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好看的都市修真小说——《山河志事》!本书以李绪灏锦未央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十三九歌”的文笔流畅,让人沉浸其中。目前小说已更新101120字,千万不要错过!
山河志事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小白岭。
这是锦未央开辟的一处独立秘境。
秘境内部模拟了受山脉屏障影响的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
但经过调整,冬季较外界同气候区更为温和,夏季降水集中却又比沿海地区稍显干旱,整体处于半湿润状态,非常适合特定植物的栽种与生长。
此地大规模种植的核心植物,是耐寒的长安秋月金桂。
与常见的桂花品种不同,花期从十月初持续至十一月中上旬。
它不仅比花期偏晚的丹桂还要晚上一个月,与其他金桂品种相比,更是足足晚了一个半月,且单次开花维持的时间更为长久。
此外,一片向阳的山坡上还种满了紫云苏。
这种仅在秘境特定条件下生长的类木兰纲植物,生长期集中在十月至十二月。
十月开始萌发生长,月末绽放第一期花,单株仅一朵洁白的花卉。
第二期于十一月末开放,花色转为明黄,单株可开3-5朵。
最后一期在十二月末,所有花序会陆续绽放,单株花量可达5-10朵,景象颇为壮观。
除了这两种主力作物,秘境的山野间还散生着许多不知名的奇花异草与天然药材,它们自然生长,共同构成了这里独特的生态。
站在山丘顶部的平台上,所有初次到访之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
澄澈如洗的碧空之下,连绵起伏的山丘仿佛被铺上了一层流动的金色织锦,那是无边无际的桂花形成的海洋。
微风拂过,带来沁人心脾的馥郁甜香,几乎让人沉醉。
“店长,”一个学生小心翼翼地举起手机,小声问道,“这里……可以拍照吗?”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惊叹与迟疑。
“可以。”锦未央对此表示理解。
“走,小鱼鱼,别发呆了,我带你下去玩!”
看到大家纷纷开始留影,姜姜牵起还在懵懂状态的好友张于喻,沿着蜿蜒向下、被花树掩映的山道小跑而去。
平缓的山丘间空气清新,带着一丝凉意。
在路过一片幽静的竹林时,张于喻终于从巨大的冲击中缓过神来,而两人也已经用手机记录下了不少绝美的景色。
“你知道吗,”姜姜对身边的好友说,声音里带着一丝引导。
“这里面的灵气浓度比外面高很多,以后你如果想正式踏上修行之路,可以经常进来感受,对初期蕴养神魂和体魄很有好处。”
她知道,今天发生的一切,仍在持续冲击着这位在科学氛围中长大的好友固有的世界观。
“修行?是像我们以前看的小说里写的那种吗?炼气、筑基、结丹?”张于眼睛亮了起来,连声追问。
“是,但也不全是。”
姜姜耐心地解释:“实际上,可选的修行路径和对应的能量体系非常多。”
“网络小说里那种从炼气开始的只是其中一种,甚至在广义上,西方奇幻故事中描述的魔力体系,如果你能找到合适的接引法和对应的能量形式,理论上也可以尝试构建。”
“具体选择走哪条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先天禀赋,以及你所感应、吸引到的特定灵能形式。”
“这些比较复杂,我晚上再仔细跟你讲。今天先带你好好熟悉这里,玩得开心,然后我们再准备些特产,晚上带回去给叔叔阿姨尝尝。”
两人沿着山道走向其他小山丘,探索着这片奇妙的秘境。
其他学生在拍完心仪的照片、初步满足了好奇心后,也陆续通过意念引导,离开了秘境,返回到奶茶店的会议室。
“店长,”一个戴着眼镜、思路严谨的男生想起了什么,开口问道。
“我们接触了这些……是否需要签署保密协议?”
