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都死了三年,街坊却说是我闹的》中的李哲周雅是很有趣的人物,作为一部精品短篇类型的小说被一秋一叶描述的非常生动,看的人很过瘾。《我都死了三年,街坊却说是我闹的》小说以10204字完结状态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喜欢看这本小说。
我都死了三年,街坊却说是我闹的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2章 2
4
“不对,她真正的死因,没有这么简单。”
一句话,再次将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周雅忽然有了动作。
她指着墙上一张“李记”最早的开业合影,那照片都已经泛黄了。
“大师,你看,照片上我姐姐戴着的那枚玉佩,怎么和阿哲现在手上戴的这个一模一样?”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李哲的手腕。
他手腕上确实戴着一枚温润的古玉,玉佩的样式和照片里我戴的那个,分毫不差。
李哲下意识地想把手藏起来,却已经晚了。
大师的眼神冷了下来,逼问道:“这玉佩,是哪里来的?”
李哲紧咬着牙关,一言不发。
可那“问心符”的威力再次发作,剧烈的疼痛让他浑身痉挛。
他被迫承认:“是她的!是她家的传家宝!”
大师追问:“里面有什么?”
李哲痛苦地嘶吼:“里面刻着她家祖传菜谱的精髓!真正的秘方!”
原来如此,他一直戴在手上,就是为了时时钻研。
周雅听到这里,脸上露出一抹凄然的冷笑。
她彻底摊牌了,不再伪装。
“李哲,你以为我真心帮你打理店铺,忍受你那个疯妈,是爱你吗?”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刻骨的恨意。
“我是为了等今天,等一个能让你身败名裂,揭穿你所有罪行的机会!”
周雅的突然反转,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李哲更是不可置信地看着她:“你,你到底是谁?”
周雅字字泣血:“我是她从小一起长大的妹妹!我姓周,不姓王!”
她转向众人,揭露了最终的真相。
“李哲根本不是嫌弃我姐姐生不出儿子!他从一开始,就是为了骗我姐姐家的传世菜谱!”
“他假意结婚,百般讨好,就是为了盗取秘方!可我姐姐防着他,从未将刻有秘方的玉佩交给他!”
“当年我姐姐产后虚弱,他还在逼问玉佩的下落!”
“我姐姐不给,他一怒之下,就将我姐姐狠狠推倒在地!”
“我姐姐的头,就撞在那个灶台上,活活被他撞死了!”
这才是真正的死因。
不是产后大出血,而是被枕边人活活打死。
李哲听到这里,彻底崩溃了。
他所有的伪装都被撕碎,露出了最丑陋、最恶毒的内里。
他不再辩解,反而狂笑起来。
“是!是我杀了她!那又怎么样!”
他状若疯魔,眼中满是报复的快感。
“但她就是个贱人!到死都没告诉我秘方在哪!她以为她赢了吗?哈哈哈!”
“我照样用她的方子开了店,赚了钱!而她呢?她什么都没有了!”
看着他无可救药的样子,周雅流着泪,发出了最后的质问。
她指着李哲,声音颤抖。
“那她的尸骨呢?你把我姐姐的尸骨藏到哪里去了!”
李哲的笑声戛然而止。
所有人都看向他,等待着这个最后的答案。
大师却在此刻缓缓转过身,他看着那口仍在翻滚的浓汤,语气平淡得令人毛骨悚然。
“何须再找?”
“你们喝了三年的肉汤为何如此鲜美,因为这锅汤的汤底,就是用她的骨血熬成的。”
“她,一直都在这里。”
5
大师的话音落下,整个“李记”饭馆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时间仿佛凝固了三秒。
随即,彻底的恐慌爆发了。
“呕——!”
一个离汤锅最近的食客,第一个弯下腰,发出撕心裂肺的干呕。
这个声音像是一个信号,所有刚刚还在吃肉、喝汤的客人,全都脸色煞白,疯了似的扣着自己的喉咙。
尖叫声、呕吐声、桌椅被撞翻的声音响成一片。
人们争先恐后地向外逃命,像躲避瘟疫一样。
“砰!”
