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备受好评的架空历史小说——《视频通古代,龙国阅兵,震撼古人》!本书以龚矩仁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作者“杨元溪”的文笔流畅且充满想象力,让人沉浸其中。目前小说已经更新201358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视频通古代,龙国阅兵,震撼古人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15章
当那支代表着终极未来的“天军”方队走过之后,天幕中的阅兵式,似乎进入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
一支全新的徒步方队,缓缓进入画面。
这支方队,没有之前陆军那刺破青天的杀伐之气,没有海军那巡行四海的开阔豪迈,更没有空军那搏击长空的凌云壮志。
他们身上的军装是荒漠迷彩,带着头盔与护目镜,但臂章上的徽记,却换成两条橄榄枝,环绕着双手托举长城垛口的图案。
他们的气质上,少了几分锋芒,多了沉稳与坚实。
他们除了手握钢枪之外,都背着行军背囊。
有些士兵的臂章外,还佩戴着醒目的红色十字标记。
他们看起来,似乎平平无奇。
播报员的声音,也变得温和:“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联勤保障部队方队!他们是‘战场’与‘国家’之间的钢铁血脉!
他们是三军将士最坚实的后盾!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支强大的军队,离不开强大的后勤保障!”
“后勤?”
这个词,对大多数观众来说,有些陌生,甚至有些……不屑一顾。
在他们看来,后勤不就是运粮草的民夫吗?
不就是打杂的辅兵吗?
这也能算是一支部队?
也能和那些百战精锐一样,堂堂正正地走过这万众瞩目的盛典?
然而,在另一些人眼中,这支看似平平无奇的方队,却比之前出现的所有军队,都更加让他们感到……震撼!
西汉,长安,丞相府。
“噗通”一声!
大汉的第一任丞相,萧何。
那位“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以一己之力,为刘邦的天下撑起半壁江山的萧何。
此刻,竟再也无法维持从容,双腿一软,瘫坐在地上!
他双目圆睁盯着天幕,嘴唇哆嗦着,眼中,是无尽的狂喜与巨大的委屈!
“苍天……苍天有眼啊!”他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身边的属官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搀扶:“丞相!丞相何至如此?!”
“你们不懂……你们不懂啊!”萧何指着天幕,声音因为激动而嘶哑,“你们只看到了前线将士的浴血奋战!
可你们谁知道,为了让他们能吃上一口饱饭,穿上一件暖衣,我……熬白了多少头发!累死了多少民夫!”
他想起支援韩信时,征发关中数十万民夫,用车拉,用肩扛,千里迢迢运送粮草。
一路上道路泥泞,匪贼横行,风霜雨雪,多少好儿郎,没死在战场上,却活活累死、饿死、病死在运粮的路上!
“十万大军出征,需百万民夫为继!一石粮食送到前线,路上就要消耗掉十石!这是何等沉重的负担!何等巨大的损耗!”
萧何捶打着胸膛,痛心疾首,“我大汉,不是败给了匈奴,是差点……是被这该死的‘后勤’二字,活活拖垮啊!”
而现在,他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后世的“后勤”,不再是临时征发的民夫!
他们,是兵!
是穿着同样军装,迈着同样步伐,享受着同样荣耀的兵!
他看到,那些臂章上带着红色十字的士兵,他们的背囊里,装的肯定不是武器,而是药品!
这意味着,后世的军中,有专门负责救死扶伤的医兵!
也有专门负责修桥铺路、维护器械的工兵!
“分……分工了……”萧何的声音,充满了释然,“他们竟然将‘后勤’,分得如此之细!如此之专!医者专医,工者专工……这……这能减少多少无谓的伤亡!能提升多少行军的效率啊!”
“这,才是真正的‘国之血脉’!这才是……真正的‘不绝粮道’啊!”
三国,蜀汉,丞相府。
与萧何的激动不同,诸葛亮的眼中,则充满无尽的……悲凉与遗憾。
他扶着桌案缓缓坐下,那总是从容不迫的脸上,流露出深深的疲惫。
他的一生,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每一次,都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可每一次,都功亏一篑。
败给的不是司马懿,不是曹魏的雄兵。
而是那两个字——“粮草”。
他发明木牛流马,他实行屯田之策,他穷尽所有的智慧,去对抗那条该死的、长达百里的崎岖栈道。
可最终,他还是输给了时间,输给了距离,输给了……非战斗减员。
“亮之木牛流马,解‘运’之难。”
他看着天幕,失神地喃喃自语,“然运粮者,依旧是民夫。遇山开路,遇水搭桥,遇有伤病,只能听天由命……其损耗,依旧触目惊心。”
“而此军……”他指着天幕上那些专业的“医兵”和“工兵”,“……他们,解的是‘人’之难!是以最专业的人,行最专业之事!其效率,何止十倍于亮之民夫!”
