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充满奇幻与冒险的快穿小说,那么《每晚零时,状元大人等我来》将是你的不二选择。作者“春花的味道很好闻”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苏挽挽谢砚临的精彩故事。本书目前已经连载,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每晚零时,状元大人等我来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那支温润的青玉簪被苏挽挽紧紧攥在手心,冰凉的触感似乎一直渗到了心底,激荡起一片滚烫的涟漪。她反复摩挲着簪头上那朵含苞的玉兰,脑子里乱哄哄的,全是那粗糙水泥碎块和“谢礼”二字。
他成功了?真的用那种简陋的方法弄出了类似水泥的东西?还……送了她一支簪子?
这算什么?跨越时空的报酬?还是……
她的脸颊莫名有些发烫,不敢再深想下去,只是小心翼翼地将玉簪用手帕包好,贴身收起,仿佛那是什么易碎的珍宝。
接下来的几次“门开”,案头再无新的水泥碎块,也再无只言片语。谢砚临似乎又陷入了之前的沉寂。
苏挽挽按捺住心中的焦灼和疑问,只能耐心等待。她开始更加疯狂地查阅资料,不仅看水泥,还看古代水利工程、筑堤技术,甚至翻起了古代化学和矿物学的边缘知识,试图为他可能遇到的困难寻找更多模糊的“提示”。她知道自己能做的有限,但哪怕只有一丝一毫的帮助,她也想尽力。
就在她几乎要将自己埋进故纸堆时,转机终于来了。
这一次,她推开门的瞬间,就察觉到了不同。
书房里依旧空无一人,但空气中似乎残留着一丝极淡的、不同于墨香的清冽香气,像是某种高级的熏香。书案也似乎被格外仔细地整理过,镇纸下压着的,不再是寻常的宣纸,而是一张质地明显更佳、隐约透着暗纹的笺纸。
她心跳莫名加快,走上前,轻轻抽出那张纸。
笺纸上的字迹依旧是谢砚临的风格,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舒展、从容,甚至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意气风发。
她屏住呼吸,逐字辨认。
“……蒙陛下垂询,呈‘水泥’之法于御前……龙心甚悦……赐绯袍、玉带……擢升侍读学士……”
后面的词句有些超出了她的识字范围,但核心意思,她看懂了!
水泥!他献上去了!皇帝很高兴!还给他升了官!赏了东西!
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瞬间冲垮了所有担忧,苏挽挽忍不住低呼一声,高兴得在原地蹦了一下,又赶紧捂住嘴,生怕惊动了什么。
她反复看着那几行字,想象着他在金銮殿上,从容不迫地向皇帝阐述那“水泥”之法的情景;想象着皇帝龙颜大悦,当众赏赐;想象着他穿着赏赐的绯色官袍,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虽然她只是提供了一个模糊的方向,虽然真正付出努力、承担风险的是他,但那种参与了历史、推动了进程的感觉,让她浑身血液都沸腾起来。
她注意到,在笺纸的最下方,还有一行稍小些的字:
“此法于黄河沿岸急筑堤坝,已见成效,灾情得控。”
洪水被控制住了!
这个消息比升官发财更让她感到欣慰和激动。那些素未谋面的、挣扎在洪水中的古代灾民,因为一个来自千年后的模糊念头,或许能多一分生机。
她鼻子微微发酸,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充斥胸腔。
兴奋过后,冷静下来的苏挽挽再次细读那张笺纸,目光落在“蒙陛下垂询”和“呈于御前”等字眼上。
他是如何解释这“水泥”之法的来源的?
绝不可能提到她。那必然是一个精心编织的、合乎情理的说法——或许是“偶得古方,加以改良”,或许是“观窑工烧砖,偶有所悟”?
无论哪种,都需要极高的智慧和应变能力,才能在帝王和满朝文武面前自圆其说,并将功劳稳妥地揽于自身。
他不仅成功了,还处理得滴水不漏。
苏挽挽轻轻抚过纸上那力透纸背的字迹,仿佛能透过笔墨,感受到那个遥远朝堂上的波谲云诡,以及身处其中的谢砚临那份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机敏和……野心。
皇帝的赏识是一把双刃剑,将他推上了更高的位置,也必然将他置于更汹涌的漩涡中心。
喜悦渐渐沉淀,一种新的、混合着钦佩与隐隐担忧的情绪,悄然滋生。
她将那张珍贵的笺纸仔细折好,和那支玉簪放在一起。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这扇门背后所牵连的一切,都变得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