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文学
好口碑高质量小说推荐

第2章

想到这里,阎埠贵让阎解放几兄弟先去旁边玩,又让三大妈关上门,随后开口问道:“柱子,雨水上学的事,你有啥打算不?”

何雨柱愣了一下:“三大爷,雨水现在不是跟着您学认字吗?以后我供她上学,肯定让她读到大学。”

阎埠贵笑着道:“那不如让她跟我家解旷一块儿上?我有门路,能让她早点入学。”

何雨柱眼睛一亮——他想到了高考即将取消的事。

如果雨水按正常年龄入学,恐怕赶不上高考,而三大爷的建议正合他意!

“太好了!三大爷,这事麻烦您了!”

何雨柱爽快答应。

阎埠贵摆摆手:“小事儿!以后有啥好事,别忘了我就行。”

何雨柱笑道:“没问题!看您家人都爱吃我做的菜,改天有空再聚。”

阎埠贵乐呵呵地道:“那我可记着了!”

商量好后,三大爷表示现在就能安排,今年九月雨水就能和阎解旷一起入学。

距离雨水上小学还有七个月时间。

“三大爷,那我和雨水先回去了,晚上还得去师傅家拜访。”何雨柱牵着妹妹的手说道。

“雨水要是有不懂的课本知识,随时来找我。”三大爷和蔼地说。

刚走出三大爷家院门,迎面遇上了放学回家的许大茂。

这个比何雨柱还小几岁的少年,此刻正背着书包往家赶。

“哟,傻…柱子,吃啥好吃的了?”许大茂话到嘴边改了口。

看着何雨柱兄妹,他不由得想起前几天贾张氏被扇耳光的场景,下意识缩了缩脖子。

不过他敏锐的鼻子还是嗅到了饭菜的余香。

何雨柱微微一笑:”告诉你你也吃不着。”说完就领着雨水往中院走去。

在原剧里,许大茂就是个真小人,何雨柱不想与他有太多交集。

“你这人怎么…”许大茂撇撇嘴,看着兄妹俩进了屋,小声嘀咕:”不就是个厨子吗,得意什么。”

午后阳光正好,雨水回来后很快就在小床上打起了盹。

何雨柱环顾四周,开始收拾何大清离家后遗留的杂物。

打扫完毕,他躺在床上沉思。

穿越这些天,他已经渐渐适应了这个火红的年代。

虽然生活条件不如后世,但能亲历这段历史让他倍感珍惜。

作为鸿宾楼主厨,三十八万的月薪加上每日的剩菜,养活兄妹俩已不成问题。

“得找时间把这两套房子的过户手续办了。”何雨柱望着房梁思忖。

何大清临走时只留了张字条,这总让他心里不踏实。

不过这事儿也不能太着急。

眼下军管会还没撤,街道办这些部门都还没正式成立。

等年底军管会解散后,再去找街道办办过户手续也不迟。

这段时间就在鸿宾楼安心赚钱,最好攒够钱买套独门独院,搬出这四合院。

这样等以后特殊年代来了,他和雨水也有个安身之处。

省得在院里吃点什么好的被人看见,平白招人眼红惹麻烦。

做人还是要低调些。

……

下午三点多,何雨柱睡醒了。

他刚坐起身,就看见雨水已经坐在八仙桌旁,两条小短腿悬空晃悠着,手里捧着语文课本看得认真。

这小丫头,什么时候这么爱学习了?

何雨柱心里嘀咕。

他哪里知道,雨水是感受到哥哥最近的转变,小小年纪也跟着懂事了。

见哥哥每天上班辛苦,总想帮着分担点什么。

可年纪小帮不上忙,想起哥哥说要好好学习才能过好日子,就忍着想玩的念头,乖乖啃起了课本。

“哥,你醒啦?”听见动静,何雨水扭过头。

何雨柱穿上鞋走过去,揉了揉她脑袋:”不错啊雨水,把哥的话听进去了。”

照这劲头学下去,以雨水的聪明劲儿,考上大学也不是没可能。

“晚上哥去师傅家吃饭,你在家锁好门,哥给你带饭回来。”

“知道啦!雨水一定乖乖看家。”被夸奖的小丫头眼睛笑成了月牙。

何雨柱转到厨房,从系统空间里取出钓到的那条三斤重的大鲤鱼,用草绳系好。

初次登门,两瓶茅台加这条鱼正合适。

清点存货时发现,除了送人和自留的,空间里还剩十四条鱼——九条鲤鱼五条鲫鱼,小的约莫一斤,大的两三斤,总共十七八斤。

这些鱼他不打算全留着吃。

反正每天能从鸿宾楼带菜,不如问问鱼贩子收不收,按市价能卖五万多块,算是意外之财。

之后雨水遇到不懂的字就问哥哥。

何雨柱教得很顺手——前世大学生的底子,教小学语文绰绰有余。

再说原身好歹初中辍学,外人知道了也不会起疑。

教着教着倒是惊喜:雨水认字比许多小学生还利索,确实聪明。

抬头看钟已近五点半,该出发去师傅家了。

和雨水又交待了几句,何雨柱拎着鲤鱼,提着茅台走出院子。

穿过中院前院时,街坊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好大的鲤鱼,柱子这是要去哪儿啊?”

“手里还提着茅台,莫不是发了横财?”

“这架势,准是去走亲戚吧?”

