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文学
好口碑高质量小说推荐
锦绣药缘:病弱夫君养成记小说,锦绣药缘:病弱夫君养成记免费阅读

锦绣药缘:病弱夫君养成记

作者:小仙女的猫

字数:196605字

2025-08-11 08:55:16 连载

简介

如果你喜欢阅读宫斗宅斗小说,那么一定不能错过锦绣药缘:病弱夫君养成记。这本小说由知名作家小仙女的猫创作,以温宁沈聿为主角,讲述了一段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小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让读者们沉浸其中,难以自拔。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96605字,快来一探究竟吧!

锦绣药缘:病弱夫君养成记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翌日清晨,天光大亮。

温宁很早就醒了。她没有赖床,而是自己穿戴整齐,将那串沉甸甸的黄铜钥匙,仔细地系在了腰带上。钥匙与腰带碰撞,发出的轻微声响,像是在提醒她,从今天起,她身上背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命运。

推开门,清晨的阳光洒在庭院里,给这座死气沉沉的宅子,镀上了一层浅浅的金色。桂嬷嬷早已在院中劈柴,见到温宁,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眼神里的审视与怀疑,并未减少半分,反而多了一层如临大敌般的警惕。

温宁也不在意。信任,从来不是靠言语,而是靠行动来建立的。

“桂嬷嬷,早。”她主动打了个招呼,“我想看看家里的药材。”

桂嬷嬷停下手里的活计,用衣角擦了擦手,沉声道:“姑娘随我来。”

她领着温宁,径直穿过院子,来到角落里一间堆放柴火的杂物间。

杂物间里光线昏暗,充满了木柴和灰尘的味道。桂嬷嬷走到最里面,搬开一堆码放整齐的柴禾,露出一块不起眼的地砖。她将地砖撬开,一个黑漆漆的洞口便显露出来。

“姑娘,请吧。”

温宁顺着简陋的木梯,下到了这个小小的地窖。地窖不大,只有半间屋子大小,四壁用青石加固过,十分干燥。里面没有成排的药柜,只有几个上了锁的大木箱,和十几个用蜡封口的瓦罐。

“这里,就是沈家所有的药材了。”桂嬷嬷跟了下来,她将一盏油灯放在石台上,昏黄的灯光照亮了她那张严肃的脸,“每一味药,都是老太太想尽了办法,花了比市面上高出数倍的价钱,打点典吏,才从外面偷偷运进来的。尤其是那几支上了年份的人参,更是我们从京城带来的最后一点家底。姑娘,这些东西,是小少爷的命。”

“我明白。”温宁点头,她能理解桂嬷嬷的警惕。

“姑娘需要什么药?”桂嬷嬷问,语气里带着一丝考验。

“石斛、麦冬、玉竹、沙参、陈皮、佛手。”温宁报出药名。

桂嬷嬷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疙瘩。她看着温宁,眼神里满是不可思议和强烈的反对。

“姑娘,您是在说笑吗?”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充满了力量,“这些都是些寻常的滋阴之物,如何能给小少爷用?您是知道的,小少爷的命,全靠着那几支老参吊着!老太太是信了您,可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您拿小少爷的性命开玩笑!”

“我没有开玩笑。”温宁的语气依旧平静,“小少爷虚不受补,病根在于内里郁结的燥火与药毒。以参续命,无异于饮鸩止渴。当以清疏为先。”

“清疏?”桂嬷嬷冷笑一声,那笑声里满是悲凉,“姑娘说得轻巧!您可知,为了让小少爷能‘受补’,老太太花了多少心血?您一句话就要推翻所有,这赌得太大,我们沈家……赌不起!”

温宁知道,跟她讲医理是讲不通的。她必须拿出让她无法反驳的证据。

她不再多言,而是走到那几个上了锁的木箱前,伸出小小的手指,点向其中最右边的一个。

“这个箱子里,放的是参、茸、灵芝一类的大补之物,对吗?”

桂嬷嬷一愣,点了点头。

温宁又指向箱子旁边一个半人高的瓦罐:“这个罐子里,是麦冬和玉竹,用油纸分装着。”

最后,她的目光落在一个挂在墙角,用草绳串着的小布袋上:“而那里,是广陈皮和金佛手。看成色,年份都还不错。”

桂嬷嬷的脸色,一点一点地变了。从最初的反对,到震惊,再到骇然。

这地窖里的东西,摆放的位置只有她和老太太知道。有些不常用的,连她自己都要想一下。可这个孩子,只是走进来,扫了一眼,就说得丝毫不差!

