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最有梗皇帝》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书中的主人公苏逸朱标受到很多人的喜欢,主要讲述了:【而且,嘉靖这皇帝比较没谱,在修仙的路上越走越远,连自己的本职工作,治理国家都忽略了。】【于是,初出茅庐的海瑞站出来,将嘉靖的罪行列了长长一串。】【还不留情面地说:“陛下你太昏聩了,刚愎自用,自私自利…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最有梗皇帝》免费试读第四十六章 私藏50万重骑兵犯什么罪?李二蒙了!这皇位你来坐!
【而且,嘉靖这皇帝比较没谱,在修仙的路上越走越远,连自己的本职工作,治理国家都忽略了。】
【于是,初出茅庐的海瑞站出来,将嘉靖的罪行列了长长一串。】
【还不留情面地说:“陛下你太昏聩了,刚愎自用,自私自利,不但是个昏君,还是个暴君。朝堂之外的民间,老百姓早就对你颇有微词了。若陛下不能改掉这些臭毛病,国家危矣。”】
【甚至,海瑞还说了一句更加逆天的话:“嘉靖者,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海瑞的用词,可能是历朝历代骂皇帝者中力度最大的。】
【这件事在当时震惊朝野内外,成了当时大街小巷上的热门话题。】
【有不少嚼舌头的老百姓,都开始猜测嘉靖究竟会将海瑞凌迟还是杀头。】
【反观海瑞,倒也非常有自知之明。】
【骂完皇帝之后直奔棺材铺,挑了个木料考究的,摆在自家客厅里,随时等着皇帝派人杀掉自己。】
【不过,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活下来了。】
【他不但活下来了,他的名字还被刻上功德碑,流芳千古。】
嘉靖嘉靖,家家皆净?
太生猛了吧?
无数古人都被震撼了。
骑脸输出,一点面子都没给皇帝留。这都没死?
大明太祖位面。朱元璋皱眉:
“大兴土木?信道士?研究长生不老?”
不过没杀这海瑞,勉强还算有救!”
+1另一边。
嘉靖看着手里海瑞的奏疏,气得火冒三丈。“岂有此理!简直胆大包天!”
他恨不得立刻把这家伙千刀万别。
但海瑞毕竟是朝中清流,名声太好,嘉靖还是不能轻易动手。于是他召来自己的心腹大臣们商议对策。
听了嘉靖的想法,黄忠贵连忙道:
“陛下,万万不可!这人就是为了杀身成仁,成就千古美名!”“杀了他,反而遂了他的意!”
“那你说该怎么办?”
嘉靖面色不善,怒气冲冲,反复踱来踱去。
诸位大臣面面相觑,知道嘉靖此时其实是需要一个台阶下。真杀了海瑞,对皇帝并无好处,
还会连累他们变成谗言杀害忠良的奸佞。有位大臣灵机一动,顿时道:
“皇上!这海瑞欲做比干,但陛下万万不可做那商纣王啊!”什么意思?
“你把朕比作商纣?”
这会换成大臣冷汗淋漓了。
“不不不,臣不是那个意思,臣的意思是,”“既然这海瑞有心邀名,陛下不如成全了他。”
“如此一来,陛下非但没有损失,反而白得了容人之量的美名……”
这大臣一边说,一边抬头悄悄看嘉靖的脸色。
“你···是要朕做缩头···是要朕忍?”嘉靖皱着眉头道。
“陛下乃是修道之人,志在高远,何必与这种邀名买直之人较真。”黄忠贵也劝说道。
后世之人都说了,海瑞最后没死,还流芳千古了。
这时候替海瑞说话,是白捡的便宜。
果然,修道之言一出。嘉靖的脸色顿时放缓了。几名大臣连忙趁热打铁:
“臣听那道长说,修道之人不可轻易动怒…”
“无需理会海瑞,聒噪苍蝇…”
终于。嘉靖缓缓点头。
“把这厮外放出去!他不是要做一方父母官么?成全他!”“朕眼不见心不烦!”
同时他也在心中感叹。言官啊言官,实在是得罪不起!
【明朝万历年间,朝中的忠臣受张居正的影响,对皇帝进行了疾风骤雨般的口诛笔伐。】
【例如,当时有个叫李三才的御史便在奏章中这样骂道:“今阙政猥多,而陛下病源则在弱志货财。”】
【随后,李三才还搬出古往今来的昏君,将他分别与万历皇帝做对比。】
【“陛下迩来乱政,不减六代之季。”在古代,“季”的意思就是老末。】
【在李三才的上疏里,万历被贬得连六代昏君都不如。】
【这还不算完,在奏章的最后李三才还不忘以一句骇人听闻的“天神共愤”收尾。】
【李三才呈上这样一份奏章,不但没有被万历皇帝报复,反倒被树立成了朝野中的典型。】
还有更不怕死的?
