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精选的一篇青春甜宠小说《从舌尖到笔尖》,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苏一,作者不是吧没名字,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从舌尖到笔尖》这本青春甜宠小说目前连载,更新了144566字。
从舌尖到笔尖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风波平息后的日子,像被阳光晒透的溪流,平静却带着暖融融的质感。课桌中间那条无形的“三八线”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默契的共享空间:苏一带来的保温饭盒,张一递还的空饭盒,还有苏一随手放在他那边的、写满批注的试卷和重点梳理的便签。交流依旧简洁,却像呼吸一样自然。
“给。”苏一将一个洗干净的饭盒推过来,里面躺着张一昨晚做的、形状依旧不太规则但明显进步了的紫菜包饭。
“谢谢。”张一接过,顺手把自己刚做完、还带着涂改痕迹的数学练习册推到她那边,“这个……帮忙看看最后两步?”
苏一垂眸扫了一眼,拿起红笔,在某个关键转换处画了个圈:“这里,辅助线。”言简意赅,却精准地拨开了张一眼前的迷雾。
校园里的目光和议论渐渐成了背景噪音。当“苏学神给张一带早餐”和“张一居然在问苏一题目”不再是爆炸性新闻,大家的好奇心也慢慢被新的热点取代。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直到高二年级校园辩论赛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重磅炸弹,轰然炸开。
作为校辩论队的王牌主力、逻辑清晰、言辞犀利的苏一,毫无悬念地被委以重任,担任正方一辩。辩题是“科技发展是否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题目宏大,正反双方都卯足了劲。
备赛的压力,如同无形的巨石,沉沉地压在了苏一的肩上。放学后的活动室成了她的第二个战场。一摞摞资料堆满长桌,电脑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文献摘要和思维导图。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硝烟味。苏一坐在长桌一端,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地按压着太阳穴,嘴唇抿得发白。队友们热烈的讨论声在她耳边嗡嗡作响,那些曾经清晰无比的逻辑链条,此刻却像缠绕在一起的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胃里空落落的,一种熟悉的、令人心慌的虚浮感再次攫住了她,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强烈。她试图集中精神分析对方可能的论点,但思绪却像断了线的风筝,在混沌的空气中徒劳地盘旋,根本无法着陆。
“苏一,你觉得对方这个‘技术依赖取代情感需求’的点,我们用‘技术赋能情感连接’来破,力度够吗?”队友的声音传来。
苏一猛地回过神,眼神有一瞬间的茫然,随即强迫自己聚焦:“……力度可以,但……论据支撑需要更强,尤其是实证数据。”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干涩,带着不易察觉的疲惫。她端起手边的水杯猛灌了一口,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却浇不灭心底那份因无法集中而升腾起的焦躁。
坐在她斜对面的张一,正帮辩论队整理打印资料。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苏一的异样。那紧蹙的眉头,微微泛白的指节,还有眼神里一闪而过的涣散——这状态他太熟悉了。普通的早餐,似乎已经无法支撑她应对如此高强度、高压力的脑力风暴了。她需要更强劲的“燃料”。
这个认知让张一心头一紧。他默默放下手中的资料,目光扫过活动室角落饮水机上孤零零摆放的速溶咖啡袋。不行,那东西苏一从来不碰,她说喝了反而更烦躁。他需要一个新配方,一个能真正让她在高压下也能瞬间点燃思维引擎的“能量核心”。
放学路上,张一破天荒地没有直接回家。他绕道去了城西那家最大的干货市场。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谷物、坚果和香料混合的浓郁气息。他挤在熙攘的人群里,目光在各种摊位上逡巡。核桃?补脑。黑芝麻?香。红枣?甜,能中和核桃的涩。燕麦?饱腹感强……他脑子里飞快地组合着,像在进行一场关乎重大的化学实验。最终,他拎着一袋饱满的纸皮核桃、一罐油亮的黑芝麻、一包去核红枣和一袋即食燕麦片,像怀揣着某种秘密武器,匆匆赶回家。
