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文学
好口碑高质量小说推荐

第3章

洪水退去第三天,永林县的救灾工作转入灾后重建阶段。宁远的腿伤好转不少,但走路仍有些跛。他坚持在一线指挥,走访每一个受灾村庄,安抚群众,安排临时住所和物资发放。

这天上午,宁远正在青山镇临时指挥部开会,突然接到县府办通知:省委沈书记下午要来视察灾情,点名要他陪同!

“沈书记怎么突然来了?”宁远有些惊讶。按常规,这种级别的领导视察会提前几天通知,做好充分准备。

电话那头的王主任压低声音:”听说是临时决定的。林常务急坏了,正到处找你呢。”

宁远暗自好笑。林常务这几天一直躲着他,现在沈国山突然驾到,又急着找他这个”沈系人马”救场了。

回到县里,宁远直接去了会议室。林常务正在和李明书记商量接待方案,看到他进来,立刻换上笑脸:”宁副县长回来了?正好,沈书记点名要你陪同视察,你看怎么安排合适?”

宁远不卑不亢:”按常规接待就是。灾区条件有限,重在实地了解情况,没必要搞形式主义。”

李明书记点头赞同:”小宁说得对。沈书记一向务实,我们就按这个思路准备。”

下午两点,沈国山的车队准时到达永林县界。与往常前呼后拥不同,这次他只带了秘书和几名必要工作人员,轻车简从。

“直接去灾区。”沈国山简短地指示,目光在迎接队伍中扫过,在宁远身上停留了一秒,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车队直奔青山镇。路上,宁远简要汇报了灾情和救灾进展。沈国山认真听着,偶尔提问,特别关注群众安置和防疫措施。

“这次救灾反应迅速,群众零伤亡,做得不错。”沈国山评价道,”特别是提前预警和紧急转移,体现了基层应急能力的提升。”

宁远如实汇报:”这要归功于省救灾组的及时指导和县乡村三级干部的共同努力。”

他没有提及自己中断学习赶回来的事,也没说林常务等人最初的不作为。这种顾全大局的表现,让沈国山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在柳树村安置点,沈国山与受灾群众亲切交谈。让宁远惊讶的是,沈国山竟然知道不少村民的名字,甚至记得去年山体滑坡的一些细节。

“老张啊,你孙子还好吧?”沈国山握着一位老人的手问。

“好着呢!多亏宁干部两次相救!”老张激动地说,”沈书记,您可得好好培养宁干部这样的好官啊!”

沈国山笑着点头,意味深长地看了宁远一眼。

视察结束已是傍晚。在返回县城的车上,沈国山突然问宁远:”党校学习中断了?”

“请了一周假。”宁远回答,”等灾情稳定了,就回去继续学习。”

“嗯。”沈国山望向窗外,”若初在你们县还适应吗?”

这看似随意的家常话,却让宁远心头一紧。沈国山从未在他面前主动提起沈若初,这是第一次。

“沈处长工作很专业,群众都很感激。”宁远谨慎回答。

沈国山不置可否,换了个话题:”赵国斌副书记最近联系过你吗?”

“没有。”宁远如实回答,”不过…林副县长应该向他汇报过县里情况。”

“哼。”沈国山轻哼一声,”这次救灾,林为民表现如何?”

宁远斟酌词句:”林常务统筹全局,做了大量协调工作。”他没提林常务最初的不作为和赵副县长的缺席。

沈国山锐利的目光扫过来:”年轻人,在我面前不必打官腔。实话实说!”

宁远深吸一口气:”最初反应迟缓,省救灾组到达后才全面展开工作。但后期确实投入了力量。”

沈国山点点头,似乎对这个回答满意:”你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来视察吗?”

宁远摇头。

“有人向我反映,永林县救灾不力,群众怨声载道。”沈国山冷笑,”现在看来,情况恰恰相反。”

宁远恍然大悟——这又是赵国斌和林常务的一招,想借灾情打击沈国山和他。可惜事实胜于雄辩,他们的算盘落空了。

“你中断学习回来救灾,这个决定很正确。”沈国山突然说,”但党校学习也很重要,不要耽误太久。”

“明白。等明天省救灾组撤离,我就返校。”

“若初也一起回去。”沈国山语气平淡,却让宁远心头一跳,”她在基层锻炼得差不多了,省里有新任务。”

回到县里,沈国山谢绝了县里的接待宴请,直接返回省城。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作风,让林常务等人措手不及,却也无可奈何。

当晚,宁远和沈若初在县招待所的小会议室里整理救灾总结材料。连日的劳累让两人都憔悴了不少,但精神却很好。

“你爸今天突然来视察,把县里都惊着了。”宁远笑着说。

沈若初放下笔:”他是故意的。赵国斌向他告状,说永林救灾不力,群众意见很大。他干脆直接来看看实情。”

“幸好我们工作扎实。”宁远松了口气,”对了,你爸说你要回省里了?”

