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文学
好口碑高质量小说推荐

第2章

阳翟城头的“汉”字大旗迎风招展,宣告着这座颍川郡治已彻底易主。城内秩序渐复,商铺重新开张,街市上虽仍可见战争的痕迹,却已多了几分劫后余生的生气。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郡守府旁,原属赵贲麾下一名都尉的宅邸,如今已被汉王刘邦赐予新晋骑都尉李凌。宅院不算奢华,却胜在宽敞坚固,带有独立的校场,正好用以整训新军。

校场之上,寒风凛冽,却压不住三百名新募士卒操练时呼出的腾腾热气与铿锵的金铁交击之声。这些士卒,部分是原王陵部下抽调而来的悍勇老卒,部分是从阳翟降卒中择优录取的健者,更有不少是听闻李凌颍川之功慕名来投的游侠壮士。他们穿着新领的、尚未完全统一的汉军号衣,手持刚刚缴获分配或新打造的兵器,正在几名军官的呼喝下,进行着基础的队列与格杀训练。

李凌身着一身玄色轻甲(这是他特意让工匠打造的,区别于普通汉军赤色),外罩一件深色披风,按剑立于点将台上,目光沉静地扫视着全场。110点的智力与政治,配合“洞察”技能,让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台下每一名士卒的状态、情绪,乃至他们之间细微的互动。

【赵老四,屯长,忠诚100,属性:体质32,力量30,敏捷28,智力15,政治12,魅力18…状态:兴奋,略有紧张】

【黑夫,队率,忠诚98,属性:体质35,力量38,敏捷25,智力10,政治8,魅力15…状态:专注,一丝不苟】

【栓子,队率,忠诚97,属性:体质28,力量25,敏捷35,智力16,政治10,魅力20…状态:敏锐,观察四方】

【小猴儿,什长,忠诚96,属性:体质25,力量22,敏捷40,智力18,政治9,魅力22…状态:灵巧,略显跳脱】

【狗蛋,什长,忠诚95,属性:体质30,力量28,敏捷26,智力12,政治11,魅力16…状态:坚韧,沉默寡言】

这是他最初的五名老部下,如今已成为这支新军的基层骨干。他们的属性在经历战火和《龟息吐纳法》(李凌已将此功基础篇悄然传授给他们)的潜移默化下,已有显著提升,远超普通士卒。

而其他新募士卒,属性多在10-20点之间徘徊,良莠不齐,纪律涣散,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新长官的审视。

“停!”李凌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场中的嘈杂,传入每个人耳中。

全场动作瞬间静止,所有目光聚焦于他。

“尔等可知,为何聚于此地?”李凌缓步走下点将台,目光扫过一张张或年轻或沧桑的脸庞,“非为苟全性命于乱世,亦非为博取区区军饷粮秣。”

他停顿片刻,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乃为建功立业!乃为搏一个封妻荫子、光耀门楣的前程!乃为随汉王,扫平不臣,还天下一个太平!”

“然!”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冷冽,“沙场非儿戏!功名须血换!乌合之众,唯有送死!唯有令行禁止、如臂使指之强军,方能克敌制胜,于这乱世中杀出一条生路,博取尔等所想所要的一切!”

“自今日起,尔等便是我李凌麾下之兵!吾之军,号‘玄甲’!”他指向身后那面刚刚竖起的、绣着狰狞玄色睚眦图案的黑色旗帜,“此旗所向,即为尔等刀锋所指!军法如山,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怯战者斩!违令者斩!祸民者斩!”

三个“斩”字,如同冰锥砸地,让所有士卒心头一凛,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赵老四!”

“末将在!”

“宣读《玄甲军规十七条》!”

“诺!”

赵老四大声应命,上前一步,展开一卷帛书,用带着陇西口音的官话,一条条宣读那由李凌亲手拟定、远比汉军一般军规更为严苛细致的条例,从作战纪律、日常操练到内务卫生、军民关系,无所不包,违者惩处极其严厉,但同时,军功赏格也丰厚得令人咋舌。

士卒们听着,脸上神色变幻,既有对严苛军法的畏惧,亦有对丰厚赏赐的向往。

宣读完军规,李凌再次开口,语气稍缓:“法虽严,情却在。凡我玄甲士卒,一视同仁!衣食住行,吾与尔等共之!沙场搏命,吾必身先士卒!若有伤残,吾养其终身!若有战死,吾抚其家眷!”