厨房成了他的秘密实验室。昏黄的灯光下,张一系上那条洗得发白的旧围裙。他笨拙地用核桃夹费力地剥开坚硬的核桃壳,指尖被硌得生疼也顾不上。剥出的核桃仁带着一层微涩的褐色薄衣,他记得奶奶说过,这层衣吃了容易上火发苦。他耐着性子,一点一点,用指尖小心翼翼地搓掉那些薄衣,直到核桃仁露出奶白色的、饱满的内里。红枣去核,剪成细碎的小丁。黑芝麻在干净的炒锅里用小火耐心翻炒,直到浓郁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小小的厨房,芝麻在锅里噼啪跳跃。
准备工作就绪。他将处理好的核桃仁、黑芝麻、红枣丁和适量燕麦片一股脑儿倒进家里那台老旧的料理机。按下开关,机器发出沉闷的轰鸣,像一个不堪重负的老人。他屏息凝神,看着刀片高速旋转,将坚硬的核桃仁和芝麻一点点打碎、融合,红枣的甜润和芝麻的焦香交织升腾,渐渐形成一种浓稠、深褐色的糊状物。他小心地控制着加水的量,太稀了口感不好,太稠了又难以下咽。终于,机器停止轰鸣。他打开盖子,一股温暖、厚重、带着坚果特有油脂芬芳和红枣甜蜜气息的浓香扑面而来,霸道地占据了所有感官。他用勺子舀了一点,小心地吹凉,送入口中。口感细腻绵密,核桃的醇厚、芝麻的焦香、红枣的甜润和燕麦的谷物感完美融合,咽下去,喉咙里留下温润的满足感,胃里也暖烘烘的。
就是它了!张一看着碗里那深褐色、散发着诱人光泽的浓稠糊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找出苏一之前给他的那个保温杯,仔细地清洗干净,确保没有异味残留,然后将滚烫的核桃糊小心地倒了进去,拧紧盖子。想了想,他又在保温杯外面套了一个素色的棉布保温套,防止烫手。
第二天下午,辩论赛决赛在阶梯大礼堂举行。台下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聚光灯打在舞台中央,映得穿着统一正装的两队辩手格外醒目。苏一身为正方一辩,坐在最靠近主席台的位置。她脊背挺得笔直,双手交叠放在桌上,脸上是惯有的清冷平静。但只有坐在她侧后方的张一,能看到她放在桌下的左手,指尖正无意识地、一下下地抠着裤缝。
压力如同实质的空气,沉甸甸地压在台上。反方一辩的陈词犀利而富有煽动性,引用了大量数据和生动案例,论证科技如何将人禁锢在虚拟牢笼中,导致现实情感的荒漠化。台下的评委和观众频频点头。
轮到苏一了。聚光灯的光束集中在她身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她深吸一口气,准备开口。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寂静时刻——
“滋啦——!”
她面前那只小小的、连接着扩音设备的麦克风,毫无预兆地发出一阵刺耳至极的电流啸叫!尖锐的噪音如同钢针,狠狠扎进在场每个人的耳膜!
“啊!”台下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
苏一的身体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那突如其来的巨大噪音,像一把重锤,狠狠砸碎了她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所有心神!她脑子里嗡的一声,刚刚组织好的、清晰有力的开篇陈词,瞬间被这噪音撕扯得七零八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胃里那种熟悉的、令人窒息的虚浮感如同海啸般汹涌袭来,几乎要将她淹没!她张了张嘴,喉咙却像是被什么东西死死扼住,发不出任何声音。台下评委疑惑的目光,反方辩手看好戏的眼神,还有观众席上骤然加重的窃窃私语……像无数道无形的压力,让她几乎喘不过气。冷汗瞬间浸湿了她后背薄薄的衬衫。
完了!一个绝望的念头闪过苏一脑海。她的脸色在聚光灯下显得异常苍白,握着发言稿边缘的手指用力到骨节泛白。
就在这全场窒息般的寂静和混乱中,一个身影猛地从侧后方站起!是张一!他像一头被激怒的小兽,动作快得惊人,几步就跨到了舞台前方控制音效的侧台边。他甚至来不及跟惊愕的音控老师解释,一把抓起放在旁边小凳子上、那个套着素色棉布套的保温杯,又像一阵风似的冲回舞台中央!
在全场几百双眼睛惊愕万分的注视下,在评委们错愕的皱眉中,在反方辩手难以置信的目光里,张一完全无视了所有规则和目光,径直冲到僵在立麦前的苏一身边!
“苏一!”他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急切,清晰地穿透了残留的电流噪音和满场的死寂。他将那个保温杯不由分说地塞进苏一冰凉的手里,指尖触到她皮肤时,那冰冷的温度让他心头一刺。他压低声音,语速极快,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笃定:“喝!”
保温杯外壳温热的触感,透过棉布套,瞬间传递到苏一冰冷的手心。那熟悉的、温暖的、带着坚果和谷物厚重香气的味道,即使隔着杯盖,也丝丝缕缕地钻入她的鼻腔。
是那个味道!是张一的味道!是她此刻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
时间仿佛凝固了零点一秒。苏一猛地低下头,几乎是有些粗暴地拧开杯盖。一股更加浓郁醇厚、带着滚烫温度的香气蒸腾而起。她甚至顾不上烫,对着杯口,仰头就灌了一大口!
浓稠、温润、带着颗粒感的核桃糊滑过喉咙。那熟悉而强劲的暖流,如同最精准的密码,瞬间激活了她大脑深处某个被噪音和压力强行关闭的区域!像被冰雪覆盖的电路骤然接通了强大的电流!
