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张一龙寻宝记》中的张一龙是很有趣的人物,作为一部都市脑洞类型的小说被喜极而泣五郎描述的非常生动,看的人很过瘾。《张一龙寻宝记》小说以104379字连载状态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喜欢看这本小说。
张一龙寻宝记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苏玛丽留下的摩托车轮胎印,像是一个挑衅的问号,刻在码头粗糙的水泥地上。张一龙没有立刻去追,也没有贸然下水。他需要冷静,需要重新评估这骤然复杂的棋局。官方、神秘的“旁观者”、还有这个半路杀出的苏玛丽……他仿佛成了风暴眼,四周漩涡暗涌。
他拖着装备包,回到市区,找了家不需要身份证登记的小旅馆住下。拉上窗帘,房间陷入昏暗。他拿出那张偷拍的照片,又回想了一遍苏玛丽的话。“更大的麻烦”,她指的是什么?是“旁观者”背后的势力,还是连她都觉得棘手的存在?
直觉告诉他,苏玛丽虽然神秘,但暂时没有表现出直接的恶意,甚至出手帮了他。而且,她似乎掌握着一些关键信息,比如对“石龙”方位的理解。与虎谋皮固然危险,但闭门造车可能死得更快。
权衡再三,他决定主动联系林薇。但不是通过电话,而是用了最原始的方式——写了一封简短的信,说明了鬼市遭遇、神秘老者的提示、地头蛇的纠缠以及苏玛丽的出现和她的提议,并将那张偷拍照片一并封入。他没有提祖父笔记的具体内容,只说是自己根据史料和民间传说的推断。他约林薇第二天下午在一个人流量巨大的市中心公园见面,并将信件投递到了林薇单位附近的一个邮政信筒。这是为了最大限度避免被监听或拦截。
做完这一切,他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祖父笔记里的密码、水下的秘密、几方势力的窥探……各种信息在脑中交织。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单打独斗了,必须借助力量,但同时,必须保持绝对的警惕。
第二天下午,阳光明媚的公园里,张一龙坐在长椅上,看似悠闲地看着喷泉,实则眼观六路。林薇准时出现,依旧是一身职业装,但换成了更休闲的款式,她手里拿着一个文件袋,在张一龙身边坐下。
“你的信我收到了。”林薇开门见山,语气平静,但眼神锐利,“情况比我想象的复杂。照片的来源正在追查,但难度很大。那个苏玛丽,我们这边没有她的完整档案,只知道是活跃在东南亚一带的自由寻宝人,背景复杂,与多个国际文物走私集团有若即若离的关系,但似乎又保持着独立。她非常危险。”
“但她掌握着我们可能需要的信息。”张一龙看着喷泉的水花,“而且,她提到了‘更大的麻烦’,我想知道那是什么。”
林薇沉默了一下,从文件袋里抽出一张模糊的卫星照片复印件,上面显示的是岷江某段水域,有几个不起眼的小黑点。“这是我们通过特殊渠道获取的。近期,有一艘注册地在境外、背景可疑的考察船,在相关水域进行过非法的水文测绘活动,行为诡秘。我们怀疑,这可能与‘涅槃会’有关。”
“涅槃会?”张一龙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一个历史悠久的国际秘密组织,信奉所谓的‘文明净化’理论,对世界各地的古代遗迹和失落文明有超乎寻常的兴趣,行事不择手段。如果他们盯上了江口沉银,那我们的对手就不仅仅是文物走私犯那么简单了。”林薇的声音压得很低,“苏玛丽提到的麻烦,很可能就是指他们。”
张一龙感到脊背发凉。事情果然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了。一个信奉邪教的国际秘密组织……这远超他的预料。
“所以,你的建议是?”张一龙问。
“合作,但要有底线和掌控。”林薇果断地说,“我们可以尝试接触苏玛丽,看看她到底知道多少,目的是什么。但一切必须在可控范围内。我会安排人手在外围策应。你需要扮演好主导角色,获取她的信任,但同时要清楚,我们才是主导方。”
这正合张一龙的意。他需要官方的资源和支持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强大敌人,也需要苏玛丽的情报和手段来破解眼前的谜题。但这种合作,建立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之上。
当天晚上,张一龙根据苏玛丽留下的信息,找到了那家名为“蓝鹦鹉”的酒吧。酒吧隐藏在一个小巷深处,装修风格混杂着热带雨林和工业风,灯光昏暗,音乐节奏感强烈。吧台后面,苏玛丽正熟练地调着酒,她换了一件紧身的黑色背心,露出线条优美的臂膀,在迷幻的灯光下像一只慵懒而危险的豹猫。
看到张一龙,她毫不意外,笑着推过来一杯调制好的鸡尾酒,颜色湛蓝,如同深海。“尝尝,‘深渊之眼’,我特调的。”
张一龙没有碰酒杯,直接坐下:“我考虑过了。可以合作,但怎么合作,需要约法三章。”
苏玛丽挑眉,饶有兴趣地看着他:“哦?说说看。”
“第一,信息共享。你知道的关于宝藏、关于盯上这里的势力的所有信息,必须毫无保留。”
“第二,行动一致。下水探查或者其他关键行动,必须共同商议,不能擅自行动。”
“第三,找到的东西,最终处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张一龙说出了和林薇商量好的底线。
苏玛丽听完,咯咯笑了起来,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却带着讽刺:“张先生,你还真是……天真得可爱。信息共享?我可以告诉你我知道的,但你和你那位官方女朋友,会对我毫无保留吗?行动一致?万一遇到危险,是听你这位考古学家的,还是听我这个在雨林和沙漠里混了这么多年的?至于法律规定……”她凑近一些,琥珀色的眼睛在昏暗光线下闪着光,“你觉得几百年前埋下去的东西,真的完全属于现在的‘法’吗?”