无数古人一愣。
海瑞就已经够牛了,还有这种骂皇帝比六代昏君还要昏庸的?战国位面。
邹忌心道:
“还有如此不怕死的?连个例子都不举,直球开骂?”大唐位面。
魏征觉得,这明朝皇帝还怪好的。人均李世民?
后世之人如此骂都没事。
要向此人学习!
与此同时,李世民心里一突。
“9”
“朕怎么觉得,又有人在算计朕?”
【根据《明实录》的记载,万历皇帝虽然经常抱怨大臣打着“直言”的幌子乱说话,但他从未重罚过谏言的大臣。】
【可以说,终万历一朝,几乎没有出现大臣因谏言被皇帝杀掉的情况。】
【以至于,这种情况,连修撰《明史》的清朝史官都看不下去了,觉得为人臣子者,不该对皇帝出言不逊,并对前朝皇帝表示同情。】
【从商纣王杀比干被钉上耻辱主以来,只要有点脑子的统治者,都不会干出杀言官的蠢事【所以言官们,才敢有恃无恐地与皇帝对着干。】
【千古一帝、明君这样的词,对于皇帝而言是致命的。】
【毕竟,皇帝什么都不缺,缺的是一个可以尿不朽的圣明。】大明位面。
朱元璋微微点头。
“这后世清朝都觉得大明皇帝被骂得太惨了。”
“说明后世子孙起码都听得进意见,容得下异端!”天幕上,视频缓缓刷新:
【科举考试被查出私藏五十万重兵,会被取消资格吗?】
【科举考试被查出私藏五十万重骑兵,会被取消资格吗?】这是什么视频?
历朝历代无数将军、皇帝、和文人都看呆了。科举、私藏、五十万重兵·..
这几个词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大秦位面,
秦始皇再也忍不住了,爆出粗口道:“这科举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手握五十万的重骑兵,还要参加科举?”“冯去疾!你来给朕说说!”
这这这···
冯去疾汗如雨下,他也搞不清到底是什么东西,需要五十万重骑兵。“陛下,难道是天下定鼎之战?”
“说不定还是世界定鼎之战!需要五十万重骑的兵力才有决胜资格!”
大明位面。朱元璋人都看傻了。
“这是哪个朝代的科举?能查出私藏五十万重骑兵?”“有这些重骑兵,还需要看考官的脸色?”
“取消资格?朕把皇位当场让给他坐都行!”
大宋、大唐、大汉··无数位面的皇帝都震惊不已。他们还停留在,
觉得后人都言之有物的阶段。
心想后世之人所说的,应该都是真的。但真有朝代能发展出五十万重骑兵?
赵匡胤、李世民、刘彻等看着手底下的军队,震惊不已。
李世民:“朕之大唐也算富强了,连十分之一的重骑兵都拿不出来,看来还需奋斗!”刘邦:“五十万重骑?朕舍下这张脸皮不要,打滚求饶也要求来几万重骑!”
赵匡胤:“来来来,坐下坐下,天冷了披件衣服!”
【如果你被查出私养5个重骑兵。】
【这件事大概率不会传到皇帝耳中,当地县衙略施小计,摆了道鸿门宴,趁你卸甲的时候把你办了。】
【你的那批好马会被充公,最后落入当地豪强之手。】
“其实五个重骑兵都能闯天下了。”
“确实,你看那亚瑟王十二圆桌骑士,还有建州女真发家史。”
“十三具铠甲起兵打天下是吧,在乱世确实够了。”
历朝历代的百姓们纷纷点头。
在他们心目中,重骑兵固然很猛,
但如果只有五个人,应该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楚汉位面。
项羽对普通人的这些见解嗤之以鼻。在他心中,区区县衙的鸿门宴,
就算卸甲,那些捕快衙役也定然不是他的对手。一人一刀,加上身后五名重骑掩护,
足以杀穿整个县衙!
天下之大,任意邀游!
大明太祖位面。
朱元璋撤撇嘴。
这些后世之人,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五名重骑兵,就这样轻而易举地送掉了?
