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闪婚老公竟是隐藏大佬》中的人物设定很饱满,每一位人物都有自己出现的价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引出了苏晚的故事,看点十足。《闪婚老公竟是隐藏大佬》这本连载现言脑洞小说已经写了125897字,喜欢看现言脑洞小说的书友可以试试。
闪婚老公竟是隐藏大佬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晨光如碎金洒在“承古坊”的青砖地面上,苏晚踏进工作室的那一刻,袖口那枚极小的篆体“承古”在阳光下一闪而过。
她深吸一口气,指尖还残留着婚戒的温热——昨夜爷爷醒来的消息像一道光劈开了她心中积压已久的阴霾,而系统那一声清脆的提示音,更让她明白:命运的齿轮,终于开始转动。
可还没等她走到工位,魏兰芝的声音便从操作区中央传来,冷硬如刀锋:“有些人啊,靠裙带关系进来,连基本功都没练扎实,就敢碰文物?我们这儿不是慈善机构,也不是谁家后花园。”
空气瞬间凝滞。
众人低头不语,目光或同情、或幸灾乐祸地扫向门口。
小满攥着手里的工具包,悄悄绕过来塞进苏晚手里,低声道:“别理她,李师傅心里有数。”
苏晚没说话,只是轻轻点头,将工具包抱在胸前,缓步走入。
她知道魏兰芝为何针对她。
入职资料上写着“傅氏集团附属文化基金会推荐”,没人知道这层关系背后是她那个“普通上班族”丈夫亲自签署的保送函。
而在这行当里,空降名额本就招人忌惮,更何况是个年轻女人?
上午九点,例会准时开始。
李师傅站在投影屏前,神色凝重:“这次委托来自省博,一件明代嘉靖年间的剔红云龙纹漆器盒,出土于江南一座被盗墓葬,碎成四十七片,边缘氧化严重,业内几位专家看过后都摇头,说最多只能做陈列复刻。”
他顿了顿,“但博物馆希望我们尝试原貌修复,毕竟这是目前唯一存世带有‘双龙抢珠’浮雕纹的嘉靖早期御用漆器。”
话音未落,魏兰芝忽然开口:“既然风险这么大,不如让新人练手?反正修坏了也不心疼,还能积累经验。”她嘴角微扬,目光直刺苏晚,“你说是不是,苏晚?”
所有人的视线齐刷刷聚焦过来。
苏晚缓缓起身,动作不疾不徐,声音却清晰得如同敲击琉璃:“我愿意试试。”
话落刹那,脑海嗡鸣一响——
【系统激活:扫描目标物品】
【物品词条:明代剔红云龙纹漆盒】
【状态:残损Ⅲ级(结构断裂、材质老化、信息缺失)】
【关键信息:原工艺含九层朱砂髹漆,底层铭文可证出处】
【警告:错误剥离将导致历史层永久损毁】
她眸光微闪,心头已有了方向。
当天下午,她被安排进了最偏僻的角落隔间,设备陈旧,通风不良。
连申请使用高倍显微镜都被行政人员以“排期已满”为由推脱。
直到小满偷偷帮她调换了时段,才得以在午休时进入主实验室。
她摊开爷爷留下的手札,泛黄纸页上密布着蝇头小楷:“朱漆十层以下者非宫造,龙首三鳞以上方入御监……”字迹熟悉得让她眼眶发热。
就在此刻,系统再度轻颤——
【关键词追踪功能激活】
【监测到高频关联词:林修然、墨堂拍卖行】
【提示:该组合近期出现于3起文物真伪争议事件中】
苏晚指尖一顿。
林修然?
那个三年前打着学术交流旗号,从爷爷手中骗走半卷《宣和南画录》残卷,转头就在海外拍卖行拍出天价的所谓“青年鉴定师”?
原来他还在这行混。
她冷笑一声,目光重新落回漆片拼图上。
这场修复,不只是证明自己的机会,更是撕开某些人伪善面具的第一刀。
深夜十一点,整栋楼早已寂静无声。
苏晚仍伏案工作,手套轻捻镊子,一点点分离粘连的漆层。
突然,手机震动。
来电显示:傅聿深。
她接起,声音略带疲惫:“嗯,还没回家,在赶工。”
“还在单位?”他的嗓音低沉简洁,听不出情绪,“几点能回?”
“快了,再两个小时。”她随口答。
“注意休息。”他说完便挂断。
苏晚放下手机,顺手想关掉导航软件,却猛地一怔——定位共享不知何时自动开启了,而地图上赫然显示:一辆登记在傅聿深名下的黑色迈巴赫,曾在公司楼下停留十七分钟。
整整十七分钟。
没有上楼,没有联系她,就像只是路过,又像……在等什么。
她心头掠过一丝异样,却来不及细想,注意力又被手中一片微翘的朱漆吸引。
就在准备翻转其中一块底部残片时,她忽然察觉夹层之间有极细微的凸起。
她立刻调出系统扫描框,聚焦局部——
屏幕微光流转,数据飞速解析。
而在现实世界,她的指尖正沿着那道几乎不可见的裂痕,缓缓剥开第二层漆皮。
灰尘与岁月之下,隐约露出一行极细的阴刻小字。
她屏住呼吸,用放大镜贴近——
“御用监造,丙午年”。
第三天,晨光尚未穿透修复室厚重的窗帘,苏晚已跪坐在工作台前,指尖稳如磐石。
那片夹层漆皮被她小心翼翼剥离后,一行阴刻小字赫然显现——“御用监造,丙午年”。
她的呼吸一滞。
这不是普通的年号落款。
嘉靖十五年,丙午岁,正是明代宫廷漆器制度最严、工艺巅峰之时。
若此铭属实,这件漆盒便不再是“疑似御用”的争议品,而是坐实了身份的真真正正的宫中旧物!