“糊涂!何大清都跑了,傻柱在城里哪还有什么亲戚?”

议论声中,何雨柱充耳不闻,只顾循着师父李保国给的地址前行。

……

四九城八宝坑胡同。

走了半个多钟头,何雨柱终于在六点刚过时找到了目的地。

78号院门紧闭,与常见的集体大院不同,这是座独门独户的四合院。

叩响木门后,一位面容素雅的妇人应声开门。

“您是?”

“您好,我是何雨柱。”

……

“原来是柱子。”

妇人展颜一笑,转头朝院里唤道:”老李,柱子到了。”

“您就是师娘吧?”何雨柱恭敬问道。

“我姓肖,叫肖师娘就行。”妇人温声道,”这些天没少听你师父念叨你。”

说话间李保国已迎到门前,见徒弟手里提着重礼,不禁皱眉:”来就来,带这些东西做什么?”

何雨柱赶忙解释:”师父授业之恩,又引荐我去鸿宾楼,这点心意您可别嫌弃。”

“臭小子…”李保国哭笑不得,”这茅台我馋了多久都没舍得买,你倒阔气。”

肖秋珍抿嘴轻笑:”前几天是谁把柱子夸上天的?这会儿倒端起来了。”

嘴上数落着,李保国眼角却堆满了笑纹。

柱子带来的这些东西,让李保国心里暖洋洋的,这徒弟真是没白疼。

就冲这份心意,可比什么茅台酒都要珍贵。

“嚯,这鲤鱼够肥的!”李保国接过鱼,忍不住赞叹道。

“今天在河里钓的,我也没想到能碰上这么大的。”柱子憨厚地笑了笑。

听说徒弟还会钓鱼,李保国顿时来了兴致:”哟呵,还有这手艺?改天跟师傅一块去甩两杆。”年过半百的他,闲暇时最爱在水边垂钓。

“只要师傅不嫌弃我技术差就行。”何雨柱爽快地应道。

走进这座经典的一进四合院,约莫一百二十平的面积显得格外宽敞。

由于没有子女,李保国两口子只住着正房,其他房间都用来堆放杂物了。

刚进门,师娘肖秋珍就张罗着要给柱子倒茶歇脚。

李保国却摆摆手:”别忙活了,柱子说了要露一手,咱们直接去厨房吧。”

“你这人真是的,”肖秋珍嗔怪道,”孩子大老远来,连口水都不让喝。”

“师娘,师傅说得对,咱们先把饭菜做好,有的是时间歇着。”何雨柱连忙打圆场。

看着丈夫被徒弟这么维护,肖秋珍只得无奈地瞪了李保国一眼。

堂堂鸿宾楼主厨在家里却被老伴儿吃得死死的,李保国只能赔着笑把柱子领进厨房。

一进厨房,他立刻正经起来:”食材都备齐了,待会你做菜我就在边上看着。”

案台上琳琅满目的食材涵盖各大菜系,这分明是要考较徒弟的真本事。

作为特二级厨师,李保国的眼界早已超出川菜范畴,指导现在的柱子绰绰有余。

何雨柱扫了眼食材,心里有了盘算。

只听师傅报出几道菜名,都是极考验功底的硬菜——蒸炸炒烹焖样样俱全。

这哪是家常便饭,分明是为考厨师证做特训。

不过对拥有系统加持的他来说,这些都不在话下。

火苗窜起时,何雨柱麻利地刷净铁锅,刀刃在青椒上划出利落的线条。

肉丝滑入热油的滋响中,锅铲翻飞的轨迹像是早已刻进肌肉记忆里。

李保国抱着胳膊站在墙角,连袖口沾到的面粉都忘了掸——这盘青椒炒肉丝从下锅到装盘,竟找不出半分破绽。

“老林那手绝活,今儿可要难为你了。”李保国掀开藤篮露出肥鸭,鸭皮上还沾着未化开的粗盐粒。

香酥鸭的金黄脆皮在鸿宾楼挂了二十年招牌,油温多一度少一度都是砸招牌的事。

他故意没提醒柱子注意腌料配比,就想看这得意 手忙脚乱的模样。

何雨柱的指尖突然悬在料酒瓶口上方三寸。

方才师傅念叨的配方像走马灯般在脑子里转,八角与小葱的气味自动浮现在鼻腔。

右手舀盐时左手已摸到酱油壶,动作精确得让李保国眯起了眼——这小子倒调料的手法,活像在抓续命的中药。

蒸笼喷出的白雾里翻滚着异香,李保国的喉结动了动。

这味道他太熟悉,去年厨艺大赛评委席上飘来的就是这股带着桂皮香的鸭油味。

灶台前的身影突然和二十年前的自己重叠,他分明看见年轻时的影子在蒸汽里晃。

李保国原想着等何雨柱做出的菜味道不准时,再慢慢指导他进步,没料到他竟能做到这种程度。

就在李保国惊讶的当口,何雨柱手上的动作丝毫未停。

热油下锅,待油温升高,何雨柱抄起了铁勺。

李保国见状立即收拢心神,专注盯着他的动作——这道香酥鸭最关键的步骤来了。

鸭肉原汁原味全凭前期腌制,而最后的浇油工序才是画龙点睛之笔。

这道工序最见功夫:油少了鸭皮不脆,油过了肉质变老,火候把握全凭手上真章。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