“你……你怎么知道的?”桂嬷嬷的声音,已经带上了颤音。

“闻出来的。”温宁淡淡地回答,“每一种药材,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味道。即便隔着箱子和瓦罐,只要用心去辨,总能分得清楚。”

她顿了顿,目光落向那个装着参茸的箱子,又补充了一句:“而且,这个箱子里的老参,虽然用锦盒装着,但旁边一定还放了樟木块防虫。参性忌樟,樟木的气味会损耗参的药性。若我没猜错,这参的效力,已经打了折扣。”

“轰!”

最后一句话,如同一道天雷,狠狠地劈在了桂嬷嬷的头顶!

她脸色惨白,踉跄着后退一步,用一种看鬼一样的眼神看着温宁。因为,为了防止名贵的人参被虫蛀,她确实在锦盒旁边,放了一小块樟木!这是她自己的主意,连老太太都不知道!

桂嬷嬷看着眼前这个还没她腰高的女娃,心中再无半分怀疑,只剩下无尽的敬畏。她终于明白,老太太赌的不是运气,而是真正的、深不可测的本事!

她颤抖着手,从怀里掏出钥匙,打开了所有的箱子和瓦罐。里面的东西,果然如温宁所说,分毫不差。

“姑娘……老奴……老奴有眼不识泰山!”桂嬷嬷的声音里,带上了深深的愧疚与臣服。

“嬷嬷也是为了小少爷好。”温宁没有得理不饶人,她接过药材,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点了点头。

“从今日起,小少爷的饮食,也需得改一改。”她条理清晰地交代着,“每日的参汤停掉。早膳,用粳米加少量山药,熬成清粥。午膳和晚膳,则用这些药材,加上几颗红枣,与瘦肉同炖,取其汤汁饮用即可。切记,不可放任何辛辣调味,油盐也要减至最少。”

“是,老奴都记下了。”桂嬷嬷恭恭敬敬地应着,再不敢有半句异议。

温宁没有再多说,她拿着选好的药材,走出了地窖,来到旁边熬药的小厨房,开始亲手处理。她先是将石斛、麦冬等润燥之物,用清水浸泡,又将陈皮、佛手细细地切成丝。她的动作,娴熟而又专注,与她那小小的身躯,形成了一种奇异而又和谐的画面。

她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为沈聿熬制一剂清热降燥、疏肝理气的“开路汤”。

这一忙,就是一个上午。

当那一碗颜色清亮、散发着淡淡草药清香的汤汁,被送到沈聿的房间时,沈老太太早已等候多时。

她看着那碗与往日里浓黑苦涩的汤药截然不同的药汁,心中也是七上八下。

“宁儿,这……这就行了?”

“嗯。”温宁点头,“小少爷身体虚弱,不宜用猛药。这碗汤药性平和,先帮他清一清体内的积热。连喝三日,再看脉象,进行下一步的调理。”

她端着碗,走到床边。

床上的沈聿,正睁着那双黑亮的眼睛看着她。他的目光,落在那碗清澈的汤汁上,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很苦吗?”他忽然开口,声音微弱。

温宁摇了摇头,认真地回答:“不苦。石斛和麦冬本身带有一丝甘甜,陈皮和佛手是清香。或许,还带着一点点肉的鲜味。”

她将碗递到他面前,没有强迫,只是静静地等待。

沈聿看着她,又看了看碗。他病了这么多年,喝过的苦药比吃过的饭还多。他早已习惯了那种能把人胆汁都苦出来的味道。

可眼前这碗药,却颠覆了他的认知。

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在沈老太太和桂嬷嬷紧张的注视下,缓缓地伸出了手。

他的手抖得厉害,几乎握不住那只碗。

温宁见状,自然地将碗端了回来,另一只手拿起汤匙,舀了一勺,轻轻地吹了吹,然后递到了他的嘴边。

“我喂你。”

她的动作,自然而又温柔,没有半分的怜悯与施舍,就像是在做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沈聿的身体,僵硬了一下。

长这么大,除了祖母和桂嬷嬷,还从未有第三个人,如此亲近地喂过他。

他看着眼前那张离自己很近的小脸,看着她那双清澈见底的眼睛,鬼使神差地,张开了嘴。

一勺温热的汤汁,滑入喉咙。

果然,不苦。

一股淡淡的、清新的、带着一丝甘甜的暖流,顺着食道,缓缓地流入胃里。没有了往日喝药后的那种烧灼感,反而像一股清泉,温柔地安抚着他那早已被药石折磨得脆弱不堪的五脏六腑。

很舒服。

这是他病了这么多年,第一次,在喝药时,有这种感觉。

他看着温宁,温宁也正看着他。

“还要吗?”温宁问。

沈聿沉默了片刻,然后,几不可察地,轻轻地点了点头。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