恩威并施,方为御下之道。110点的魅力在此刻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话语带着一种令人信服和愿意追随的奇特力量。

“愿为都尉效死!”赵老四率先单膝跪地,嘶声吼道。

“愿为都尉效死!!”黑夫、栓子等人紧随其后,狂热响应。

新募士卒受其感染,亦纷纷跪倒,吼声渐渐汇聚成一片:“愿为都尉效死!!”

声浪震天,初步的军魂,开始凝聚。

【叮!成功建立直属军队“玄甲营”(初级)。】

【获得声望:+300】(建军立旗,声望提升)

【获得信仰值:+30】(部属集体效忠,信仰凝聚)

【部属平均忠诚度+10。】

【解锁家族子系统功能:“部属培养”(初级)】(可消耗积分与信仰值,指定提升某位部属单项属性1-3点(有上限),或微弱提升其技能熟练度。)

系统的提示如期而至。李凌心中微动,“部属培养”功能来得正是时候。

接下来的日子,李凌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整训玄甲营中。他亲自参与操练,示范格杀技巧,纠正动作,甚至与士卒同吃同住(虽然后期因事务繁多难以完全做到)。他利用“洞察”技能,迅速发现队伍中的刺头、人才以及可能存在的隐患,或严厉惩戒,或破格提拔,或悄然清除(将几个明显心怀鬼胎、可能是其他势力眼线的兵油子以“违反军规”为由逐出军营)。

同时,他开始谨慎使用“部属培养”功能。每次只消耗少量积分和信仰值,重点提升赵老四的政治与管理(让他更好统辖屯务)、黑夫的力量与体质(作为冲锋尖刀)、栓子的敏捷与弓术(培养神射手)、小猴儿的敏捷与侦察(作为斥候头目)、狗蛋的体质与坚韧(作为重步兵苗子)。这种细微却持续的提升,配合他科学的训练方法(融入现代军事理念)和《龟息吐纳法》的普及,使得玄甲营的战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着,军纪严明,士气高昂,逐渐显露出迥异于其他汉军的精悍气质。

这一日,李凌正在校场督导士卒练习新演练的“小三才阵”(一种更灵活的小队攻防阵型),亲卫来报:“都尉,张先生到访。”

李凌心中一凛,张良突然来访,必有要事。他吩咐赵老四继续操练,整了整衣甲,快步走向府门。

张良并未进入府内,只是一身青衫,站在门外那面玄甲睚眦旗下,仰头静静看着,目光深邃难测。

“末将参见军师。”李凌上前行礼。

张良回过神,微微一笑,笑容依旧温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凌霄不必多礼。练兵辛苦,成效斐然啊。”他指了指校场方向,“观其号令进退,已初具强军雏形。假以时日,必为一支虎狼之师。”

“军师过奖,末将愧不敢当。仅是末将愚见,胡乱操练罢了。”李凌谦逊道。

“胡乱操练?”张良摇摇头,目光锐利地看向他,“阵型变化迅捷而有序,攻守转换颇有章法,绝非寻常操典。凌霄之才,远不止于临阵机变啊。”

李凌心中微动,知道瞒不过这位眼力毒辣的谋圣,便道:“末将只是觉得,如今战阵,多以大军团冲杀为主,然小股精锐,若运用得当,或可于关键处发挥奇效。故尝试了些许新法。”

“奇正相合,方为兵法至理。你能看到此点,甚好。”张良点点头,不再深究,话锋一转,“今日前来,是有一事相询,亦是一事相托。”

“军师请讲。”

张良踱开两步,低声道:“阳翟虽下,颍川初定,然项冠被擒,楚地震动。据探报,项羽已闻讯,勃然大怒,恐不日将有大军来犯。汉王之意,需尽快巩固颍川,并向南阳、汝南方向发展,以图将来东进与项羽决战。”

李凌静静听着,知道这只是背景。

“然,”张良语气微沉,“颍川世家豪强,盘根错节。赵贲虽降,其旧部人心未附。王陵部众,虽已归汉,然其性桀骜,需妥善安抚。更有一些地方豪族,表面归顺,实则首鼠两端,暗通楚国者,恐不在少数。内不安,则外无以御强敌。”

李凌了然,这是要他这位新晋骑都尉,在整军之余,也开始插手地方政务,负责一部分“内部清理”和“人心拉拢”的工作。这既是信任,也是考验,更是极大的权柄与风险。

“末将明白。不知军师所指……”