对于秦川大学的学生,尤其是涉及敏感领域的学生来说,保密教育是必修课,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一点。
“不需要。”锦未央摇了摇头,语气平和但肯定。
“你们唯一需要严格遵守的,是未经允许,不得将任何原材料带出奶茶店的范围。至于其他事宜,如果有人问起相关经历,你们可以如实告知,或者直接将问题推给店里来处理。”
“你们只需专注于自己的学业和份内的兼职工作,其他的,不必有太多顾虑。”
其实,历史上,向世俗社会有限度地公开相关信息,原本是有一套完整机制以及与当时政府对接的专门组织来负责的。
奈何在几百年前的明末时期,这唯一的组织——书院,最终还是解散了。
留存下来的百余位核心成员如今散布于全国各地。
有的像她一样隐于都市,开个小店;
有的彻底归隐山野,不问世事;
有的则长居在自己开辟的秘境,或是全国各地那些尚未被现代文明触及、仍处于“封印”状态的原有秘境之中。
但无论如何,相关事宜的公布,终究需要一个强大、有序且高效的现代政府体系来协作推进。
修行者终究离不开赖以生存的世俗社会,完全脱离社会的所谓“修行”,不是超脱,而是自寻死路。
—————–
夜,秦大北苑家属院。
张于喻特意邀请姜姜来家里吃晚饭,还提前发了飞信,让妈妈准备一桌好菜招待自己的好闺蜜,尤其是姜姜最爱的姜汁皮蛋、蒜蓉油麦菜……
看着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以及爸爸正躺在客厅躺椅上看书的悠闲样子,张于喻一把将刚进门的姜姜拉进了自己的卧室。
她的卧室不大,一个通顶衣柜、一张床、一张书桌,再加一个收纳箱,就几乎占满了所有空间。但整个房间收拾得整洁干净,透着特有的温馨与清新气息。
两人刚在床边坐下,张于喻突然转身,出其不意地把姜姜推倒在柔软的床上,整个人压在她娇小玲珑的身体上。
“哎呀!你干嘛!”
“起开,快起开!”姜姜用力推着身上的张于喻,但在不动用灵力的前提下,她这看似十八岁的少女身躯,实在难以挣脱二十二岁、经常锻炼的好友。
“小姜姜,快给我老实交代!”张于喻居高临下,盯着身下好友的眼睛,“今天这些,秘境、许可卡、修行……到底是怎么回事?”直到此刻,她仍觉得这一切充满了不真实感。
她从小在秦大这个重工科研氛围浓厚的社区长大,尤其是在专注航空航天与航海科技的北苑。
耳濡目染的都是飞机气动、舰船结构、导弹轨道这些可以量化、可以验证的“硬核”知识。
几乎没怎么深入接触过那些看似“玄乎”的传统文化领域。
当然,工程学子们戏称的“机魂大悦”和“电子玄学”除外。
可从认识姜姜起,她就一点点被动地见识到了这些“不科学”的事物:永远长不大的姜姜;吃起来温暖舒畅的奇特水果;甚至还有能治愈感冒的奶茶……
但姜姜过去一直不主动细说,她出于尊重,也不好刨根问底。
而今天,这一切似乎再也藏不住了,对于这些扑面而来的惊人信息,张于喻在感到无比好奇的同时,心底也藏着一丝对未知的担忧。
“你必须把能说的全都给我说清楚,否则今晚……嘿嘿,你可就惨喽!”张于喻双手稍稍用力,将姜姜的胳膊轻轻向上按在床上,脸上露出“恶狠狠”的表情。
“小鱼鱼,你这个大变态!”姜姜继续徒劳地挣扎着,“你起开!你不起开,我怎么跟你好好说呀!”
“门我可早就反锁了,你今天是逃不掉的。”张于喻这才心满意足地放开“可怜兮兮”的姜姜。
两人从床上坐起来,各自理了理有些凌乱的衣服和头发——不然等下妈妈万一推门进来,看到这场面,又该想歪了。
“其实之前没告诉你,主要是因为还没到合适的时机。”姜姜开始解释。
她快速在脑中过了一遍哪些信息现在可以透露:“就在前不久,灵能封禁才刚刚正式解开。至于封禁是什么,为什么存在,这些说来话长,以后慢慢告诉你。”
“但你要知道一个基本原则:在封禁彻底解开之前,我们这些所谓的修行者,是不能主动干预普通人正常生活轨迹的。”
“所以我就一直没主动提,但你之前吃了那么多我给你的东西,应该早就有所察觉了吧?”
“你投喂我的那些小零食,效果那么明显,我当然知道不一般啊!”
张于喻立刻回答,随即又担心起来:“那你给我那些……算不算违反了那个‘不干预’的要求啊?会不会给你带来麻烦?”
