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文学
好口碑高质量小说推荐

第3章

齐郡城外的荒地在流民的开垦下,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林峦按照“以工代赈”的法子,让流民们开垦荒地、修缮水渠,每日发放粮食作为酬劳。短短半年时间,就开垦出上千亩良田,新修的水渠将汶水引入田中,潺潺流水滋润着干裂的土地。

“家主,这批流民里有不少能工巧匠呢。”负责管理流民的管事来报,“有个叫赵二的,以前是洛阳的铁匠,打出来的镰刀又快又耐用;还有个姓苏的老妇人,织的麻布比咱们府里的还结实。”

林峦正在查看水渠的水位,闻言笑道:“能工巧匠就该用在合适的地方。给赵二建个铁匠铺,让他带领徒弟打造农具;苏老妇人那边,让她教女人们织布,织出的布除了给流民做衣服,剩下的还能拿去卖。”

管事领命而去。林峦望着田地里忙碌的身影,这些曾经面黄肌瘦的流民,如今脸上有了血色,干活时还能听到他们哼着不知名的小调。他想起父亲林嵩的话:“百姓就像田地里的草,看似柔弱,只要给点水土,就能顽强地活下去。”

这时,林岳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封密信:“父亲,洛阳来的密信,是陈留郡的朋友送的。”

林峦拆开密信,眉头渐渐皱起。信中说,汉安帝因宠信宦官,不理朝政,后宫阎皇后与宦官江京、樊丰勾结,诬陷太子刘保谋反,将其废为济阴王。洛阳城内人心惶惶,不少大臣因反对废太子而被罢官流放。

“阎皇后这是想效仿邓太后临朝啊。”林峦揉了揉眉心,“废长立幼,自古就是祸乱之源。”

林岳年轻气盛,有些愤愤不平:“陛下怎能如此昏聩?太子仁厚,深受百姓爱戴,怎能说废就废?”

林峦摆了摆手:“皇家的事,咱们管不了。但齐郡不能乱,咱们要做的就是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确保粮食充足、治安稳定。”他顿了顿,对林岳道,“你去仓库看看,再准备一批粮食,送到济阴王的封地去。记住,要悄悄送去,不能让人知道是咱们林家送的。”

林岳虽有些不解,但还是点头应下。他知道父亲这么做,必有深意。

果然,没过多久,洛阳就传来消息,汉安帝在南巡途中病逝,阎皇后秘不发丧,与江京等人拥立年幼的北乡侯刘懿为帝,自己临朝听政,阎氏外戚掌握了朝政大权。

然而,刘懿在位仅七个月就病逝了。宦官孙程等十九人趁机发动政变,诛杀江京、樊丰等宦官,拥立被废的济阴王刘保即位,是为汉顺帝。孙程等十九人因功被封侯,宦官势力更加膨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林嵩听完林峦的讲述,长叹一声,“宦官、外戚轮流坐庄,这天下,何时才能安定啊?”

林峦给父亲递上一杯热茶:“乱世之中,咱们更要稳住阵脚。您看,齐郡的麦子快熟了,今年收成肯定好;流民们也都安定下来,不少人还娶了媳妇、生了娃,把齐郡当成了家。”

林嵩看着窗外嬉戏的孩童,这些孩子中有不少是流民的子女,如今在齐郡的学堂里读书识字。他欣慰地点点头:“是啊,只要齐郡安定,百姓安康,再大的风浪,咱们也能扛过去。”

这年秋天,齐郡迎来了大丰收。金黄色的麦浪在风中起伏,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流民们自发地来到林家府邸前,捧着新收的粮食,跪地磕头:“多谢家主给我们一条活路!”

林峦连忙扶起众人,朗声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自己勤劳的结果。从今往后,你们都是齐郡的百姓,好好种地、织布,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赵二带着徒弟们打造的农具堆放在一旁,苏老妇人带着女人们织的麻布挂满了晾晒绳,这些都成了齐郡繁荣的象征。

林峦看着这一幕,心中忽然明白,林家之所以能传承至今,靠的从来不是依附权贵、争名夺利,而是与这片土地、与土地上的百姓紧紧绑在一起。百姓们的笑脸,才是林家最坚实的根基。

夜幕降临时,林峦站在田埂上,望着家家户户亮起的灯火,手中的传家玉佩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他知道,无论洛阳城如何变幻,只要齐郡的灯火不灭,林家的传承就不会断。而那些在齐郡扎根的流民,早已成为林家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共同谱写着属于这片土地的安稳与祥和。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