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在修仙界摸鱼反内卷》是由作者“研易习卦笔记 ”创作编写的一本连载东方仙侠类型小说,林凡是这本小说的主角,这本书已更新110759字。
我在修仙界摸鱼反内卷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林凡指南盘”在外门小比中的表现,像一颗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比林凡预想的要持久和广泛。
虽然效果谈不上惊天动地,但它确实让一批外门弟子受益,节省了时间,提升了成绩。这种实实在在的好处,比任何传闻都更有说服力。
于是,小比结束后,符箓堂那中年执事的案头,堆满了一份份来自外门各院的“采购申请”——纷纷请求宗门能量产这种“指南盘”,配发给弟子,用于日常历练和下次小比。
甚至还有几个内门负责带队历练的执事,也好奇地来打听,觉得这玩意儿给新手弟子用似乎不错,至少能减少他们去捞人的次数。
云鹤长老得知后,只是微微一笑,将此事全权交给了符箓堂处理。
中年执事看着那堆申请,头皮发麻。量产?这玩意儿是林凡那小子手工鼓捣出来的,怎么量产?难道让内门符箓堂的精英弟子们去手工打磨木头盘子、调配那古怪的“药水”、再一个个镶嵌指灵玉?
这简直是对他们手艺的侮辱!
可长老吩咐了,需求又摆在这里……
中年执事黑着脸,再次找来了林凡。
“林凡,这指南盘……你可能批量制作?”中年执事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
林凡一听,眼睛顿时亮了!
批量制作?工业化生产?这可是他的老本行(理论上的)!
“能!当然能!”林凡回答得斩钉截铁,“不过需要改进工艺,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
中年执事:“???”标准化生产流程?这又是什么词?
林凡立刻来了精神,掏出随身携带的草纸和笔,开始滔滔不绝:
“执事师兄,您看,目前指南盘的主要问题在于依赖手工,效率低,一致性差。若要量产,需将制作过程拆解为多个标准工序!”
“首先,材料预处理标准化! 指灵玉的切割、打磨,需统一尺寸规格。那‘感应增强液’(他给自己那盆污水起了个高大上的名字)的配方和浸泡时间,需精确固定!”
“其次,符文模块预制化! ‘稳定符’模块可提前批量绘制、测试、封装,无需每个都临时刻画。”
“再次,组装流程流水化! 木盘的制作、指灵玉的镶嵌、模块的固定、最终激活测试,可分由不同人专门负责,如同上次制作火箭符一般!”
“最后,建立质检标准! 对成品进行简单测试,确保指向性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波动场强度达标……”
林凡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画出了简单的流程图和工序分解图。
中年执事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很多词听不懂,但核心意思明白了——就是把做盘子的活拆开了,每人只干一小部分,最后拼起来。
这思路,和之前的火箭符流水线如出一辙,但似乎更复杂、更系统。
“如此……真能可行?”中年执事将信将疑。
“绝对可行!”林凡信心满满,“只需拨给弟子一处闲置工坊,三五名手脚麻利的杂役,一些基础材料,弟子必能在一月内建成初步生产线,交付首批百件合格指南盘!”
中年执事看着林凡那发光的眼睛,一咬牙:“好!我便信你一回!所需人手物料,你列个单子,我去调配!”
于是,在符箓堂角落一个废弃已久的工坊内,林凡的“指南盘生产线”项目,正式启动!
消息传出,再次惊掉了一地下巴。
一个杂役弟子,居然要在内门符箓堂建“生产线”?还要指挥其他杂役?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王管事在外门听到这消息,气得差点道心不稳。那小子非但没在内门碰壁,反而越混越风光,现在都要当“工头”了?!