“若吾军中,能有此等专职之医官、工匠千人,”他缓缓闭上眼睛,两行清泪,顺着眼角滑落,“汉室……汉室何愁不能兴复啊!”
隋朝,大兴城。
以重节俭、善积蓄闻名于史的隋文帝杨坚,正看着天幕,眉头紧锁,手指在御案上飞快地敲击着。
他不是在看兵种,他是在算账。
“将辅兵提升为战兵。其粮饷、其装备、其抚恤,皆需按战兵之例。其耗费,何止倍增?”他喃喃自语。
身旁大臣不解:“陛下,如此耗费国帑,岂非不智?”
“不智?”杨坚冷笑一声,眼中爆发出精光,“你只看到投入,却没有看到产出!”
“此等专职之兵,其救活一名伤兵,便为朕省下一笔抚恤金,更保住一个百战老兵!
其修好一座桥梁,便为大军节省数日之粮草,更赢得宝贵战机!其算计之精,远非临时征调民夫可比!”
他指着自己的头:“这是一笔账!一笔关于‘效率’与‘损耗’的大账!后世之国,其君主,必是天下第一等精明的算学家!
他们宁愿在平时多花钱,来养活这些‘无用’之兵,就是为了在战时,能省下更多的钱和人!”
“这,才是真正的‘积蓄’之道!这,才是真正的‘富国强兵’之策啊!”
战国,某地。
一位正在为齐王诊脉的老者,猛地抬起头。
他便是传说中,能起死回生的神医,扁鹊!
当看到那些臂章上带着红色十字的士兵时,那双阅尽人间生死的眼眸,露出近乎痴迷的震撼!
“医者入伍成兵?”他失声喃喃,“以‘救死扶伤’之术,行‘保家卫国’之道?”
“妙啊……妙啊!这才是医道之大者啊!”
他看到,那些“医兵”的背囊,大小、样式,完全一致。
立刻就推断出,其内部所携带的药品、器械,也必然是标准化的!
“这意味着,他们的军中,必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疗法’!无论军医是谁,无论伤者何人,皆依此法救治!
这……这能救活多少人!这能避免多少因为巫医、庸医而造成的无谓死亡啊!”
1942年,华北,根据地。
“俺的娘哎……那……那是个啥兵?咋看着……没啥杀气呢?”
“是啊,跟咱们的炊事班似的……”
山坳里,战士们看着这支“后勤”方队,充满了好奇。
然而,李铁山在看到那些方队时,却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僵在原地。
紧接着,李铁山的眼圈“唰”的就红了。
这个在鬼子包围圈里,七进七出都不曾流泪的铁血汉子,此刻再也无法控制情绪,豆大的泪珠,不受控制地滚滚而下。
“老李!老李你怎么了?!”赵世杰大惊,连忙扶住他。
“指导员……我……我没事……”李铁山的声音,嘶哑得像是一把破锣,他指着天幕上,那些臂章外戴着红色十字的士兵,泣不成声,“我只是……只是想起了……想起了小王……”
小王是连里最年轻的卫生员,一个只有十七岁,总是笑呵呵的小伙子。
就在上个月,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李铁山负了伤,昏迷不醒。
是小王背着他,在山地里跑了整整一夜。
最后,为了引开鬼子的追兵,小王独自一人,冲向了相反的方向……
李铁山只记得,醒来时手里还攥着,小王塞给他的,半个黑乎乎的窝头。
而小王再也没有回来。
“指导员……”李铁山的声音,充满了痛苦,“你说……你说要是当时,小王他要是有那么一个背囊,里面装满了救命的药……你说要是当时,咱们的队伍里,有这么一支专门救人的队伍……小王他……他是不是就不用死了?我是不是……就能把他救下来了?”
这个问题,让赵世杰也沉默了。
他看着天幕,看着那些昂首挺胸、与战斗部队享受着,同等荣耀的后勤士兵。
他想起了,有多少伤员,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治,只能在痛苦中,眼睁睁看着伤口腐烂、死去。
他想起了,有多少战士,因为长期吃不饱、穿不暖,得了胃病、生了冻疮,一身的病痛。
“是啊……”赵世杰的声音,同样充满感慨与欣慰,“老李,你看。后辈们,他们做到了。”
他指着天幕,对所有战士们大声说道:“同志们!你们都看清楚了!这支部队,它告诉我们什么?
它告诉我们,在未来我们国家,每一个士兵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他们受伤了,有最好的医生去救!他们饿了,有最专业的炊事员给他们做饭!他们的武器坏了,有最好的技术员给他们修好!”
“我们现在,是在用人命,去填补装备的差距!而他们,是在用强大的国力,去爱护每一个为国奉献的生命!”
“这就是‘以人为本’!这就是,我们革命的最终目的!”
他们明白了!
这支看似平平无奇的后勤部队,才是这支强大军队背后,最温柔、也最坚实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