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都市日常小说——《最强都市逆袭》!由知名作家“我是小虫虫”创作,以骆昌逸苏瑶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本书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47111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最强都市逆袭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都市最强逆袭
第19章 跨洋文物追索与传承的新使命
商代青铜尊即将送往全国文物保护成果展的前一周,骆昌逸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跨国电话。电话那头是国家文物局国际合作司的工作人员,语气带着难以掩饰的急切:“骆经理,我们需要你的帮助!纽约苏富比拍卖行即将拍卖一件疑似中国商代的青铜方鼎,经初步鉴定,这件方鼎的纹饰、铸造工艺与青峰山祭祀遗址出土的青铜礼器高度吻合,很可能是早年被盗掘流失海外的文物。我们希望你能以文物鉴定专家的身份,前往纽约参与文物认定工作,为追索这件文物提供专业支持。”
骆昌逸握着手机的手瞬间收紧——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追索,一直是他心中的牵挂。之前在修复青铜尊时,他就曾听说过不少商周青铜器被盗卖海外的故事,如今有机会亲手为文物回家出一份力,他没有丝毫犹豫:“我愿意去!需要我准备什么材料?什么时候出发?”
“太好了!”工作人员的声音明显轻快起来,“我们已经为你办理好了签证,明天会把机票和相关资料寄到苏氏集团。你需要准备青峰山祭祀遗址出土青铜礼器的详细鉴定报告、纹饰对比图,还有你的专家资质证明。到达纽约后,会有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的工作人员接应你,协助你完成鉴定工作。”
挂了电话,骆昌逸立刻冲进周师傅的办公室,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周师傅听完,激动得从椅子上站起来,手里的茶杯都差点晃倒:“好啊!太好了!流失海外的文物能有机会回家,你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拿出咱们的专业水平,让外国人知道咱们中国鉴定师的厉害!”
苏振邦得知消息后,也第一时间表示支持:“公司这边你放心,鉴定部和修复工作室的工作我会让周师傅和苏瑶多盯着,你在纽约安心处理文物追索的事,有任何需要公司配合的,随时跟我们说。”
苏瑶则默默帮骆昌逸收拾行李,把他常用的鉴定工具、放大镜、光谱仪,还有厚厚的《商周青铜器图谱》都一一打包,还在包里塞了几包他爱吃的牛肉干:“纽约天气比江城冷,记得多穿点衣服。鉴定的时候别太着急,有什么情况及时跟我们联系,我们都在国内支持你。”
骆昌逸看着眼前熟悉的面孔,心里满是温暖。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快递员,到如今能代表国家参与跨国文物追索,他知道,这一路走来,离不开身边每一个人的支持与帮助。
第二天下午,骆昌逸登上了飞往纽约的航班。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后,他终于抵达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的工作人员早已在机场等候,接过他的行李,直接驱车前往总领馆。
“骆经理,这次的文物追索难度不小。”车上,工作人员递给骆昌逸一份资料,“纽约苏富比拍卖行态度很强硬,声称这件青铜方鼎的来源合法,还邀请了西方的古董鉴定专家为其背书。我们已经联系了当地的华人律师团队,但最终能否认定文物归属,关键还得看你的鉴定结果——只要能证明这件方鼎与青峰山祭祀遗址出土的文物同属一个文化遗址,我们就能依据《国际流失文物追索公约》,向拍卖行提出暂停拍卖的申请。”
骆昌逸快速浏览着资料,当看到青铜方鼎的照片时,他的眼睛瞬间亮了——方鼎的四角装饰着兽面纹,鼎身的饕餮纹与青峰山出土的青铜尊如出一辙,甚至连铸造时留下的细微砂眼位置都极为相似。“我有把握!”他语气坚定,“从纹饰风格和铸造工艺来看,这件方鼎绝对是商代中期的文物,而且极有可能来自青峰山祭祀遗址的同一处窖藏。等我见到实物,再用专业仪器检测,就能拿出更确凿的证据。”
第二天上午,在总领馆工作人员和律师的陪同下,骆昌逸来到纽约苏富比拍卖行。拍卖行的负责人带着他们走进地下展厅,一件高约七十厘米的青铜方鼎静静陈列在防弹玻璃展柜中。尽管隔着玻璃,骆昌逸还是能清晰地看到鼎身的纹饰——线条流畅、刀法古朴,正是商代中期青铜器的典型特征。
“骆先生,这是我们拍卖行从欧洲一位私人收藏家手中征集到的文物,来源合法,有完整的收藏记录。”负责人语气傲慢,“你们中国方面提出的质疑,我们无法认可。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我们不会暂停拍卖。”
骆昌逸没有理会他的态度,戴上白手套,在工作人员的允许下,近距离观察青铜方鼎。他拿出放大镜,仔细检查鼎底的铭文——上面刻着“子庚作宝尊彝”六个字,这与青峰山祭祀遗址出土甲骨片中记载的“子庚为商王祭祀”的内容完全吻合!