她立刻调出系统界面,将镜头对准那行微不可察的刻痕。
【扫描启动】
【词条更新:明代剔红云龙纹漆盒】
【历史匹配确认:嘉靖十五年(1536年)紫禁城西六宫定制贡品】
【文物价值评级预估:国家二级文物候选】
【备注:底层铭文为明代内府刻工“吴承恩”风格,与现存《永乐大典》装具铭文笔路一致】
数据跳转的瞬间,苏晚的心跳几乎与系统提示音同步震颤。
成了。
这不只是修复一件残器,这是在从尘埃里打捞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而她,是第一个触碰到真相的人。
她当即摊开图纸,连夜绘制出完整的复原路径,标注每一处拼接角度、漆层厚度与推光节奏。
为了抢时间,她甚至翻出爷爷手札中记载的“薄料填嵌法”——一种早已失传、仅靠口述流传于老匠人之间的绝技,讲究以极薄朱漆填补断面空隙,再逐层打磨至浑然一体。
可就在她准备进入最终髹漆阶段时,魏兰芝带着总监办的行政人员推门而入。
“苏晚,你先停一下。”那人语气冷淡,“魏主管反映,你在未报备的情况下擅自更改修复方案,使用未经认证的传统技法,存在严重操作风险。”
苏晚抬眼,平静地看着魏兰芝:“我没有‘擅自’。修复日志每一步都有记录,方法依据来自我祖父遗留的技术笔记,并已通过初步测试验证可行性。”
“可行性不是你说有就有。”魏兰芝冷笑,“我们承古坊讲的是规矩,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这件东西价值连城,出了问题谁担得起?”
话音未落,一份停工通知已被拍在案头。
“即日起暂停你对该项目的参与权限,待专家组评估后再行决定是否继续。”
小满气得眼眶发红,低声怒斥:“明明是你自己不想让她出风头!”
苏晚却没动怒。
她只是默默收起绘图稿,将工具一一归位,动作缓慢却坚定。
她知道,这一局,有人想把她彻底踢出局。
但她更清楚——真正的结果,从来不需要解释,只需要呈现。
当晚,她躲在宿舍反复推演工序,手指在空中模拟每一次刮漆的动作。
手机安静地躺在床头,傅聿深没有再打来。
可她脑海中却不断浮现那天夜里迈巴赫停驻楼下十七分钟的画面。
他到底在等什么?
是不是……早就知道些什么?
第四天清晨,李师傅匆匆赶来,神色复杂:“停工令……撤了。”
“什么?”
“董事长亲自下的批示,说项目优先保障进度,技术决策由一线主修自主把控。”他盯着苏晚,“而且,据说有个匿名投资人昨夜打了电话过来,只说了句:‘听说你们接了件明代漆器?我很关注传统工艺传承。’”
苏晚心头猛地一震。
投资人的关注?巧合?还是……
她没追问下去。有些线索,像蛛丝般纤细,却足以牵动整张网。
她只问了一句:“我可以继续了吗?”
“可以。”李师傅看着她,眼中多了几分从未有过的郑重,“但你要记住,真正的修复,不只是让器物重生,更是让人信服——信服技艺,信服人心。”
七昼夜,她未曾离开修复室半步。
温控箱维持在22℃±0.5,湿度恒定68%。
她采用“九髹三晒”的古法,每涂一层漆,都需静置十二小时以上,再以鹿角霜粉轻轻研磨。
到最后三道推光时,她戴上特制棉纱手套,掌心贴着漆面缓缓旋转,如同抚过时光本身。
第八日清晨,验收组抵达。
三位业内泰斗级专家列席,神情肃穆。
紫外线灯开启的一瞬,所有人屏息凝神。
灯光下,漆盒底部那行“御用监造,丙午年”清晰浮现,字体结构、刻痕深浅、氧化程度,与明代宫廷档案完全吻合。
主审专家猛地站起身,声音竟有些颤抖:“这……这不是复刻,是原貌再现!近十年来最完整的明代剔红修复案例!”
全场寂静。
有人低头翻看资料,喃喃道:“四十七片碎件,零替换,全原始材料回归……这怎么可能做到?”
魏兰芝站在人群后方,脸色铁青,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而苏晚,只是轻轻抚过漆盒表面。
那一道道曾经断裂的纹路,如今蜿蜒如龙游云海,光泽温润似血玉生辉。
就在这时,系统再度震动——
【绑定关系升级触发】
【情感羁绊值+8%】
【新技能包解锁倒计时:青铜器腐蚀分析(初级),预计72小时后激活】
她怔了一下。
是他……影响了系统的进程?
窗外,一辆黑色迈巴赫正悄然驶离。
驾驶座上,傅聿深目视前方,唇角微不可察地扬起。
车内后视镜映着他冷峻的侧脸,以及眼底那一抹难以捉摸的深意。
而在楼上,苏晚望向窗外,目光掠过那远去的车影,心中忽然升起一丝明悟:
这场婚姻,这场相遇,这场看似偶然的修复之战……或许,从来就不曾真正属于“侥幸”。
几天后,她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合作邀约函。
省博发来正式感谢信,某私人收藏馆愿出高价请她主持一组清代珐琅彩瓷器的修复;更有媒体记者辗转打听她的联系方式,称要为“年轻一代文物守护者”做专题报道。
她还未及回应任何一方。
某个黄昏,李师傅单独叫住了她。
老人背着手,望着院子里那棵百年槐树,良久才开口:“国家博物馆有个宋代瓷器联展修复项目……名额不多,竞争激烈。”他顿了顿,转头看向她,“我想推你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