“嗯,有个重要项目要我负责。”沈若初犹豫了一下,”还有…陈明父亲提出要调我去他们司工作,我爸还没表态。”

陈明!那个在博物馆与沈若初举止亲密的男子。宁远心头一紧:”你想去吗?”

“当然不想。”沈若初斩钉截铁,”但陈副主任在委里影响力很大,直接拒绝不太好办。”

宁远沉默片刻:”如果…如果我们的关系公开,会不会对你有帮助?”

沈若初惊讶地看着他:”你确定?一旦公开,你会面临更大压力。”

“我不怕。”宁远握住她的手,”与其看你为难,不如坦然面对。”

沈若初眼中闪烁着感动的光芒:”再等等吧。等你党校结束,有了新岗位,时机更成熟。”

两人相视而笑,连日来的疲惫似乎一扫而空。就在这时,会议室门被推开,陈明走了进来。

“若初,总结写好了吗?我爸催着要呢。”他完全无视宁远的存在,径直走到沈若初身边,将手搭在她肩上,”明天跟我一起回省城吧,我车上有位置。”

沈若初巧妙地避开他的手:”我和救灾组一起走。总结马上就写好。”

陈明这才注意到宁远,敷衍地点点头:”宁副县长也在啊。”然后继续对沈若初说:”我爸说了,调你到我们司的事基本定了,回去就办手续。”

宁远握紧拳头,强忍着没有发作。沈若初的表情也变得严肃:”陈明,这事还没最终决定,请不要到处说。”

“早晚的事嘛。”陈明不以为然,终于看向宁远,”对了宁副县长,听说你党校还没结束?这么急着回去,是不是怕位置被人占了?”

赤裸裸的挑衅。宁远站起身:”陈处长多虑了。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不是争权夺利。”

“说得好听。”陈明冷笑,”谁不知道你是靠…”

“陈明!”沈若初厉声打断,”请注意你的言行!”

陈明讪讪地住了口,但眼中的敌意丝毫不减。气氛一时剑拔弩张。

“我去看看物资清点情况。”宁远决定避开冲突,起身离开。

走出会议室,宁远深吸几口气平复心情。陈明的嚣张跋扈让他愤怒,但更让他担心的是沈若初的处境——如果真被调到陈明父亲分管的那司,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

第二天上午,省救灾组准备撤离。宁远和县里干部在政府大院送行。沈若初作为副组长,正在与李明书记等人道别。

“宁副县长,能借一步说话吗?”马教授突然走过来,低声问道。

两人走到一旁,马教授直入主题:”我弟弟马国强让我转告你,党校结束后,很可能调你去省水利厅工作。”

宁远一惊:”水利厅?为什么?”

“这次救灾你表现突出,加上专业对口。”马教授笑了笑,”当然,背后还有更复杂的考量…总之,做好准备。”

宁远若有所思。如果真去水利厅,不仅能避开永林县的政治泥潭,还能在马教授这样的专家身边学习,确实是条好出路。但这就意味着要离开基层,进入省直机关那个更复杂的政治生态…

送别省救灾组后,宁远也准备返校继续学习。临行前,他特意去了趟县纪委,找老张了解最新情况。

“调查你的事基本结束了,结论是提拔程序合规。”老张关上门,小声说,”不过林为民没死心,又在查你救灾物资分配的事,想找茬。”

宁远冷笑:”让他查吧,我经得起检验。”

“还有个消息。”老张更压低声音,”省里可能要动林为民了。他引进的那家高污染企业,被群众举报手续不全,省环保厅已经立案调查。”

“这么快?”宁远惊讶,”谁推动的?”

老张意味深长地笑笑:”你说呢?沈书记视察后,省里动作频频啊。”

宁远恍然大悟。沈国山这次视察,不仅是来看灾情,更是来敲打林为民和背后的赵国斌。而自己,无意间又成了这场政治博弈的一枚棋子。

不过,这次他不再惶恐。经过这些历练,他已经明白,在复杂的政治生态中,只要坚守初心、扎实工作,就没人能真正打倒他。

回党校的火车上,宁远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心潮起伏。这次短暂的永林之行,让他看清了很多事——林常务等人的算计、陈明父子的野心、沈国山的暗中保护、沈若初的真情…还有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

手机震动,是沈若初发来的信息:”安全到达了吗?陈明的事别担心,我有办法应对。专心学习,等你回来。”

宁远回复:”已上车。不管多复杂的局面,我们一起面对。”

发完信息,他打开笔记本,开始整理这些天的所见所闻。党校还有一篇关于基层治理的论文要交,而永林的救灾经历,给了他最鲜活的一手素材。

火车穿过隧道,阳光重新洒进车厢。宁远眯起眼睛,看向远方。无论前路多么曲折,只要心中有光,脚下就有力量。

而他的光,既来自为民服务的初心,也来自那个在风雨中始终与他并肩的身影…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