林凡才不管外界议论。他兴致勃勃地投入了“生产线”的建设和优化中。
他挑选了四名比较机灵的杂役弟子(包括听到消息死活要跟来的张小小),对他们进行了“岗前培训”——其实就是反复教他们各自负责的那一道工序该怎么做。
他设计了简单的模具,用来统一切割木盘和指灵玉的尺寸。
他严格规定了“感应增强液”的配比和浸泡时间,甚至做了个沙漏计时。
他将绘制“稳定符”模块的步骤简化再简化,固定笔顺和灵力输出,让一个稍微有点符箓基础的弟子专门负责。
组装、固定、测试……每道工序都有明确要求。
起初,混乱不堪。杂役弟子们手法生疏,经常出错,指灵玉切废了,药水配错了,符文画崩了……报废率居高不下。
林凡也不急,耐心指导,不断调整工序细节,简化操作。他甚至给每个工序都编写了极其简单的“作业指导书”(图文并茂,生怕他们看不懂)。
慢慢地,在林凡的“工业化”管理(和不断画饼)下,生产线竟然真的像那么回事了!
杂役弟子们从一开始的笨手笨脚,变得熟练起来。因为只重复一个动作,速度越来越快。生产线开始磕磕绊绊地运转,虽然慢,但确实在出东西!
林凡自己则像个真正的工程师一样,在生产线上来回巡视,时不时停下来调整一下“设备”(其实就是模具和工具),优化一下“工艺参数”。
“张小小,浸泡时间到了!快捞出来!”
“李四,符文笔顺不对!重画!”
“王五,胶涂多了!浪费!”
“整体速度加快!保持节奏!”
整个工坊里,弥漫着一种与修仙界格格不入的、热火朝天的“生产氛围”。
符箓堂的其他弟子偶尔好奇过来围观,看到那流水线作业的场面,都觉得无比新奇和古怪。
一个月后,在林凡的咆哮(主要是心急)和杂役弟子们的努力下,第一批一百个“指南盘·标准版”真的下线了!
虽然外观依旧朴实,但比起最初的试做型,一致性好了很多。经过简单测试,性能基本达标。
中年执事前来验收,看着那整整齐齐一排的指南盘,以及那套井然有序(虽然简陋)的生产流程,再次被震惊了。
他竟然真的做到了!用最低的成本,最少的人手,实现了这玩意的批量生产!
“好!好!好!”中年执事连说三个好字,心情复杂难言。这林凡,简直就是个点石成金的怪才!
首批指南盘很快被发放下去,受到了外门弟子的欢迎。虽然还是那破木盘子,但好歹是“制式装备”了不是?
林凡因此又得到了一笔不错的奖励。
但他并不满足。他看着那条简陋的生产线,脑子里想的却是如何进一步优化。
“指灵玉的感应太弱,是性能瓶颈……能不能找到替代材料?”
“稳定符模块的功耗还能再降低……”
“木盘容易磨损,要不要换成更耐用的材料?”
“工序之间还有等待时间,可以进一步优化流程……”
他完全沉浸在了“改进生产效率”的乐趣中,甚至暂时忘记了自己“躺平”的终极目标。
然而,就在他琢磨着如何开展“技术革新”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带着一个更加意想不到的请求,找到了他。
来者是灵兽苑的一位执事弟子,神情焦急。
“林凡师弟,听闻你极擅制作这些奇巧……呃,实用之物。我灵兽苑近日遇一难题,不知师弟能否援手?”
“何事?”林凡好奇,灵兽苑能有什么需要他的?
“苑内新孵了一批‘霓裳羽鸡’,”那弟子苦着脸道,“此鸡毛发艳丽,可用于炼制低阶符笔,但其习性胆小,极易受惊,一受惊便互相踩踏,损伤羽毛,甚至死亡。以往皆需弟子日夜精心看护,耗时耗力。师弟能否制作一种……能安抚它们情绪,或至少能在它们受惊时及时示警的小玩意儿?”
林凡听完,表情变得极其古怪。
安抚鸡的情绪?
给鸡用的情绪稳定器?还是惊吓警报器?
这需求……也太赛博朋克了吧?!
他的第一反应是荒谬,但下一秒,技术宅的思维就开始本能地运转起来。
安抚情绪?特定频率的声波或波动?惊吓警报?声音或光线感应?
好像……也不是完全做不到?
看着那灵兽苑弟子期盼的眼神,林凡摸了摸下巴。
“呃……我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