混乱的白噪音消失了,被撕碎的逻辑链条瞬间复位、重组、闪耀出更加锐利的光芒!胃里的虚浮感被扎实的暖意取代,连同那刺耳的噪音和四面八方投射来的压力,都被这口滚烫的糊糊暂时隔绝在外!
“咳……”她放下杯子,被烫得轻轻咳了一声,脸颊也因为那口滚烫和瞬间的爆发而染上一点红晕。但她的眼神,就在这短短的几秒钟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层覆盖的茫然和脆弱冰消瓦解,取而代之的是锐利如刀锋的冷静和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她甚至没来得及擦掉嘴角沾上的一点深褐色糊渍,猛地抬起头,重新看向那支刚刚制造了麻烦的麦克风。她的目光扫过台下表情各异的评委和观众,扫过反方辩手,最后落在主席身上。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各位同学,”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礼堂,带着一丝刚刚被烫过的微哑,却异常平稳、清晰,每一个字都像冰珠落地,铿锵有力,“刚刚的技术意外,恰恰生动地证明了——技术,从来不是问题本身!”她微微一顿,目光锐利如电,直指反方核心论点,“问题在于使用技术的人,是否遗忘了技术背后,那份连接彼此的、最原始也最坚韧的渴望!正如我方所坚持的——科技,是工具,是桥梁,而非围墙!它能否疏离人心,关键在于执掌工具的人心,是否已先一步走向了封闭和惰性!”
她的声音不高亢,却蕴含着强大的逻辑力量和不容置疑的信念感。刚刚被噪音打断的思路不仅瞬间接续,反而在高压下迸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她引经据典,数据详实,层层递进,将正方“科技赋能连接”的核心论点阐述得淋漓尽致,逻辑严密,滴水不漏!刚才的意外和那短暂的失态,仿佛从未发生。此刻站在台上的,是火力全开、思维如精密仪器般运转的苏学神!
台下先是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评委们眼中也流露出赞许和惊讶。
张一站在舞台侧后方阴影里,紧握的拳头终于慢慢松开,手心里全是汗。他看着苏一在聚光灯下侃侃而谈、光芒四射的侧影,看着她嘴角那点还没来得及擦掉的深褐色痕迹,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着,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和……骄傲。
比赛结束,正方毫无悬念地获胜。礼堂里人声鼎沸,祝贺声、欢呼声不绝于耳。苏一被队友和老师簇拥着,脸上带着胜利后惯有的、略显矜持的微笑,应付着各方的赞誉。张一默默收拾着散落在后台的资料,准备离开这喧闹的中心。
“张一。”一个清冷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他回头。苏一不知何时摆脱了人群,站在他身后不远处。舞台的侧光勾勒出她清瘦的轮廓,她手里还拿着那个素色的保温杯,杯盖已经拧紧。她的目光越过喧闹的人群,直直地落在他脸上,很安静,也很深。
张一的心跳又不争气地加快了。他有些局促地站直身体:“……恭喜你。”
苏一没有回应这句恭喜。她只是向前走了两步,走到他面前。后台的光线有些昏暗,周围是鼎沸的人声。她微微仰起脸,看着他,眼神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澈和直接。
“刚才,”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周围的嘈杂,带着一种奇异的、尘埃落定般的平静,“在台上,谢谢你。”
张一的脸颊有些发烫,他挠了挠头:“没、没什么,应该的……”
“不,”苏一打断了他,目光依旧牢牢锁着他,像是要确认什么。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用一种近乎宣告的、清晰的语调,说出了那句石破天惊的话:
“没有你做的‘燃料’,我的大脑,在那样的压力下,真的会‘死机’。”
周围的喧嚣仿佛在这一瞬间被按下了静音键。张一彻底僵在原地,瞳孔微微放大,难以置信地看着苏一。她说什么?她竟然……就这么直接说出来了?在这个人来人往的后台?在这个刚刚赢得胜利、无数双眼睛都可能看向他们的地方?
苏一却仿佛没有看到他的震惊,她的表情依旧平静,甚至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坦然。她轻轻晃了晃手中的保温杯,杯子里残留的浓稠糊糊发出轻微的声响。
“这个,”她看着他的眼睛,唇角似乎向上弯起了一个极其微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弧度,像冰雪初融时湖面裂开的第一道细纹,“很好。下次备赛,就它了。”
说完,她不再看他,转身,重新走向那片被聚光灯和赞誉包围的光明中心。留下张一一个人僵立在后台的阴影里,手里还捏着一沓没整理完的资料,耳边反复回响着她那句清晰无比的宣告,心跳如雷,久久无法平息。
她竟然……就这么公开了她的秘密?以一种如此直接、如此“苏一”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