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成了王国柱石,不会权谋怎么办》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历史古代小说,作者“cici是小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林砚的精彩故事。本书目前已经连载,热爱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吧!
成了王国柱石,不会权谋怎么办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管家的目光像黏在身上的蛛网,林砚攥紧了口袋里的铜板,指尖微微发凉。他刻意放慢脚步,装作没看见,转身往县城外走——现在还不是和管家硬碰硬的时候,手里这点钱连利息都不够,与其被纠缠,不如先回破庙继续做火具。
刚走出两步,身后就传来管家的声音:“林秀才,留步!”
林砚脚步一顿,只能硬着头皮转过身,脸上挤出一丝笑意:“管家怎么在这里?”
管家晃悠着走到他面前,眼神扫过他手里的废铁和燧石,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看来你这破火具还真有人买?赚了多少?够还周老爷的银子吗?”
“刚卖了几个,只够糊口,还没凑够还债的钱。”林砚把铜板往口袋里塞了塞,“我正准备回去多做些,等卖够了就给周老爷送过去。”
管家冷哼一声,伸手拍了拍林砚的肩膀,力道重得像是在试探:“别跟我耍花样!周老爷的银子可不能欠,三天后我要是见不到钱,有你好收的!”说完,又盯着林砚手里的火具材料看了两眼,才转身进了茶馆。
林砚看着他的背影,松了口气,后背已经惊出一层薄汗。他不敢再耽搁,加快脚步往破庙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尽快赚更多的钱,不仅要还债,还要在这个时代真正站稳脚跟。
回去的路上,太阳渐渐落下,余晖把干裂的土地染成一片金黄。林砚路过几个村庄,看到的景象比记忆中更惨——田地干裂得能塞进拳头,禾苗枯黄倒伏,几个老农蹲在田埂上,手里攥着枯死的禾苗,脸上满是绝望。村口的水井边排着长长的队伍,桶里的水少得可怜,甚至有人为了争水差点打起来。
“这旱灾,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再不下雨,今年的收成全完了,一家子都要饿死……”
“官府也不管管,只知道收税……”
村民的叹息声飘进耳朵里,林砚心里沉甸甸的。他穿越前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现代,从未见过如此严重的旱灾,也从未体会过“饿肚子”的恐惧。可现在,这些活生生的苦难就摆在眼前,让他无法漠视。
走到破庙附近时,林砚看到赵大牛正蹲在路边,手里拿着一个破碗,碗里只有半碗浑浊的水。看到林砚,赵大牛连忙站起来,脸上带着几分局促:“林秀才,你回来了……我想着你可能需要帮忙,就过来等你。”
林砚心里一暖,原主落魄时,村里没几个人愿意理他,赵大牛却愿意主动来帮忙。他从口袋里掏出两个铜板递给赵大牛:“今天卖火具赚了点钱,你先去买两个馒头,明天过来帮我打下手,我给你算工钱。”
赵大牛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我帮你干活是应该的,怎么能要你的钱……”
“拿着吧。”林砚把铜板塞到他手里,“你家里等着用钱,这点钱虽然不多,也能解燃眉之急。”
赵大牛眼眶一红,攥着铜板重重地点了点头:“林秀才,你放心,明天我一定早早过来!”
看着赵大牛离开的背影,林砚转身走进破庙。他把废铁和燧石放在矮桌上,却没有立刻开始制作火具——刚才路上看到的旱灾景象,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放,让他无法平静。
火具能赚点小钱,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可对于整个云溪县的百姓来说,根本无济于事。要想真正解决旱灾的影响,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灌溉问题。
林砚走到破庙门口,望着远处干裂的田地,眉头紧锁。这个时代的灌溉方式极其落后,主要靠人力挑水或者等待雨水,效率极低,遇到这种长时间的旱灾,几乎没有抵抗能力。
“如果能造出龙骨水车就好了……”
这个念头突然冒出来,林砚眼睛一亮。龙骨水车是古代常用的灌溉工具,靠人力或畜力驱动,能将低处的水引到高处的农田里,效率比人力挑水高十倍不止。虽然他不是农业工程师,但作为机械工程师,他对龙骨水车的结构原理并不陌生,甚至能根据现有条件进行改良。
可很快,林砚又冷静下来。制作龙骨水车需要大量的木材、铁器和绳索,还需要专业的工匠帮忙,这些都需要钱。他现在手里只有几十个铜板,连买材料都不够,更别说请工匠了。
“得先赚够启动资金。”林砚打定主意,“先多做些火具卖,等攒够了钱,再找李铁山商量制作龙骨水车的事。”
接下来的两天,林砚每天都带着火具去县城卖。因为火具好用又方便,口碑很快传开,每天制作的火具都被一抢而空,他手里的铜板也越来越多,很快就攒了三百多文钱。
第三天早上,林砚刚准备去县城,管家就如约而至。看到林砚手里的钱袋,管家眼睛一亮,伸手就要抢:“钱呢?快给我!”
