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都市日常小说——《重生宇皇,我在东洋拯救各位老师》!本书由“小红宝”创作,以叶宇博多:叁尚的视角展开了一段令人陶醉的故事。目前小说已更新总字数113672字,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重生宇皇,我在东洋拯救各位老师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接下来的几天,叶宇在一种微妙的紧绷感中度过。那个无声的威胁电话像一根看不见的刺,扎在他的潜意识里,让他行事更加谨慎。他减少了不必要的夜间外出,并开始有意识地留意身边的人和事。然而,表面上,他的生活依旧沿着既定的轨道高速运行。
XS煤电的股价在突破5.5元后,并未急于猛攻,而是采取了进二退一的稳健步伐,沿着一条清晰的上升通道缓缓攀爬。每一次小幅回调,都是缩量的,而上涨则伴随着温和放量。叶宇知道,这是最健康的趋势形态,说明筹码锁定良好,主力志在高远。他的持仓浮盈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三十,但他心如止水,甚至没有动过一丝“做波段”的念头。格局,是穿越者最大的优势。
他将更多精力投入了对即将到来的财经沙龙的准备中。他通过陈文轩了解到了沙龙的几位核心参会者:除了周明生(他也会参加)之外,还有一位本地颇具实力的民营企业家李泽坤,主营建材,正谋求多元化发展;一位是江城大学的李教授,研究区域经济的学者;还有一位是市工商联的一位李姓副主任。三位都姓李,被陈文轩戏称为沙龙“三李”。
叶宇没有试图去准备一篇惊世骇俗的宏论,那不符合他“刚毕业有想法的年轻人”的身份。他决定将切入点放在两个他最有把握、且与当前时代紧密相关的话题上:一是能源瓶颈下的投资机遇,二是互联网经济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与重塑。
他仔细梳理了煤炭行业供需失衡的逻辑,并结合记忆中对未来几年政策的推演,形成了几条简洁有力的观点。对于互联网,他则重点准备如何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这些传统行业出身的企业家解释“流量”、“用户体验”和“平台效应”的价值。
周末傍晚,叶宇换上了一件得体的浅蓝色衬衫和深色西裤,提前半小时来到了沙龙举办地——一家位于江滨、环境清幽的私人茶舍。他需要时间熟悉环境,调整心态。
茶舍是中式装修,格调高雅,空气中弥漫着檀香和茶香。陈文轩已经到了,正在门口与一位身材微胖、气场沉稳的中年男人交谈。看到叶宇,陈文轩笑着招手让他过去。
“李总,给您介绍一下,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叶宇,江大金融系的高材生,眼光独到。”陈文轩热情地介绍,然后对叶宇说,“叶宇,这位是李泽坤李总,坤建集团的董事长。”
“李总,您好,久仰大名。”叶宇不卑不亢地伸出手,语气尊敬而从容。
李泽坤打量了一下叶宇,目光锐利,带着久经商海沉淀下来的审视感。他握住叶宇的手,力道很足,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看不出喜怒的笑容:“陈记者把你夸得像朵花,果然很年轻。坐吧,别拘束。”
陆陆续续,其他人都到了。周明生看到叶宇,略显意外,随即热情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说:“叶老弟,你也来了?好!待会多交流!”那位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的李教授态度温和,而工商联的李副主任则带着几分官场的矜持。
沙龙在一种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开始,大家围坐在一张红木茶台旁,由茶艺师表演着功夫茶。起初的话题围绕着宏观政策、本地经济发展现状展开,李教授和李副主任是主要发言者,观点中规中矩。
叶宇安静地听着,没有急于插话,只是在关键处微微点头,表示在认真倾听。他知道,在这种场合,冒失的表现远比沉默更糟糕。
话题逐渐转向了具体的投资领域。李泽坤抿了一口茶,眉头微蹙:“现在这形势,实业难做啊。成本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想转型,又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使力。股市半死不活,房地产倒是有点起色,但风险也不小。”
周明生立刻接话:“是啊,所以我琢磨着往信息服务方面试试水,现在互联网是个热点。”他顺势提了一下自己的网站项目,并隐晦地提到了叶宇的“顾问”身份。
李泽坤对此似乎兴趣不大,只是敷衍地点了点头。