失控的人群将“李记”那块金字招牌都给撞了下来,摔得稀烂。
就在这一片混乱之中,那口巨大的老汤锅,突然剧烈地沸腾起来。
“咕嘟,咕嘟。”
翻滚的浓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了一锅腥臭的黑水。
蒸腾而上的雾气在半空中扭曲,渐渐汇聚成一个女人的轮廓。
披头散发,七窍流血,额头上还有一个狰狞的血窟窿。
那正是我死时的凄惨模样。
我的鬼魂影像,就这样静静地悬在汤锅之上,一双空洞的眼睛,漠然地注视着脚下的一切。
“啊——鬼啊!”
前婆婆直面着我的影像,她终于彻底疯了。
她指着半空中的我,发出了不似人声的尖叫。
“是你!你回来了!你回来索命了!”
在极度的恐惧之下,她什么都招了。
“是我抢了你的儿子!是我看你生不出带把的就咒你!是我在你大出血的时候骂你是个赔钱货!”
她涕泪横流,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
“可杀了你的人不是我啊!”
她猛地转身,将所有罪责都推到了李哲身上,嘶吼着:“都是他!是你杀了她!是你害得我连孙子都抱不上!”
“你这个畜生!我跟你拼了!”
她突然从地上爬起来,举起那把剔骨刀,状若疯魔地冲向瘫软在地的李哲。
她要为她那个“素未谋面”的孙子报仇。
李哲吓得魂飞魄散,手脚并用地连连后退,被地上的桌椅绊倒,狼狈不堪。
周雅站在一旁,冷眼旁观,没有丝毫要阻拦的意思。
前婆婆的刀最终没有砍中李哲。
在疯狂的追赶中,她脚下被地上的油污一滑。
“啊——!”
整个人在一声凄厉的惨叫中,失去了平衡,直直地跌进了那口滚烫的黑水汤锅之中。
黑水翻滚,瞬间就将她整个人吞没。
锅里剧烈地沸騰了几下,冒出几个血红色的气泡,很快便又归于平静。
一股皮肉烧焦的恶臭,弥漫在整个后厨。
大师双手合十,对着汤锅的方向微微颔首。
他冷冷地开口:“第一笔债,还了。”
这声音不大,却像重锤一样砸在李哲心上。
他瘫软在地,裤裆处一片湿热,腥臊的液体流了一地。
他的眼中再也没有了嚣张和狡辩,只剩下无尽的、深入骨髓的恐惧。
他终于明白,这不是什么装神弄鬼的戏法。
这是真正的,恶鬼索命。
6
警笛声由远及近,很快,几个警察冲了进来,迅速封锁了现场。
面对警察的询问,李哲精神已经彻底恍惚。
他语无伦次,眼神涣散,嘴里只知道不停地重复着两个字:“有鬼,有鬼。”
就在警察一筹莫展的时候,周雅站了出来。
她脸上没有了之前的柔弱和惊恐,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超乎寻常的冷静。
“警察同志,我知道是怎么回事。”
她向警察冷静地陈述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最后,揭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死者林雅,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姐,我们没有血缘,却胜似亲生。”
周雅的眼中泛起泪光,声音却依旧稳定。
“三年前,我姐姐突然传来自杀的噩耗,我就觉得事有蹊跷。我姐姐性格开朗,马上就要做母亲了,不可能自杀。”
“但我苦于没有证据,为了调查真相,我只能改换身份,忍辱负重,嫁给了我的仇人李哲。”
她的话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了,包括那些警察。
周雅继续说:“我婆婆,也就是刚刚掉进汤锅里的那个人,她的疯癫并非一朝一夕。”
“我曾多次在深夜,听到她在那个旧冰柜前自言自语,说什么对不起孙子,还提到了一个叫吴半仙的人。”
说到这里,周雅从口袋里拿出了一支小小的录音笔。
“这是我偷偷录下的,她和那个吴半仙的对话,可以作为证据。”
警察接过录音笔,按下了播放键。
里面清晰地传出了前婆婆和另一个男人的声音。
对话内容,正是前婆婆承认,当年是那个“吴半仙”给她出的主意,让她将刚出生的孙子,通过他卖给一户远方的亲戚,换取了一大笔钱财,并对外宣称我生的是死胎。
录音成了铁证。
周雅进一步揭露:“李哲对此事从头到尾都知情,甚至是他默许的。”
“他根本不在乎儿子是死是活,他在乎的,只有我姐姐家的那份秘方。”
罪上加罪。
警察根据录音里提到的线索,立刻部署抓捕那个叫“吴半仙”的人贩子,并全力寻找被拐卖的孩子。
李哲作为故意杀人、侮辱尸体、拐卖儿童案的第一嫌疑人,被当场戴上了手铐。
在他被警察带走,经过周雅身边时。
他突然停下脚步,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恶毒地瞪着周雅。
他压着嗓子,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挤出一句话。
“你以为你赢了?”
