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阅读年代文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备受好评的《八零有喜:糙汉的锦鲤小媳妇》?本书以苏晚陆衍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黎晚”的文笔流畅且充满想象力,让人沉浸其中。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千万不要错过!
八零有喜:糙汉的锦鲤小媳妇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20章
王婆子事件像一场荒诞的闹剧,匆匆上演又仓皇落幕,却意外地成为了苏晚和陆衍关系的一道分水岭。陆衍那斩钉截铁的三句话,如同在两人之间立下了一道无形的契约,比那张薄薄的结婚证更沉重,也更真实。一种心照不宣的信任与依赖,在小小的院落里深深扎根,悄然生长。
春意渐浓,阳光变得慷慨起来。大棚里的蔬菜迎来了第一个真正的收获旺季。菠菜叶片肥厚如墨缎,乌塌菜层层包裹如翡翠玫瑰,小白菜亭亭玉立,水灵鲜嫩。西红柿开始泛红,像一个个小灯笼点缀在绿叶间。整个棚内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与棚外刚刚复苏的大地形成了鲜明对比。
收获是喜悦的,也是繁重的。每天清晨,苏晚和陆衍就要钻进大棚,小心地将成熟的蔬菜采摘下来,剔除黄叶老帮,再用柔软的稻草或旧布条轻轻捆扎好,保持品相完美。第一批采收的蔬菜,他们优先供应给了公社集市。由于品质出众、反季稀缺,他们的菜几乎成了集市上的“硬通货”,往往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价格也比冬季时更为理想。
攒下的钱,苏晚依旧小心地保管着,但心里已不像最初那般惶惑不安。她开始有计划地盘算:要留出一部分作为接下来购买种子、肥料和必要农具的流动资金;或许,还可以添置一床更厚实的新棉被;如果还有富余,她甚至想着给陆衍买一双真正结实的胶底劳保鞋,那双布鞋毕竟不耐磨。
名声和收入的稳定,带来了更多的关注。村里几户之前观望的人家,终于下定决心,正式向苏晚请教大棚种植技术。这一次,来的不再是偷偷摸摸的打听,而是带着些许敬意的正式请教。苏晚没有藏私,她选了一个天气晴好的下午,将王婶等三四户最有诚意的人家请到大棚边,结合实际,详细讲解了从选址、搭棚、改土到保温、防虫、水肥管理的要点,甚至答应等他们动工时再去现场看看。
她的慷慨和耐心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曾经那些关于她“不安分”、“命硬”的流言,如今已被“能干”、“心善”、“有本事”的评价所取代。走在村里,向她热情打招呼的人越来越多,那种带着探究和些许轻视的目光几乎消失了。苏晚知道,她终于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在这个曾经让她窒息的小村庄里,真正站稳了脚跟。
这天,苏晚和陆衍拉着满满一板车蔬菜去公社。这车菜数量不少,除了常规的叶菜,还有第一批成熟的红番茄,格外引人注目。刚到集市摆开,就围上来不少老主顾。
“哟,番茄都下来了!真水灵!给我来二斤!”
“这菠菜给我称一把,老太太就爱吃你们家这口,说没涩味!”
就在两人忙碌时,一个穿着蓝色中山装、干部模样的中年人走了过来。苏晚认出,这正是上次帮他们解围、买走两斤菜的那位老干部。
“老同志,您来了!”苏晚笑着打招呼。
老干部看着板车上琳琅满目、品质上乘的蔬菜,眼中满是赞赏:“小同志,你们这菜是越种越好了!种类也多起来了。了不起啊!”他拿起一个红彤彤的番茄,仔细看着,“这番茄品相真好,不比夏天差。”
“您过奖了,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慢慢摸索。”苏晚谦虚道。
老干部点点头,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有想法,肯吃苦,是好事。现在政策鼓励发展生产,你们这种科学种田、搞活经济的路子,是对的。”他顿了顿,压低了些声音,“我跟公社供销社的老张提过你们,他对你们这反季蔬菜也很感兴趣。以后产量要是再大点,或许可以直接往供销社送,也省得你们天天赶集风吹日晒的。”
这个消息让苏晚心中一喜!如果能和供销社建立稳定联系,无疑是解决了销售的大问题,意味着他们的事业可以迈上一个新台阶!她连忙道谢:“谢谢老同志牵线!我们一定把菜种得更好!”
送走老干部,苏晚难掩兴奋,一边称菜收钱,一边低声对陆衍说:“听见了吗?供销社!要是真能成,咱们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陆衍正在给一位大婶装菜,闻言抬头看了苏晚一眼,见她眼睛亮晶晶的,脸上因为兴奋而泛着红晕,像极了刚成熟的番茄。他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低低“嗯”了一声,手下称菜的动作却更稳了。
卖完菜,已是晌午。两人在集市口的面摊一人吃了碗阳春面。苏晚还在为老干部的话兴奋,絮絮叨叨地规划着未来:“……要是真能和供销社合作,咱们就得扩大规模了。光靠现在这个棚肯定不够。开春后,咱们把林翠家那块地好好收拾出来,种上瓜。对了,还得再琢磨琢磨防虫的事,夏天虫害肯定更厉害……”
陆衍安静地听着,偶尔点点头,将碗里的几片肉夹到了苏晚碗里。苏晚说得兴起,也没在意,自然而然地吃了下去。
回去的路上,苏晚坐在堆放着空筐的板车边沿,陆衍在前面拉着车。春风拂面,暖洋洋的。望着道路两旁绿意渐浓的田野,苏晚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她想起刚重生时的绝望与决绝,再看看眼下虽然辛苦却充满希望的生活,不禁感慨万千。
“陆衍,”她忽然开口,声音在春风里显得很轻柔,“谢谢你。”
陆衍拉着车的背影顿了一下,没有回头,只是微微侧了侧脸,表示他在听。
“谢谢你当初……答应和我合作。”苏晚继续说,“如果没有你,我可能……”可能还在那个家里挣扎,或者已经被迫嫁给了赵磊,重复前世的悲剧。
陆衍沉默地拉着车,胶皮车轮碾过土路,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过了好一会儿,就在苏晚以为他不会回应的时候,他低沉的声音随风传来:
“不用谢。”
“现在这样,很好。”
很简单的话,却让苏晚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她知道,对于惜字如金的陆衍来说,这已是极高的评价和认可。他不是在安慰她,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他对现在这种并肩奋斗、平静充实的生活,是满意的。
夕阳西下,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快到家时,他们远远看见院门口站着一个人,是苏明。他手里提着个小瓦罐,正翘首以盼。
“姐!姐夫!”看到他们,苏明高兴地挥手跑了过来,“妈熬了绿豆汤,让我给你们送点过来,说天热了,解解暑气!”
苏晚接过还带着温热的瓦罐,心里暖暖的。母亲态度的持续软化,弟弟显而易见的亲近,都让她感到那份冰封的亲情正在一点点回暖。
晚饭时,苏晚将绿豆汤倒出来,三人分着喝了。苏明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里的事,说这次小考他进步了五名,老师表扬了他。苏晚鼓励了他几句,陆衍虽然没说话,但神情是缓和的。
送走苏明,苏晚和陆衍一起收拾碗筷。夜色温柔,星子初现。苏晚看着陆衍在灶台前挺拔忙碌的背影,心中充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定感和幸福感。事业走上了正轨,家庭关系出现转机,而身边这个原本陌生的男人,已然成为了她生命中最坚实的依靠。
这段时间风雨与艰辛,似乎都在这温暖的春夜里化为了肥沃的土壤,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奠定了无比坚实的根基。苏晚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她无所畏惧。
因为这一次,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