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最近非常热门的一本历史小说,大明:让你重整水师,你丫造海军,已经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小说的主角严世蕃杨旗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魅力,让读者们深深着迷。作者虾蟹以其细腻的笔触,将故事描绘得生动有趣,让人欲罢不能。
大明:让你重整水师,你丫造海军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城市要发展,工业是基础。
工业的基础,则是钢铁。
无论是造船、建房,还是打造兵器,都离不开大量的钢铁。
吉林附近,有几座小型的铁矿和煤矿。
但这些矿场,都属于矿监的管辖范围。
大明的矿监,大多由太监担任。
这是一份肥差,也是一份苦差。
说它肥差,是因为可以肆无忌惮地盘剥矿工,中饱私囊。
说它苦差,是因为这些矿场大多地处偏远,环境恶劣。
建州卫的矿监,姓刘,是个从司礼监里被排挤出来的老太监。
他在这里待了快十年,早就没了什么雄心壮志,唯一的念想,就是捞够了钱,回京城养老。
在他的盘剥下,矿场的工人们苦不堪言,早就跑得七七八八了。
那几座铁矿,也常年处于半停工的状态,产出的铁料,质量差,数量少,还不够他孝敬上司的。
如今,杨旗盯上了这几座铁矿,他需要更多的铁。
但杨旗不想把自己掌握的那些更先进的炼铁技术,白白便宜了这帮太监。
把技术交出去,他们只会变本加厉地压榨工人,赚来的钱也进不了自己的口袋。
思来想去,他决定亲自去拜访一下这位刘监正。
刘监正的住处,是城里除了李望府邸外,最气派的一座宅子。
杨旗递上拜帖,很快就被请了进去。
客厅里,一个面白无须,身形微胖的中年太监,正懒洋洋地靠在太师椅上喝茶。
看到杨旗进来,他也只是掀了掀眼皮,并未起身。
“咱家当是谁呢,原来是新来的杨主事。”
刘监正的语气不咸不淡,带着一股宫里人特有的傲慢。
“杨旗见过刘监正。”
杨旗拱了拱手,也不在意他的无礼。
“不知杨主事大驾光临,有何贵干啊?”
刘监正抿了口茶,慢悠悠地问道。
“为铁矿而来。”
杨旗开门见山。
刘监正的眉头挑了一下。
“哦?杨主事也对咱家那一亩三分地感兴趣?”
“刘监正说笑了。”杨旗微微一笑。“我奉皇命督造船厂,组建护厂卫队,需要大量的铁料。听闻监正大人手下的几座矿场,近来似乎……经营不善,没有什么产出?”
这话戳到了刘监正的痛处。
他脸色一沉,放下了茶杯。
“杨主事这是什么意思?是来消遣咱家的吗?”
“不敢。”杨旗的姿态放得很低。“杨某只是想,为监正大人分忧。”
他从袖中取出了一张银票,轻轻放在了桌上。
“这是一千两银子,不成敬意。”
刘监正的目光落在那张银票上,眼神闪烁了一下,却没有去拿。
“无功不受禄。杨主事有话,还是直说吧。”
“好,那杨某就直说了。”杨旗坐了下来。“我想承包监正大人名下的那几座铁矿。”
“承包?”
刘监正愣住了。
“没错。”杨旗解释道。“矿场的所有权还是您的,矿工由我来招募和管理。我呢,每年给您这个数。”
杨旗伸出了三根手指。
“五千两?”刘监正的呼吸有些急促。
“每季五千两,一年两万。”
杨旗原本是想说五万两,万万没想到刘瑜敏这么激动,很显然是他报价太高了。
于是乎,杨旗灵机一动,立即换了个说法。
刘瑜敏端着茶杯的手,猛地一抖,茶水洒了出来。
他死死地盯着杨旗,仿佛要看穿他的内心。
两万两。
他在这里辛辛苦苦盘剥十年,贪下来的银子,加起来也不过这个数。
现在,这个年轻人竟然说,每年给他两万两,让他什么都不用干,坐着收钱就行?
天底下,有这么好的事?
“杨主事……不是在跟咱家开玩笑吧?”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当然不是。”杨旗的表情很认真。“我只要矿场的经营权,矿场产出的铁料全归我,我自负盈亏。”
刘监正彻底坐不住了。
他站起身,在屋里来回踱步,心乱如麻。
这个条件,优厚到让他无法拒绝。
他早就想离开这个鬼地方了。
现在有人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还许诺给他如此巨大的好处,他有什么理由不同意?
他唯一担心的,是杨旗的动机。
这小子,图什么?
难道他真有什么点石成金的本事,能让那几座废矿起死回生?
“杨主事,你就不怕……亏本吗?”
他试探着问道。
“亏了,算我的。”杨旗的语气充满了自信。“监正大人只需坐等收银子便可。当然,此事还需要监正大人帮忙向上面周旋一二,就说……矿场经营困难,引入民间商贾合股经营,也是为了更好地为朝廷效力嘛。”
刘监正的眼睛亮了。
他明白了。
杨旗这是在给他送钱,同时,也给了他一个完美的借口和台阶。
他不用再为矿场的烂账发愁,每年还能凭空多出数万两的收入。
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至于杨旗到底想干什么,他能不能赚到钱,那已经不重要了。
“好!”刘监正一拍大腿,脸上的傲慢和警惕一扫而空,换上了一副热情的笑容。“杨主事果然是少年英才,有魄力!这事,咱家应下了!”
刘瑜敏笑着将杨旗刚才放在桌上的那一千两银票收下:“杨主事实在是太客气了。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这些虚礼,就免了吧。”
事情,就这么成了。
杨旗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顺利地拿下了那几座铁矿和煤矿的实际控制权。
他立刻招募人手,带着周本良等一众铁匠,进驻了矿场。
看着那些锈迹斑斑的炼铁炉,杨旗只是摇了摇头。
“全都拆了,重建。”
他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新式炼铁炉图纸。
改进风箱,增加炉高,提升炉温,增加蓄热室,使用焦炭炼铁……
以前炼铁效率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炉温不够高。
按照杨旗这样改动,炉温至少能提高上百度。
一系列在这个时代看来匪夷所思的操作,在杨旗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当第一座新式炼铁炉点火,喷涌出炽热的铁水时,所有人都被那壮观的景象惊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