本没有反思,只是越想越气。

因为苏晴的缘故,平时她都看不上陆晨的。

凭什么陆晨这种男生都能请假成功,她这种小仙女为什么不行啊?

不行!

她今天回去之后,一定要劝告苏晴,绝对不要再理会陆晨了!

陆晨要是知道李婷有这种心思,他恐怕做梦都要笑醒了。

……

陆晨和李庆华离开了医生办公室,来到了走廊另一头的示教室。

示教室是单独给科室平时学习、讲课,或者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的小教室。

针对13床这种危重患者,心内科常常会进行一个简单的内部讨论,然后制定接下来的诊疗计划。

陆晨和李庆华就是提前来布置教室,将患者病历资料备齐,然后把投影仪各种设备打开,确保所有设备都可以正常使用。

李庆华一边搬着凳子,一边忍不住兴奋道:“老陆啊,太好了,在考研之前,我们应该可以不来医院了!”

陆晨打开投影仪,调试着投影的焦距和放映效果,微微摇头道:“我觉得每周还是来报到一两次吧,在带教老师面前刷一刷存在感,免得到时候他们忘了你,不给你出科签字了。”

“嗯,也行吧。你要来的时候跟我说,我陪你一起过来。”

李庆华自己可能都没发现,他现在潜意识就觉得陆晨做得对,不自觉的就听从了他的意见。

两人一边聊一边调试着。

……

不一会儿,示教室里就陆陆续续坐满了人。

整个科室的医生,包括进修生、规培生,又或者是实习生,都围坐在一起。

像这种疑难病例讨论会,是最体现临床思维,也是可以学到最多临床知识的时候。

科主任宁思阳很快也到场了。

他坐在最前面的主席位,环顾众人,神情颇为严肃。

整个示教室的氛围十分的安静和压抑,只能听到众人翻阅患者病历资料的声音。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