林砚侧身躲开,从钱袋里掏出一百文钱递给管家:“管家,我这几天只赚了这么多,先还一部分,剩下的我会尽快凑齐,还请再宽限几天。”
管家掂量着手里的铜板,脸色不太好看:“才这么点?周老爷要是知道了,肯定不高兴!
“管家,我已经在想别的赚钱法子了,过几天肯定能还更多。”林砚诚恳地说,“您也看到了,现在云溪县旱灾严重,百姓连饭都吃不上,我这火具虽然好卖,但也赚不了太多。要是我能想出办法帮百姓解决灌溉问题,到时候赚钱了,肯定第一时间还周老爷的银子。”
管家愣了一下,随即嗤笑一声:“就你?还想解决灌溉问题?别做梦了!官府都没办法,你一个穷秀才能有什么本事?”
“不试试怎么知道?”林砚语气坚定,“管家要是愿意再宽限我几天,说不定我真能做成大事,到时候不仅能还清周老爷的银子,还能让他赚更多的钱。”
管家盯着林砚看了半天,似乎在判断他说的是真是假。最终,他冷哼一声:“好,我再信你一次!再给你十天时间,要是还凑不够钱,别怪我对你不客气!”说完,拿着一百文钱转身走了。
林砚松了口气,十天时间,足够他做很多事情了。他立刻去找赵大牛,让他帮忙收集制作龙骨水车的材料,又带着攒下的钱,去县城找李铁山。
李铁山的铁匠铺依旧冷清,看到林砚,李铁山连忙迎了出来:“林秀才,你怎么来了?”
“李师傅,我有件大事想跟你商量。”林砚走进铁匠铺,从怀里掏出一张纸,上面画着龙骨水车的结构图,“我想制作这个灌溉工具,叫龙骨水车,能把低处的水引到农田里,解决旱灾的灌溉问题。我已经攒了一些钱,想请你帮忙打造里面的铁器部件。”
李铁山接过图纸,仔细看了起来。图纸上画着齿轮、转轴和刮板的结构,虽然简单,却很清晰。作为祖传的铁匠,他一眼就看出这个工具的可行性,眼神渐渐亮了起来:“这东西……真能引水灌溉?”
“当然能。”林砚详细解释了龙骨水车的工作原理,“只要有人或者牲口驱动,就能持续把水引到高处,效率比人力挑水高得多。要是能做成,不仅能帮百姓解决旱灾,我们也能靠制作水车赚钱。”
李铁山心动了。现在铁匠铺生意惨淡,他正愁没活干,要是能制作这种水车,不仅能赚钱,还能帮到百姓,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好!我帮你做!”李铁山一拍桌子,“你需要什么铁器部件,我都能给你打造出来!”
林砚大喜,连忙和李铁山商量材料和工钱的问题。就在两人聊得热火朝天时,铁匠铺门口突然传来一个声音:“你们要做能引水的工具?我能帮忙吗?”
林砚和李铁山同时抬头,看到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年轻人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把斧头,脸上带着几分期待。
林砚愣了一下:“你是?”
“我叫王二,是个木匠。”年轻人挠了挠头,“刚才路过,听到你们说要做引水的工具,我会做木工活,说不定能帮上忙。”
林砚眼睛一亮——制作龙骨水车需要大量的木工活,王二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
可他转念一想,自己并不认识王二,不知道他的手艺怎么样,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可靠。
王二似乎看出了他的顾虑,连忙说:“林秀才,我虽然不是什么有名的木匠,但做过不少农具,手艺肯定没问题。要是你不放心,我可以先帮你做几个小部件,你看看满意不满意。”
林砚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好,那你明天过来,我们一起商量。”
王二喜出望外,连忙答应下来。
就在林砚准备离开铁匠铺时,突然看到街上有几个官差匆匆走过,嘴里念叨着:“不好了,城东的水井干了,百姓都快闹起来了……”
林砚心里一沉——旱灾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要是不能尽快造出龙骨水车,恐怕会有更多的百姓陷入绝境。
可制作龙骨水车需要时间,材料也还没凑齐,他能赶得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