“那个孽种,你也别想找到!”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最后的威胁和不加掩饰的恶意。
7
警方的效率很高,不到半天就抓获了那个所谓的“吴半仙”。
他对自己参与拐卖婴儿的罪行供认不讳,并且很快就供出了买家的信息——正是李家远房的一对夫妇。
周雅和小马作为家属,得到特许,跟随警察一同前往解救我的儿子。
去往那个偏远村庄的路上,小马红着眼眶,不停地跟周雅讲述着我过去的事情。
“师父当年人特别好,知道我家穷,就免了我的学费,还管我吃住。”
“她知道自己怀了宝宝后,高兴得好几天没睡着,亲手缝了好多小衣服,天天盼着孩子们出生。”
我的善良,我对孩子的期待,与李家人的恶毒形成了最鲜明的对比。
周雅听着,眼泪无声地滑落。
然而,当他们一行人火急火燎地赶到那户人家时,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
屋子里一片狼藉,显然是匆忙离开的。
桌上,一张歪歪扭扭的纸条,格外刺眼。
上面是李哲的字迹:“想要儿子,就拿玉佩来换。”
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原来李哲在被捕前,利用唯一一次与外界通讯的机会,联系了那对夫妇。
他许诺给他们一大笔钱,让他们立刻带着孩子跑路,把孩子作为他跟警方谈判的最后筹码。
这个男人,阴险到了骨子里。
就在众人心急如焚,不知所措的时候。
一直沉默不语的大师,突然掐指一算,缓缓开口。
“孩子在城西三十里外的破山神庙里,速去,迟则恐有血光之灾。”
众人不敢怠慢,立刻驱车,风驰电掣地赶往城西的破庙。
破庙里,那对买家夫妇正一脸狰狞地看着被捆住手脚、堵住嘴巴的我的儿子。
“带着这个拖油瓶根本跑不远!不如一了百了!”男人恶狠狠地说。
女人从包里掏出一个小药瓶,正准备往我儿子嘴里灌去。
“住手!”