随后,他又用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光谱仪,对青铜方鼎的合金成分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方鼎的铜、锡、铅比例为85:12:3,与青峰山出土青铜礼器的合金比例几乎一致,这进一步证明了两件文物来自同一时期、同一铸造作坊。
“负责人先生,”骆昌逸收起仪器,语气严肃地说,“第一,这件青铜方鼎的铭文‘子庚作宝尊彝’,与中国青峰山祭祀遗址出土甲骨片中的记载完全对应,证明其与该遗址存在直接关联;第二,光谱检测显示,方鼎的合金成分与该遗址出土的青铜礼器高度一致,排除了仿品的可能;第三,根据你们提供的‘收藏记录’,这件文物最早出现在1930年的欧洲古董市场,而1930年正是中国近代文物盗掘走私最猖獗的时期,所谓的‘合法来源’根本站不住脚。”
他拿出青峰山祭祀遗址的考古报告和青铜礼器的鉴定证书,一一摆在负责人面前:“这些都是经过国际考古界认可的权威资料,足以证明这件青铜方鼎是中国流失文物。根据《国际流失文物追索公约》,你们必须暂停拍卖,并配合我们进行文物追索。”
负责人看着眼前的证据,脸色渐渐变得难看。一旁的西方鉴定专家也凑过来,仔细对比着资料和青铜方鼎,最终无奈地摇了摇头:“从专业角度来看,这位中国专家的鉴定是正确的,这件方鼎确实与中国近期发现的祭祀遗址文物同属一个文化体系。”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不得不妥协,宣布暂停青铜方鼎的拍卖,并同意与中国方面协商文物追索事宜。消息传回国内,国家文物局第一时间发来贺电,称赞骆昌逸“为中国流失文物追索作出了重要贡献”。
接下来的一周,骆昌逸留在纽约,配合总领馆和律师团队,与拍卖行、文物持有者进行多轮谈判。最终,在各方压力下,文物持有者同意无偿将青铜方鼎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这场历时半个月的跨国文物追索战,终于以胜利告终。
当骆昌逸陪着青铜方鼎登上回国的航班时,他站在机舱门口,看着渐渐远去的纽约天际线,心里充满了自豪。他知道,这件青铜方鼎的回家,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等待着被找回,等待着回到祖国的怀抱。
回到江城的那天,苏振邦、周师傅、苏瑶还有赵山河,都特意去机场迎接他。看到骆昌逸推着装有青铜方鼎的保护箱走出来,大家都激动地围了上去。
“欢迎回家!”苏瑶递过一束鲜花,眼眶有些发红,“我们在新闻上看到你成功追索文物的消息,都为你骄傲!”
赵山河拍着骆昌逸的肩膀,感慨地说:“你不仅为咱们江城古董界争了光,更为国家争了光!以后,你就是咱们中国古董界的名片了!”
骆昌逸笑着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国家文物局、总领馆、律师团队还有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过,我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国家博物馆邀请我们苏氏集团,参与青铜方鼎的后续修复和研究工作,还希望我们能派出鉴定师,参与未来的海外流失文物追索工作。”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兴奋不已。苏振邦立刻决定,成立“苏氏集团海外文物追索专项小组”,由骆昌逸担任组长,负责统筹各项工作。周师傅也主动提出,要把自己珍藏的文物修复笔记整理成册,供专项小组参考学习。
接下来的日子里,骆昌逸一边忙着筹备全国文物保护成果展的经验分享,一边投入到海外文物追索专项小组的工作中。他整理了近百年来中国流失海外的商周青铜器资料,建立了详细的数据库;还利用自己在古董界的人脉,联系了世界各地的华人收藏家,鼓励他们将手中的流失文物捐赠回国。
全国文物保护成果展举办那天,骆昌逸站在商代青铜尊和青铜方鼎的展柜前,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观众,讲述了文物修复和跨国追索的故事。当听到他如何用专业知识说服纽约苏富比拍卖行、如何让青铜方鼎顺利回家时,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握着骆昌逸的手,激动地说:“年轻人,谢谢你!我们这代人一辈子都在盼着流失文物回家,现在终于看到希望了。未来的文物保护和追索工作,就靠你们了!”
骆昌逸重重地点头:“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接过接力棒,守护好每一件文物,让更多流失海外的中华瑰宝,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展会上,国家文物局还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成立“中国流失文物追索专家库”,骆昌逸凭借在青铜方鼎追索中的突出表现,成为专家库中最年轻的成员。
消息传回江城,整个古董界都为之沸腾。江南古董商会特意举办了庆祝晚宴,赵山河在晚宴上提议,由骆昌逸牵头,联合全国的正规古董企业,成立“中国古董界文物保护联盟”,共同推动文物保护和流失文物追索工作。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参会者的一致赞同。
晚宴结束后,骆昌逸独自站在江边,看着夜色中的长江。江风吹拂着他的头发,他想起自己刚入行时的迷茫,想起陈宇的刁难、陈天虎的报复、刘天霸的阴谋,也想起了周师傅的教导、苏振邦的信任、苏瑶的陪伴,还有李老栓那句“做人做事要实实在在”的叮嘱。
他知道,自己的逆袭之路,早已不再是为了个人的成功,而是肩负起了守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的使命。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更多的挑战——海外文物追索的艰难、文物修复技术的突破、古董行业的规范发展……但他无所畏惧。
因为他明白,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次修复都是与过去的对话,每一次追索都是对文明的守护。而他,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做好这件事。
骆昌逸握紧拳头,眼神坚定地望向远方。江面上的船只闪烁着灯光,仿佛在为他照亮前行的道路。他知道,属于他的故事,属于中国古董界的故事,还有更多精彩的篇章,在等待着被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