这可是重骑兵,
不是那些拿着镰刀斧子的失地流民。
一个重骑兵,按照基本配置是两匹马,三个侍卫。
人和马的铁甲装备重量都在100斤以上。
再加上武器以及本身重量,马的负担在200斤以上。
因此需要额外的负重马,补给、牵引以及侍从。
3个侍从也是很正常的。
换句话说,明面上数字是五个重骑兵,其实是一个二三十人的团队!
这样的力量,是一般县衙能拿得下的?完全不可能!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也觉得不太对。
私藏铠甲,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五名重骑兵最后当然是会被灭掉的。
但是这种能驼动重骑兵的好马怎么可能落入地方豪强之手?真被私吞了,地方县令第一个就要禀报:
“此人私吞汗血宝马,有鹰视狼顾之相!”随后朝廷大军压境,满门抄斩。
而这些马匹必然会送入少府,进行优选育种。
【如果你被查出私养50个重骑兵。】
【那按照骑兵1:3的配给,你手下大概也有百十号人马了。】
【县令拿不定主意,便请示当地驻防总兵,总兵大人表示私藏甲胄,按谋反罪处置。】【上报提督后,随即亲自带兵前去将你捉拿归案,出发前总兵交代:叛匪格杀勿论,切记勿伤好马!】
宋朝位面。
欧阳修正在批阅考卷,
他看着天幕上的画面,突然一愣。五十重骑兵?
直接剿灭?
这总兵下的决定也太奢侈了吧?
要知道,重甲骑兵一副铠甲,就价值数万钱。
如果加上马匹的铠甲,一应物资和马匹本身。百万钱都打不住!
招安啊!这必须招安!
三国位面。
满宠也是一脸心疼地看着天幕。
“如果这五十精骑随我出战””。”
“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可拒孙权小儿,十万大军!”
如此珍贵的重骑兵,怎么可以轻易剿灭?“这后世之人真是浪费!”
【如果你被查出私养500重骑兵。】
【按照古代的生产力,一个县的资源显然不足以支撑你圈养如此庞大的兵马,你已经占山为王了,方圆数百里的村庄,集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
【提督大人不敢耽搁,连夜上书朝廷,敬请圣裁。】
【朝廷的意思是以招安为主,给你一顶乌纱帽,你拒绝了,表示坚决不做朝廷的走狗,嘴里呢喃道:有志不在梁山泊,我辈岂是宋公明!】
【皇帝听闻龙颜大怒,连拟三道圣旨下令地方务必三日内平叛,如若耽误,连同巡抚降级查办。】
【为了对付你这区区不到两千兵马,制台大人联合本省提督,调集了两省三万余绿营官兵对你进行围剿。】
【虽然你的骑兵个个都骁勇善战,但双方极大的兵力差距,最终还是由于寡不敌众,两日后还是被剿灭。】
“嘶——”
看到天幕上这段剧情,朱元璋顿时有些牙疼。五百重骑兵占山为王?
还不接受招抚?这可太难办了。
要知道这是五百重骑兵,而不是五百流寇。
真派大军围剿,
这些重骑兵是会跑的。
两条腿的步兵怎么跑得过四条腿的骑兵?只能用人数来合围,慢慢缩小包围圈。
这样一来,包围圈必然要扩大,
两三万的人数肯定不够。最起码也得翻个一倍!
光是一路上的大军粮饷和赏钱就是一大笔支出。
朱元璋觉得,要是大明境内出现了这么一股重骑兵。定然无比棘手。
“手握五百重骑兵的人、不,手握五百重骑兵的将军来参加科举?”“朕的牙都要笑掉!”
“状元!朕钦点状元!”
….
大唐位面。
李世民手放在腰间的宝剑上,又是惋惜又是心痛。
“如此精锐的重骑,居然剿灭?”
“朕一辈子都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啊!”“浪费!真是浪费!”
“这皇帝肯定是昏君!”
“朕宁可养着他们慢慢招降!”
“天下之大,难道还给不了这几百人容身之处吗?”
只有亲身带兵打过仗的人,才知道这五百重骑兵有多强。
李世民一生征战无数,
最值得吹嘘的战绩,
就是率领三千玄甲军大破窦建德十万大军。
但是玄甲军装备也没这么好,
顶多算是轻骑兵。
而眼前这五百重骑兵···人马铁甲俱全,
杀伤力肯定比玄甲军还要高上一个档次!指望两三万轻步兵主动绞杀平叛?
小说《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最有梗皇帝》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