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文学
好口碑高质量小说推荐
回到明朝大搞工业革命小说有没有完结版在线?

回到明朝大搞工业革命

作者:烤肉加啤酒

字数:106140字

2025-09-18 08:10:22 连载

简介

回到明朝大搞工业革命》中的人物设定很饱满,每一位人物都有自己出现的价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引出了李毅的故事,看点十足。《回到明朝大搞工业革命》这本连载历史古代小说已经写了106140字,喜欢看历史古代小说的书友可以试试。

回到明朝大搞工业革命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一卷:工业星火

第15章:帝心难测

乾清宫那扇沉重的朱红宫门在身后缓缓闭合,将内里那令人窒息的天威和檀香气隔绝开来。午后的阳光刺眼地洒在汉白玉广场上,晃得人有些眩晕。李毅深深吸了一口宫外冰冷的空气,感觉后背那被冷汗浸透的寒意尚未完全散去,一种极度紧张后的虚脱感阵阵袭来。

九品所丞。 工部虞衡清吏司所丞。

这个微不足道、甚至不入流的虚衔,此刻却如同烙印般刻入了他的身份。从此,他不再是纯粹的“草民李毅”,而是有了一个官方认可的、极其卑微却意义非凡的起点——皇庄办事官。这是崇祯皇帝在权衡利弊、敲打警告之后,给出的一丝极其吝啬的认可,也是一条无形的缰绳。

周文渊的脸色同样复杂,既有渡过难关的庆幸,也有对未来的深深忧虑。他拍了拍李毅的肩膀,低声道:“陛下金口已开,此事便算暂告一段落。但圣意难测,朝中耳目众多,日后行事,更需如履薄冰,谨言慎行。今日之后,不知多少双眼睛会盯着皇庄,盯着你我。”

李毅凝重地点了点头:“晚辈明白。一切皆以实效说话。”

两人不敢在宫门外多留,随着骆养性的缇骑队伍默默出了皇城。一路无话,直到分别之际,周文渊才再次叮嘱:“陛下的旨意会由内阁明发至工部。关于钱粮拨付、人员备案之事,我自会去协调。但你回去后,立刻整肃庄内,一切都要合乎规制,尤其是名册、账目,绝不能再授人以柄。那位孙太监……”他沉吟了一下,“陛下虽未提及,但其人仍在,你需妥善应对,或可借其口,向宫内传递一些‘好消息’。”

李毅心领神会。孙太监是个墙头草,但也是个有用的传声筒。

回到皇庄时,已是傍晚。庄内众人早已得知消息,皆是翘首以盼,忐忑不安。当看到李毅和周铁锤平安归来,甚至还带回了皇帝“继续试办”的口谕以及李毅得授官身(哪怕是最低品级)的消息时,整个皇庄顿时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一种被最高权力认可的安全感和自豪感,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

赵老伯激动得老泪纵横,张二狗拄着拐棍笑得合不拢嘴,那些雇工和护卫队员更是将李毅和王铁锤围在中间,兴奋地议论着。皇庄不仅保住了,还得到了皇帝的关注!这意味着他们不再是无人问津的野孩子,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有了价值!

孙太监也闻讯赶来,脸上的笑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灿烂和真诚,连连作揖:“恭喜李所丞!贺喜李所丞!咱家早就看出李所丞非池中之物,必有今日之造化!日后还要李所丞多多提携啊!”他绝口不提自己之前的动摇和恐惧,仿佛一直就是李毅最坚定的支持者。

李毅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客气:“全赖公公坐镇之功,陛下明察秋毫。日后皇庄事务,还需公公多多协助,及时向宫内呈报喜讯。”

“自然自然!份内之事!”孙太监满口答应,仿佛得了莫大的美差。

喧嚣过后,李毅立刻召集核心人员,传达了皇帝的旨意和精神,重点强调了“合规”和“实效”两大要求。

“陛下的恩典,也是鞭策。”李毅的目光扫过众人,“从今日起,皇庄一切行为,必须严格遵循法度。王叔,护卫队人员重新核定名册,训练皆记录在案,武器编号登记,绝不容许再有侯三那样的人混入。” “赵老伯,所有物资出入、钱粮支用,账目务必清晰,每旬呈报一次。” “各位弟兄,”他又看向那些雇工和队员,“陛下在看着我们,朝堂诸公也在看着我们。我们唯有炼出更多的好铁,造出更好的兵器,才能对得起这份皇恩,才能让皇庄真正站稳脚跟!”