千钧一发之际,周雅和小马破门而入。
一场激烈的搏斗瞬间爆发。
那男人抄起一根木棍就朝孩子打去,小马虽腿脚不便,却想也不想地扑了上去,用自己的后背死死护住了孩子。
“砰”的一声闷响,木棍结结实实地打在了小马的背上,他疼得闷哼一声,却依然没有放手。
另一边,周雅面对扑过来的女人,没有丝毫慌乱。
她从口袋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防狼喷雾,对着女人的脸就是一顿猛喷。
女人惨叫着倒地,捂着眼睛打滚。
警察随后赶到,将这对丧心病狂的罪犯一网打尽。
我的儿子被成功解救了。
他被周雅抱在怀里,许是受了惊吓,浑身都在发抖。
孩子面黄肌瘦,看起来营养不良,但那双乌黑的眼睛,却和我长得一模一样。
他怯生生地躲在周雅的怀里,过了很久,才用微弱得像蚊子哼一样的声音,轻轻叫了一句。
“姨。”
就这一个字,让坚强了许久的周雅,瞬间泪如雨下。
她紧紧地、紧紧地抱住这个失而复得的孩子,仿佛要将他揉进自己的骨血里。
8
人证物证俱在,李哲的罪行已经铁板钉钉。
在审讯室里,当警察将周雅和小马带回来的、他的亲生儿子带到他面前时。
李哲那根紧绷的神经,终于彻底断了。
他的心理防线,在看到那双和我一模一样的眼睛时,轰然崩溃。
他不仅痛快地承认了谋杀我、烹尸、纵容母亲拐卖亲子的所有罪行。
还在精神错乱中,交代了一个更加骇人听闻的细节。
他为了让那锅汤的味道更“纯正”,曾定期将我的头骨捞出,在月圆之夜,用其熬煮汤底。
其手段之残忍,心思之恶毒,让所有听闻的警员都感到不寒而栗。
庭审当天,几乎整条街的街坊邻居都自发前来旁听,法院外被围得水泄不通。
当李哲的罪行在庭上被公之于众时,引得人人唾骂,民愤滔天。
小马作为关键证人出庭,他详细讲述了李哲是如何为了霸占菜谱而处心积虑地接近我,婚后又是如何因为迟迟得不到秘方而对我进行精神虐待。
周雅作为受害者家属,在庭上念出了我生前写的日记。
日记里,记录着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记录着我对李哲曾经的爱意,记录着我对即将出生的孩子们的期待。
那些充满爱与希望的文字,与李哲犯下的滔天罪行形成了血淋淋的对比。
旁听席上,许多人都忍不住落下了眼泪。
庭审过程中,出现了最戏剧性的一幕。
那枚作为核心证物的玉佩,在呈堂证供时,被法庭的顶灯一照,竟然在墙壁上投射出了一排排细小的、如同蝇头般工整的文字。
那,才是我父亲留下的、真正的传世菜谱。
在菜谱的末尾,还刻着一行清晰的祖训。
“传女不传媳,传内不传外。”
李哲这才明白,他杀人烹尸,用尽了阴谋诡计,到头来追求的竟是一场空。
他从未真正得到过那个秘方。
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哲看着墙上的文字,当庭狂笑起来,状若疯癫。
“傻瓜……我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
他的笑声里,充满了绝望和讽刺。
法庭最终宣判。
被告人李哲,因犯故意杀人罪、侮辱尸体罪、拐卖儿童罪,数罪并罚,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法槌落下的那一刻,正义终于降临。
9
李哲被执行死刑那天,天色阴沉。
他罪有应得,“李记”饭馆也被彻底查封,贴上了厚厚的封条。
那口熬了我三年骨血的罪恶汤锅,被工人当众用电锯切割,然后送进了熔炉,化作一滩废铁。
一切似乎都尘埃落定。
周雅带着我的儿子,准备离开这座让她伤心透顶的城市,开始新的生活。
临行前,大师却找到了她。
大师告诉她,我的怨气并未完全消散。
“你的姐姐,在这世上还有一个女儿。双生未得重逢,她走得不安心。”
周雅浑身一震,不可置信地看着大师。
小马也在一旁,他痛苦地掩面,终于说出了埋藏多年的秘密。
原来,当年我产后拼死生下的是一对龙凤胎。
前婆婆见先出来的是个女孩,后出来的才是男孩,重男轻女的她便只抢走了男孩。
当时我已是弥留之际,她以为我活不成了,便狠心地将那个刚出生、气息微弱的女婴,像丢垃圾一样丢弃在了医院后门。
是小马,趁着夜色,偷偷将那个可怜的孩子抱走了。
他将女孩送到了乡下一户他信得过的、忠厚老实的人家抚养。
小马哽咽道:“当时李家势大,我怕那个女孩也被他们抢走,或者被他们灭口,才出此下策。”