她的话像针一样刺破了表面和谐的幻想,直指合作中最核心的猜忌。
张一龙面不改色:“这是合作的基础。如果不能接受,那就没必要开始。”
苏玛丽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又笑了,身体靠回吧台:“好吧,好吧,暂时按你的规矩来。不过,我也有个条件——如果真的找到‘钥匙’或者‘地图’之类的东西,我要第一个过目。这是我的专业领域。”
张一龙心中一动,她果然是为了更深层的东西而来。他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可以。”
就这样,一个极其脆弱、建立在相互利用和高度猜忌基础上的三方同盟,以这种非正式的方式达成了。张一龙是明面上的牵头人,林薇在幕后提供支持和监控,苏玛丽则作为情报和行动的特别顾问。
接下来的几天,三方开始了第一次联合行动——根据老者提示和张一龙的推算,定位并探查那个可能的水下洞穴入口。
过程充满了试探和摩擦。林薇坚持要使用更安全的官方设备和详细的行动计划,对苏玛丽提供的“土办法”和冒险建议持保留态度。而苏玛丽则对林薇的“官僚作风”和“缓慢节奏”嗤之以鼻,认为会错失良机。张一龙夹在中间,既要调和双方的矛盾,又要确保行动朝着目标推进,身心俱疲。
在一次水下初步探查中,这种猜忌达到了顶峰。张一龙和苏玛丽两人下水,林薇在船上指挥接应。水下能见度极低,张一龙依靠老者的方位图,果然在“回龙沱”漩涡下方的一处岩壁,发现了一个被水草和泥沙半掩蔽的裂缝,大小仅容一人通过。他示意苏玛丽跟上,准备进入探查。
就在这时,苏玛丽却突然打了个手势,指向裂缝深处隐约可见的一点反光,那不像自然物。她比划着要先进去,理由是她的水下经验更丰富。张一龙犹豫了一下,同意了。但就在苏玛丽鱼贯而入的瞬间,张一龙似乎看到她手腕上的一个微型防水装置,悄悄对准裂缝内拍摄了什么,动作极其隐蔽。
张一龙心中疑窦顿生,但没有声张。两人进入裂缝,内部空间稍大,但并无显著发现,那点反光只是一片破碎的玻璃瓶底。上来后,张一龙私下向林薇提到了苏玛丽的小动作。林薇脸色凝重,表示会加强监控,并提醒张一龙要更加小心。
而苏玛丽,似乎也察觉到了张一龙和林薇对她的防备。在一次休息时,她半开玩笑地对张一龙说:“你的那位林专员,看我的眼神就像防贼。怎么,怕我把你们卖了?放心吧,我现在和你们是一条船上的人,船翻了,谁也好不了。不过……”她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深邃,“如果你们先对我耍花样,那就别怪我不讲道义了。”
合作在继续,目标也逐渐清晰,但信任的基石却薄如蝉翼。每个人都戴着面具,分享着经过筛选的信息,暗中提防着另外两方。张一龙深知,这个临时同盟随时可能因为一个误会、一次利益冲突而土崩瓦解,甚至刀剑相向。他们就像在钢丝上跳舞,下方就是未知的深渊。而水下那个幽深的洞穴入口,仿佛一张巨口,正准备吞噬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