张良从袖中取出一卷薄薄的绢帛,递给他:“此乃近日探得,与楚地暗通款曲、或与赵贲旧部过往甚密、其心可疑者之名单。如何处置,分寸如何拿捏,凌霄可自行斟酌。务必以稳妥为主,勿要激起大变。另,王陵处,还需你多走动,稳固其心。”

李凌接过绢帛,入手微沉,仿佛有千钧之重。这薄薄一卷纸,关乎无数人的身家性命,也关乎他在颍川乃至汉王集团中的地位。110点的政治属性让他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末将领命。必谨慎行事,不负军师所托。”

“好。”张良欣慰地点点头,又似无意间提了一句,“汉王不日将移驾洛阳,统筹全局。颍川、南阳一带军事,暂由曹参将军主持,政务则由萧何丞相派人打理。凌霄你……好自为之。”

言罢,张良飘然而去。

李凌站在原地,久久未动。张良最后那句话,信息量极大。刘邦要移驾,曹参和萧何的人会来接手颍川,这意味着他的“独立权”可能会受到制约,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舞台和更复杂的局面即将展开。

他深吸一口气,展开那卷绢帛。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数十个名字,后面附着简短的嫌疑事由。有些名字后面,还标注着其家族背景、产业、以及与各方势力的关系网。

“洞察”技能自动运转,无数信息碎片在他脑海中拼接、分析、评估。

【阳翟田氏,大粮商,曾资助赵贲,与楚地商旅往来密切…嫌疑度:高。】

【襄城李氏,地方豪强,族中有子弟在楚军为将…嫌疑度:中。】

【原赵贲麾下军司马钱庸,降后屡有怨言,与旧部密会…嫌疑度:极高。】

……

李凌的目光最终落在了一个名字上:【舞阳韩氏,曾与王陵有旧,提供过粮草,然近期与南阳方面往来神秘…嫌疑度:待查。】

舞阳韩氏……南阳……张良特意提及南阳方向……这其中莫非有何关联?

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份清洗名单,更是一张颍川地方势力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简单粗暴的抓捕杀戮,只会适得其反,引发更大动荡。必须分化、拉拢、震慑、甚至利用……这需要极高的政治手腕。

“赵老四!”

“末将在!”

“备马!点一队亲卫,随我出城巡营!”李凌沉声下令。他需要亲自去“看看”这些名单上的人和地方。

“诺!”

半个时辰后,李凌带着十名精锐玄甲骑兵(皆是从老卒中挑选的属性最优者),驰出阳翟南门。他没有直奔任何可疑目标,而是先例行公事般地巡视了城外几处屯驻的王陵部军营,与王陵及其部下将领“融洽”地交谈,重申汉王恩典,安抚军心,仿佛只是寻常的联络巡视。

然而,在“洞察”技能的全开下,军营中许多细微的情绪波动、将领们看似随意的言语、甚至是一些士卒的窃窃私语,都化为信息流入他的脑海,不断修正着他对王陵部真实态度的判断。

离开王陵军营后,他看似随意地选择了通往舞阳县的方向。

“去舞阳看看粮草囤积情况。”他对亲卫道。

马蹄踏过初融的冰雪,泥泞的道路两旁,田野荒芜,村落萧条。李凌的目光却锐利地扫过沿途的庄园、驿站、甚至是一些看似普通的樵夫和商队。

【庄园坞堡高耸,望楼有锐利反光…疑似私蓄武力。】

【驿站伙计手脚粗壮,目光警惕…绝非普通百姓。】

【商队护卫携带的兵刃制式混杂,有楚地风格…】

无数细节汇聚,勾勒出一幅暗流汹涌的图景。颍川的平静之下,果然危机四伏。

日落时分,舞阳县城的轮廓在前方出现。就在他们即将抵达城门时,前方道路旁的一片小树林中,突然传来一阵兵刃交击和怒骂之声!

“拦住他!”

“别让他跑了!”

“找死!”

李凌眼神一凝,抬手止住队伍。

只见一名衣衫褴褛、浑身是血的中年汉子,踉跄着从林中冲出,身后四五名手持利刃、家丁模样的人正凶狠追砍。

那中年汉子看到李凌这一队官兵,如同抓到救命稻草,嘶声大喊:“军爷救命!小人有机密事禀报!关乎……关乎楚军细作!!”