众人的表情都变得严肃起来,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皇帝的旨意如同给皇庄这台刚刚经历过颠簸的机器重新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并且指明了方向。然而,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加严格的规范和无处不在的隐形监督。

接下来的日子,皇庄的运转变得更加高效,同时也更加刻板。所有流程都开始尝试规范化、文档化。李毅借鉴现代管理经验,制定了简单的生产记录、物资领用、人员考勤制度。王铁锤负责的护卫队训练也更加系统,强调纪律和服从,并开始尝试更复杂的战术配合。

焦炭和生铁的产量稳步提升。李毅开始尝试下一步:利用自产的好铁,打造更精良的工具和兵器雏形。他改进了水力锻锤的设计,由王铁锤带领工匠尝试批量打制制式的长矛头和腰刀。虽然效率远不及现代工厂,但质量和一致性已经远超这个时代普通铁匠铺的产物。

然而,“帝心难测”四个字,很快便以另一种方式显现出来。

皇帝允诺的“酌情拨付”钱粮,通过工部层层下拨,等到真正送到皇庄时,已经大打折扣。周文渊虽然尽力争取,但显然来自侍郎张正清一系的阻力极大,户部那边也卡得极紧。送到皇庄的,多是些陈年的糙米、少量的劣质煤块和铜料,银钱则几乎没有。

“就这么点东西,够干什么?!”孙太监看着送来的物资,都忍不住抱怨,这严重影响了他“报喜”的频率和质量。

李毅却相对平静。他早已料到这种情况。皇帝的关注是一回事,底下的官僚体系是另一回事。指望朝廷源源不断地输血是不现实的,皇庄必须尽快具备一定的自我造血能力。

他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堆积的、质量日益稳定的生铁锭。

“我们不能只炼铁,更要学会用铁换钱。”李毅对王铁锤道,“王叔,你带人,用新铁打制一批农具,锄头、镰刀、犁铧都要,要做得比市面上更结实、更耐用!赵老伯,你去周边村落试着售卖,价格可以比市面稍低,但要用粮食或者铜钱结算。”

以工养战,以商促工。这是李毅能想到的,在现有体制下最现实的发展道路。

第一批精良农具很快打了出去,因其质量上乘、价格实惠,很快就在周边村落打开了销路,换回了宝贵的粮食和少量铜钱。虽然利润微薄,但至少让皇庄的运转更加顺畅,减少了对朝廷拨付的依赖。

另一方面,李毅对震天雷的改进也从未停止。他深知,在这乱世,强大的自卫力量才是根本。他尝试铸造更薄但更均匀的铁壳,改进火药配比和颗粒化工艺,优化引信设计。新型震天雷的威力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他甚至开始构思一种可以单人携带、投掷更远的轻型震天雷,以及……一种可以远程发射爆炸弹丸的火器。

皇庄,在有限的资源和巨大的压力下,如同石缝中的韧草,顽强地生长着,缓慢却坚定地扩张着它的工业根系。

这期间,周文渊又来视察过一次。看到皇庄井井有条,生产步入正轨,甚至还能自己赚取部分开销,他大为惊讶和欣慰,对李毅的能力评价更高了一层。但他也带来了朝堂上的最新消息:弹劾虽然暂时平息,但质疑从未停止。张正清等人转而攻击周文渊“与民争利”,指责皇庄售卖铁器“扰乱市价”,甚至暗示其“收买人心”。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周文渊叹道,“李毅,你这边越是做出成效,那边的攻击便会越发刁钻。陛下虽一时回护,但若长期无显著大功于朝,恐圣眷也会逐渐淡去。”

李默然点头。他明白,小打小闹的改良和自保,终究无法真正满足崇祯对“强军救国”的急切期望。他需要一场更大的、更具说服力的胜利,或者一项颠覆性的技术突破。

机会,似乎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一日,周文渊再次派心腹长随送来一封密信。信中的内容,让李毅的精神骤然紧绷起来。

信上说:兵部职方司得到密报,辽东建奴确有小股精锐骑兵(约百人左右),绕道蒙古,疑似欲潜入京畿地带进行侦察或破坏,其行踪飘忽,五城兵马司和京营多次搜捕未果,反有零星小队遭其毒手。陛下震怒,严令各军严密戒备,但有发现,务必全力剿除。

周文渊在信中暗示:这股鞑虏膘骑,活动范围似乎正在逐渐靠近西山一带……皇庄位置偏僻,又新有产出,恐会成为其目标。望李毅万分警惕,若真遇敌,……可视情况,若能战而胜之,其功甚大!

信纸在李毅手中微微颤抖。

不是土匪,是真正的后金精锐! 百人左右! 目标可能是皇庄!

巨大的危险,伴随着巨大的机遇,如同两头狰狞的巨兽,同时向着这座刚刚萌芽的工业堡垒,露出了獠牙。

李毅立刻下令,皇庄进入最高戒备状态。护卫队取消一切休假,日夜轮班警戒。所有震天雷、火铳、弹药检查备便。庄墙加固工事再次检修。妇孺开始向最坚固的房屋和地窖集中。

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

王铁锤摩挲着新打制的腰刀,眼神中非但没有恐惧,反而燃烧着熊熊的战意。孙太监则又吓得魂不附体,开始偷偷收拾细软,被李毅严厉制止。

李毅站在加固过的庄墙上,眺望着远方层峦叠嶂的西山,目光深邃而冰冷。

皇帝的眷顾如同镜花水月,朝堂的攻讦从未停歇,外部的大敌已然逼近。

皇庄的宁静日子,结束了。

接下来,将是一场真正的、血与火的考验。

工业文明的星火,能否在野蛮铁蹄的践踏下存活下来,并绽放出震撼世界的光芒?

答案,就在即将到来的碰撞之中。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