“只要不触碰核心红线就没事。”姜姜笑着安慰她,“我之前又没直接告诉你实情,只是作为朋友分享零食嘛。”
“你可以这么理解:在封禁时代,所有在地星及周边稳定星域活动的修行者,基本上都默认遵循着由同一个古老组织制定的规则。”
“不过这个组织呢,在明末时期就因为各种原因解散了。虽说大家不再受这个组织的直接管辖,但该遵守的底线规则还是要遵守的,否则就会被……嗯,被关进一个特殊的小黑屋里。”
“对了!”姜姜忽然眼睛一亮,想到一个主意。
“要不寒假的时候,我带你去金州玩吧?我给你介绍个人认识,就是……可以算是原来那个组织遗留下来的负责人。”
她想带闺蜜去金州转转,顺便见见那位监察使。嘿嘿,以后说不定就可以拉上他,三个人一起组队打游戏了。
“啊?”张于喻显然有些惊讶,“去见……那样的大人物?这会不会太突然了啊……”
“不会不会~”姜姜看着她有些紧张的表情,忽然笑起来。
“怎么,你是不是下意识以为,那位统管着诸多修行者、负责监察一切的‘监察使’,会是个白胡子老爷爷?”
说起来,她第一次被姐姐带去见监察使的时候,心里也有点“惶恐”,以为执掌如此权柄的存在,该是个严肃古板、活了不知多少岁月的老前辈。
结果一见才发现,哦,原来是个看起来儒雅随和(实际上有点懒散、爱摸鱼、偶尔还不修边幅)、外貌年纪似乎跟自己差不多的年轻人。
“难道不是吗?小说和电视剧里不都这么写的……”
“你看的那些小说套路也太老啦!”姜姜无奈地摇摇头,唉,又是一个被传统网络文学“荼毒”的青少年,“反正到时候见了你就知道啦~他可好相处了。”
两人还想继续聊下去,门外却传来了张妈妈喊吃饭的洪亮声音。
“先吃饭!晚上睡觉前我再仔细给你讲,你想知道的事,肯定多着呢~到时候别嫌我啰嗦就行!”
两人咕噜一下从床上跳起来,开门就朝饭桌跑去。
晚饭时分,张爸爸(张振国)关切地问起姜姜奶茶店的情况:“姜姜,你和姐姐的奶茶店最近怎么样?今天来兼职的同学们还适应吗?”
作为学校就业中心的兼任老师,他一直很关注学生兼职的状况,认为了解商家和学生双方的实际需求与反馈,才能把对接工作做实、做好,这对学校、商家和学生本人都有长远好处。
“那些同学都挺不错的,张叔叔。今天周六我们已经把所有岗前培训都完成了,后天十一月一号就可以正式营业啦。”姜姜笑着回答,语气轻松。
“那就好。”张振国点点头,“以后你们姐妹俩,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来就业中心找我,或者直接来我办公室。”
对于这对年轻的姐妹独自在这座大城市经营着一家奶茶店,张振国起初是有些担心的,总想着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帮衬一些。
但随着接触增多,了解加深,他渐渐发现,自己的担心或许是多余的,这对姐妹远比他想象的要神秘多了。
其实在这个家里,张叔叔可能是察觉出异常最多的人。
姜姜时常会带些据说是“自家种”的蔬菜或“河里钓”的新鲜鱼来家里吃饭,对于一个长期从事科研任务的系主任来说,这些物品某些无法解释的物化特性和生物活性指标,很难不引起他的专业注意。
因此,在几年前,他谨慎地征得了姐姐锦未央的同意后,曾将部分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过一系列非公开的分析测试,也确实发现了许多超出常规认知的数据。
至于为什么一直没有官方人员正式介入调查,不过是双方都维持着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与平衡罢了。
“谢谢张叔叔。”姜姜乖巧地道谢。
“哎呀,跟自己家人还客气什么呀,”张妈妈热情地接话,一边给姜姜碗里夹了一大块排骨,“来,姜姜,多吃点!这都是你和小鱼儿爱吃的菜!”
张叔叔是航天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系的系主任,同时在北苑学生兼职服务中心兼任主任;
张妈妈则在学校的后勤集团工作,负责管理北苑校区的一号女生澡堂。
这个家除了女儿张于喻,还有一个儿子张于唯,如今远在沪海大学攻读研究生二年级。
四人围坐桌边,一边吃着晚饭,一边闲聊着轻松的话题,气氛温馨而融洽。
晚上九点左右,吃完饭回学院加班的张叔叔还没回来,张妈妈也要去澡堂值晚班。
姜姜和张于喻一起洗完澡,就再次钻进了卧室。
不久,那扇紧闭的房门背后,偶尔还会传出几句被刻意压低的惊呼和窸窸窣窣的愉快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