这时,陈文轩适时地将话题引向了叶宇:“叶宇,你最近不是一直在研究这些吗?能源、互联网,都说说看,我们听听年轻人的想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叶宇身上。他感受到了一丝压力,但更多的是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他清了清嗓子,放下手中的茶杯,声音清晰而稳定:
“李总刚才提到实业难做,成本高企。我认为,这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能源成本的刚性上涨。”他开门见山,直接切入核心。
“哦?怎么说?”李泽坤挑了挑眉,身体微微前倾,显露出兴趣。其他几人也投来关注的目光。
“我国经济进入重化工业加速阶段,对电力的需求是爆炸性的。而电力,目前主要依赖火电,也就是煤炭。”叶宇语速平缓,条理清晰,“一方面,经济高速发展导致需求激增;另一方面,前几年对小煤窑的整顿和安全投入加大,以及运输瓶颈,都制约了供给。供需失衡,价格上行是必然趋势。这不仅仅是煤炭企业利润增长的问题,更是所有下游制造业必须面对的长期成本压力。”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众人的反应,看到李泽坤在微微颔首,便继续道:“所以,从投资角度看,拥有资源、规模和管理优势的煤炭龙头企业,其价值重估可能才刚刚开始。这不仅仅是短期的价格波动,而是一个可能持续数年的超级周期的开端。”
“超级周期?”李教授扶了扶眼镜,对这个词很感兴趣。
“是的,教授。我认为,在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完成之前,对基础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将是持续而强劲的,这会推动相关商品价格走出一个漫长的牛市。”叶宇顺势解释道,将话题提升到了更宏观的层面。
这个观点,在2004年听起来有些大胆,但叶宇结合数据和逻辑的阐述,让人无法轻易反驳。
接着,话题转向互联网。当周明生再次提及他的本地信息网站时,叶宇没有直接评论其项目,而是提出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
“互联网的本质,在我看来是消除信息不对称和重构连接方式。”他环视众人,“比如周总的网站,如果想成功,关键可能不在于提供了多少商家信息,而在于能否建立起一套让用户信任并且愿意互动的机制。比如,让用户能够发表真实评价,形成口碑传播;或者,将信息与服务更紧密地结合,比如提供在线的预约、预订功能。”
他提到了“ZhiFu宝”的担保交易模式,以此类比说明信任机制在线上交易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些概念对于在座的传统企业家来说,非常新颖,甚至有些超前。
李泽坤若有所思,突然问道:“照你这么说,互联网将来会不会把我们这些做实体店的都颠覆掉?”
叶宇笑了笑,回答得很有分寸:“李总,颠覆谈不上,但融合和改造是必然的。互联网可以成为实体店强大的赋能工具。比如,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引流,收集客户反馈优化服务,甚至未来可能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销售。关键在于,主动去理解和运用这种新的工具,而不是被动等待。”
整个沙龙期间,叶宇发言不多,但每次开口,都言之有物,逻辑清晰,视角独特。他没有夸夸其谈,而是用扎实的论据和前瞻性的思考,一步步地建立着自己的专业形象。
沙龙结束时,李泽坤主动递给叶宇一张做工精美的名片:“叶宇是吧?年轻人,思路很活,看问题有点意思。以后有机会,可以来我公司坐坐,聊聊。”
“谢谢李总赏识,一定登门请教。”叶宇双手接过名片,态度恭敬。
陈文轩也投来赞许的目光,低声道:“表现不错,镇住场子了。”
周明生更是满面红光,仿佛叶宇的表现也给他长了脸。
走出茶舍,江风拂面,带着水汽的清凉。叶宇深吸一口气,胸腔中充满了畅快淋漓的感觉。这次沙龙,他成功地跨越了年龄和资历的鸿沟,在这个小圈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得到了李泽坤这种实力派人物的初步认可。
这不仅仅是一次社交的成功,更是一次对他自身知识和判断力的验证。他凭借重生的先知和自身的努力,真正在这个时代,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清晰而有力的声音。
初鸣已响,余音袅袅。他知道,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将随之而来。而他的脚步,将迈得更加坚定、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