追来的家丁见状,脸色大变,竟毫不退缩,反而加速冲来,意图灭口!

“大胆!”李凌身边亲卫怒喝,拔刀欲上前。

李凌却看得分明,那中年汉子属性低微,但眼神绝望中带着一丝决绝,不像作伪。而那群家丁,属性均在25点左右,出手狠辣,训练有素,绝非普通家仆!

“拿下!”李凌冷声道。

十名玄甲亲卫立刻策马冲出,刀光闪烁,几个回合便将那几名悍勇的家丁打翻在地,捆缚起来。动作干净利落,显示出极高的军事素养。

那中年汉子瘫倒在地,喘着粗气,惊魂未定。

李凌策马缓缓上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你是何人?所言楚军细作,又是何事?”

那汉子抬起头,看到李凌年轻却威严的面容和那面独特的玄甲旗帜,眼中闪过一丝惊疑,随即咬牙道:“小人……小人是舞阳韩府的马夫……无意中听得……听得府中管事与一南阳来的神秘人密谈……言及……言及欲在汉王移驾后,勾结楚军,献了舞阳城……”

舞阳韩府?!正是那份名单上“嫌疑度:待查”的舞阳韩氏!

李凌心中剧震,面上却不动声色:“此言当真?可有凭证?诬告攀扯,可是死罪!”

“小人……小人有凭证!”那汉子从怀中颤抖着摸出一块被血浸染半边的丝帛,“这是那南阳人匆忙间掉落,被小人拾得……上面有……有古怪图案和文字……”

亲卫接过丝帛,呈给李凌。李凌展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丝帛上绘制的,并非普通图案,而是一个他极其熟悉的、属于某个隐秘组织的联络暗号——那是张良的“丰沛商社”内部用于标识最高紧急情报的密记!只是,这个密记的样式,似乎比张良给他的,要多出一点极细微的、不易察觉的改动!

刹那间,无数线索在李凌脑海中炸开!

舞阳韩氏……南阳来的神秘人……张良的密记(被改动过)……张良莫名亲自来访并交付名单……特意提及南阳方向和汉王移驾……

一个可怕的推论浮上心头:这或许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楚军细作案!这很可能是一个针对他李凌,或者针对整个颍川新局的一个巨大阴谋!甚至可能……牵扯到了汉王集团内部更高层的斗争!那南阳来的神秘人,所用的密记,是否意味着“丰沛商社”内部出了问题?或者……这根本就是张良的一次试探?!

李凌背心瞬间被冷汗浸湿。他发现自己可能无意中撞破了一个远超他当前层面所能处理的巨大漩涡!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目光冰冷地看向地上那名马夫,又扫过那些被擒获的家丁。

“将此二人好生看管,严密戒备!其余人,随我入城!”他声音沉稳,不容置疑,“即刻控制舞阳韩府!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无论真相如何,舞阳韩氏这条线,必须立刻掐断!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也将他彻底推入了颍川乃至整个汉王集团内部权力与阴谋的深渊边缘。

玄甲骑兵的铁蹄,踏着暮色,冲向舞阳城门。一场远比正面厮杀更为凶险的暗战,就此拉开序幕。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三年春,祖凌公于阳翟开府,建‘玄甲军’。公立规十七条,恩威并施,练兵极严,军容日盛。时颍川初附,暗流汹涌,公奉留侯密令,稽查地方,绥靖豪强。于舞阳境,偶获韩氏通楚之密,当机立断,收捕其族,掘其阴谋,消弭大患于未萌。公之果决,始显名臣之风。”

官方史·汉书·百官公卿表(注):“骑都尉,比二千石,掌监羽林骑,或领兵征伐。” (按:李凌所任实为领兵骑都尉,权柄较重)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于阳翟立玄甲军,赐《龟息吐纳法》于将士,强其体魄,凝其神魂。又开法眼,洞察奸邪,于舞阳擒楚谍,破逆谋。此乃帝执掌律法、肃清寰宇神职之初显。”

野史·颍川秘闻:“闻骑都尉李凌,得汉王密旨,暗查颍川豪右。舞阳韩氏欲叛,凌率玄甲军夜围其宅,搜得密信,牵连甚广。凌当机立断,只诛首恶,余者不问,郡中震怖帖服。或云此乃萧何、张良借凌之手,铲除异己,然无实据。”

(第十九章 完)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