“我被打断腿后,拼了命才逃走,也和那户人家彻底失去了联系,这件事,成了我这辈子最大的心病。”
周雅听完,早已是泪流满面。
她握住小马的手:“不怪你,小马,你是在保护她的孩子。”
大师根据我儿子的生辰八字和那冥冥之中的血缘感应,为他们指明了寻找女儿的方向。
一个位于南方、偏僻的小山村。
周雅和小马没有片刻耽搁,带着我的儿子,踏上了寻亲之路。
几经周折,他们终于在那个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小山村里,找到了我的女儿。
女孩被那户人家养得很好,虽然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但小脸干干净净,眼睛清澈明亮。
她的眉眼,和小马形容的一样,像我,性格安静,看到陌生人也只是怯生生地躲在养母的身后。
周雅看到她的第一眼,眼泪就再也忍不住了。
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我的儿子,似乎也感应到了什么。
他从周雅的身后走出来,主动走到了那个女孩面前。
两个孩子,一个像我,一个像李哲,就那样静静地对视着。
男孩从口袋里掏出一块他一直舍不得吃的糖,小心翼翼地剥开糖纸,塞到了女孩的手里。
女孩愣了一下,然后抬起头,对他露出了一个天真无邪的笑容。
男孩也笑了。
血缘的羁绊,让他们在初次见面时,就产生了最纯粹的亲近感。
就在兄妹二人手拉着手,分享那块糖的那一刻。
周雅和小马都清晰地感觉到,身边仿佛吹过一阵无比温暖的风。
那风轻轻拂过他们的脸颊,带着一丝欣慰,一丝释然。
我知道,那是我。
远处,一直默默注视着这一切的大师,双手合十,轻声叹道:“尘缘已了,可以安息了。”
我魂魄的最后一丝执念,随着孩子们的团聚,终于彻底消散在了天地之间。
10
周雅最终没有离开那座城市。
她正式收养了我的龙凤胎儿女,将他们视如己出,给了他们一个温暖而安稳的家。
儿子的名字是周念,女儿的名字是周安。
思念与平安。
小马的腿,在大师暗中引荐的一位名医的帮助下,得到了彻底的治愈,重新恢复了行走能力。
他没有离开,选择留下来,和周雅一起,守护我的孩子。
周雅用那份刻在玉佩里的、真正的传世菜谱,在我家老宅的原址上,重新开了一家饭馆。
饭馆的名字,叫“思雅小厨”。
取了我名字里的“雅”,和她名字里的“思”。
饭馆开业那天,宾客盈门,热闹非凡。
主打菜,依旧是那道红烧肉,用的是最正宗的古法秘方。
但味道里,再也没有了阴森的怨气,只有温暖的人间烟火气。
小马成了饭馆的主厨。
他将我的厨艺和精神毫无保留地传承了下去,他不再是那个跛脚的学徒,而是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大厨。
他收了很多徒弟,每一个都善良正直,像当年的我教导他一样。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
多年后,我的孩子们健康快乐地长大了。
周念阳光开朗,长得越来越像年轻时的李哲,却没有他半分的阴狠,是个正直善良的好少年。
周安温婉聪慧,眉眼间全是我的影子,厨艺上更是尽得真传。
他们都知道,他们有一个非常爱他们的妈妈,还有一个用一生守护他们的周雅阿姨。
周雅终身未嫁。
她将自己所有的爱,都给了我的孩子,和这家小小的饭馆。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时常会拿出我和她年轻时的合照,用手指轻轻拂过照片上我的脸。
她会轻声说:“姐,都好起来了。”
故事的结尾,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思雅小厨”里坐满了客人,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人们的欢声笑语。
已经长成少年的周念,和亭亭玉立的周安,正在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下,追逐嬉戏。
一缕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不偏不倚地照在墙上那张我和周雅的合照上。
照片里的我们,依偎在一起,笑得灿烂如花。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