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文学
好口碑高质量小说推荐
三国:星坠长河免费阅读,三国:星坠长河章节在线阅读

三国:星坠长河

作者:串串牛

字数:137255字

2025-09-04 08:05:22 连载

简介

三国:星坠长河是一本备受好评的历史古代小说,作者串串牛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陆昭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引人入胜。如果你喜欢阅读历史古代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值得一读!

三国:星坠长河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夜色如墨,寒江无波。柴桑城外江畔高台之上,朔风卷起残叶,吹动一袭青衫。苏砚舟立于石台中央,手持浑仪,仰望星河。铜制仪器在指尖轻转,星轨刻度映着微弱月光。他双目凝注东方天际,忽见心宿二度之间,荧惑星停滞不动,如钉入天幕,赤芒如血,染透东南云层。此乃‘荧惑守心’,主兵灾、将亡、国乱。

他心头一紧,浑仪微颤。再观风向,北风转东南,江面浮雾渐起,正是鄱阳湖支谷气流上涌之兆。忽闻山林深处鸦声大作,成群飞鸟惊起,扑簌簌如黑云腾空。苏砚舟瞳孔骤缩——鸟无故惊飞,必有人马潜行惊扰。他疾步下台,袍角扫过石阶,口中低语:‘曹军偏师,欲自山谷迂回,断我后路!’

归营途中,他取出随身携带的《甘石星经》残卷与江东十年气象录,边走边翻。建安五年冬,亦有荧惑守心,其时东南风起三日,庐江盗寇趁雾夜袭,正出此谷。天象、风候、地势,三者皆合。他心中已定:若不设伏,吴军粮道必断,前军未溃而后路先崩。

翌日清晨,薄雾未散,周瑜大营中军帐内已聚诸将。案上地图铺展,标注江防要道。周瑜端坐主位,羽扇轻摇,眉宇间隐有倦色。忽报苏砚舟求见,诸将侧目。此人虽为幕宾,却常言星象兵机,军中多有不信。

苏砚舟步入帐中,神色沉静,双手奉上星图与简册。图上以朱笔勾出荧惑星位,又以墨线连东南山谷,标注‘风起鸟惊,敌必由此’八字。他朗声道:‘昨夜荧惑守心,东南赤气贯天,兼之风向骤变,群鸟惊飞,此三验俱现,曹军偏师千人,正潜行于鄱阳支谷,欲袭我后营粮道。’

程普冷笑起身,按剑斥道:‘一介术士,妄言军机?星象虚无,岂可为据!若依汝言,岂非全军皆随天星而动?’黄盖亦皱眉道:‘山谷幽深,若无实探,岂能轻信?’帐中诸将纷纷附和,议论四起。

苏砚舟不慌不忙,取出《淮南子·天文训》竹简,展开诵道:‘荧惑主兵,守心则将相有难,其分野在吴楚之交。’又呈上建安五年至建安九年江东风向记录,指出每逢荧惑守心,东南风必起三日,且多有敌袭。‘天道虽远,其兆可察。风从地起,鸟因人惊,三者相合,岂是偶然?’

周瑜默然良久,羽扇停于半空。他目光扫过地图,手指轻点东南山谷——此地确为鄱阳湖支流所经,密林遮蔽,小道隐现,若敌军轻装疾行,两日可达吴营后方。若彼时主力正与曹仁对峙,后路一断,全军必乱。

‘苏君所言,可有对策?’周瑜终于开口,声如清泉。

‘请命一将,率精兵三千,伏于山谷出口。敌军远来疲惫,必于辰时至午时通过。我军居高临下,火攻夹击,可全歼之。’苏砚舟语速沉稳,目光如炬。

周瑜沉吟片刻,忽问:‘若敌未至,或改道他行,伏兵虚耗,如何?’

‘若敌未至,则我军无损;若改道,亦可速调回防。然若失此机,敌断粮道,全军危矣。两害相权,伏兵为上。’苏砚舟答得干脆。

帐内一时寂静。周瑜缓缓起身,环视诸将,终将令箭掷于案前:‘凌统听令!’

凌统出列抱拳:‘末将在!’

‘命你率三千精兵,携火油、强弩,即刻出发,埋伏于东南山谷出口。未得军令,不得妄动。待敌军半入谷口,以火箭为号,四面夹击,务求全歼!’

‘得令!’凌统接过令箭,转身大步而出。

程普仍面露疑色,低语道:‘以星象定军机,古所未闻……’周瑜却已转身望向帐外天际,轻声道:‘天时不欺人,唯智者察之。苏君所见,非星,乃势也。’

是日夜,东南山谷幽深如墨。凌统率军潜伏于崖壁两侧,弓弩上弦,火油罐静置石后。山风穿谷,松涛如诉。士卒屏息,唯闻虫鸣。

至辰时初刻,谷底小道尘土微扬。一队曹军轻骑悄然出现,为首者乃曹操麾下偏将吕常,奉命率千人迂回断粮。彼见山谷无人,心生轻慢,催军速进。

当敌军半入谷口,突闻一声鹰啸——伏兵信号。刹那间,火箭如流星坠谷,火油点燃,浓烟腾起。巨石滚落,断其归路。凌统立于高崖,挥剑大喝:‘杀!’

三千吴军自四面杀出,刀光映火,杀声震谷。曹军猝不及防,阵型大乱。吕常欲退,退路已断,只得挥刀迎战。然吴军居高临下,箭如雨下,顷刻间敌军溃散,或降或死,无一逃脱。

战报传回大营,周瑜抚掌而叹:‘星象之验,至于斯乎!’即召苏砚舟入帐,亲赐酒爵,道:‘非君洞察天机,识微于未萌,此战险矣。’

苏砚舟谦辞不受:‘非某之能,实天道示警,将军明断耳。’

周瑜凝视其面,忽问道:‘卿观天象,近日可有他变?’

苏砚舟望向帐外天穹,低声道:‘荧惑虽移,然其光未敛。北方玄武七宿中,虚宿有客星隐现,主北方将有大丧……恐非吉兆。’

周瑜神色微动,未再追问。然帐中烛火摇曳,映照其侧脸,似有忧思掠过。

数日后,前线传来消息:曹军主力因后路偏师全军覆没,粮道受胁,被迫后撤三十里。吴军士气大振,周瑜遂定反攻之策。而苏砚舟之名,自此传于军中,虽仍有老将不屑,然多数士卒已称其为‘星察先生’。

然苏砚舟独坐帐中,翻阅星图,眉头未展。他取出一卷未示于人的密录,上书‘建安十三年冬,赤壁火起,东南风骤。然风起之先,荧惑守心凡七日,其始在今日’。他轻抚字迹,喃喃道:‘天机已动,大劫将至。我之所为,是逆命,还是推波助澜?’

帐外,江风渐强,卷起旌旗猎猎。一轮残月悬于东南,光色微赤,如血将滴。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