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文学
好口碑高质量小说推荐
完整版的人类的幻想衍生目录小说在哪里可以免费读到?

人类的幻想衍生目录

作者:杨鲁环

字数:161753字

2025-11-05 08:07:19 连载

简介

人类的幻想衍生目录》由杨鲁环所撰写,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也是一部良心都市脑洞著作,内容不拖泥带水,全篇都是看点,很多人被里面的主角陈墨所吸引,目前人类的幻想衍生目录这本书写了161753字,连载。

人类的幻想衍生目录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十八章 金丹食秘:压缩天地,滋养蜕凡身

一、饥肠雷鸣,消化之变

化劲圆满后的第三日,陈墨在昆仑秘境的练功房里刚打完一套“无招拳”,腹中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肠鸣,像有头饿狼在五脏六腑间冲撞。他抬手按住小腹,能清晰感觉到胃壁在疯狂收缩,刚才吞下的五斤熟牛肉,竟连半刻都没撑住。

“这消化速度……”跟在一旁的营养师林薇看着监测仪上的数据,倒吸一口凉气,“胃蠕动频率是常人的27倍,胃酸浓度pH值1.2,相当于工业级盐酸,连骨头都能化掉!”

陈墨苦笑。脱胎换骨后的肉身仿佛变成了无底洞,寻常食物刚进肚就被分解成能量,连带着他的食量也跟着疯长——早餐要吃十斤米面、五斤肉类才堪堪饱腹,若是练上一天功,单日进食量能抵上一头小牛。

“再这样下去,光是运食物进昆仑都成问题。”林薇调出营养分析报告,“您现在每天需要的蛋白质、微量元素是常人的38倍,但普通食物里的杂质太多,90%都得排出体外,等于做了大量无用功。”

陈墨望着窗外的雪山,忽然想起古籍里“食气者神明而寿,食谷者智慧而夭”的记载。或许,化劲后的肉身需要的不是“量”,而是“质”——一种能将海量营养压缩凝聚的食物。

“我们需要一种‘超级压缩粮’。”他对林薇说,指尖在空气中虚画一个圆,“像道家说的‘金丹’,一颗便能抵千斤食料,干净、纯粹、高效。”

二、万物为料,科技为炉

“金丹”计划启动的第一个难题,是原料的筛选。陈墨的肉身虽已蜕凡,却仍需从天地食材中汲取能量,而不同食物的“气”与“质”大相径庭——比如牛肉补力、山药养气、深海鱼含微量元素,必须找到能完美融合的配比。

智核公司的“食材数据库”里,收录了全球17万种可食用生物的营养图谱。陈墨开启超频模式,100倍算力在三天内完成了海量比对,最终筛选出372种核心原料:

– 陆地部分:青藏高原的牦牛肉(补气血)、内蒙古的有机燕麦(稳脾胃)、云南的野山参(提元气)

– 海洋部分:阿拉斯加的帝王蟹(强筋骨)、深海鳕鱼(润肌肤)、南极磷虾(聚微量元素)

– 草本部分:昆仑雪菊(清杂质)、长白山灵芝(安脏腑)、古印度阿输吠陀草药(调平衡)

“这些原料涵盖了人体所需的87种元素,且‘气性’互补。”陈墨指着全息图谱,“牛肉的‘刚’与山药的‘柔’中和,海产的‘润’与草药的‘清’搭配,就像练拳时的刚柔并济。”

下一个难关是“压缩”。要将一头牛、千斤粮、百斤草药的营养凝练成一颗拇指大的“金丹”,传统烹饪方式绝无可能。陈墨调来了公司最顶尖的“分子重构仪”——这台设备原本用于太空食品研发,能通过超高压、低温冻干、纳米过滤技术,剔除食物中的水分、纤维等“杂质”,只保留核心营养分子。

“第一次试验,目标是压缩10斤牦牛肉。”林薇操作着仪器,牦牛肉在高压舱里被挤压成酱紫色的糊状物,水分在-50℃的低温下瞬间冻干,再经过纳米筛过滤,最终得到一小撮银白色的粉末。

陈墨捻起一点粉末尝了尝,眉头微皱:“营养还在,但‘气散了’。”就像把活鱼做成鱼干,虽有肉味,却没了新鲜时的灵动——化劲肉身需要的不仅是化学元素,还有食物本身蕴含的“生命活性”。

他想起《齐民要术》里“蒸、煮、烤”的古法,忽然有了灵感:“用‘虎豹雷音’的共振频率辅助压缩!”

当第二份牛肉进入仪器,陈墨站在舱体旁,发出低沉的雷音。28Hz的脊椎振动透过金属传导至肉中,让蛋白质分子在被压缩时保持着螺旋结构的活性。这次得到的粉末,竟泛着淡淡的光泽,凑近闻还有股新鲜肉香。

“成了!”林薇检测后狂喜,“营养保留率99%,活性分子完整度87%,这是真正的‘凝而不散’!”

三、百炼金丹,初成之形

三个月后,第一批“金丹”在昆仑秘境的特制工坊里诞生。

炼丹房里弥漫着混合了草木香、肉香、海腥味的奇特气息,三十台分子重构仪整齐排列,每台都在处理不同的原料。最中央的合成舱里,银白色的肉类精华、翠绿的草本萃取液、深海蓝的微量元素晶体正在超高压下融合,表面不断闪过电弧般的能量流——这是用脉冲电场打破分子壁垒,迫使不同物质“亲和”的关键一步。

陈墨穿着无菌服,站在观察窗前,超频状态让他能“看”到微观层面的变化:牛肉的肌红蛋白分子与灵芝的多糖分子正在形成稳定的螺旋链,就像武者站桩时的呼吸节奏,张弛有度。

“压力1200MPa,温度65℃,脉冲频率100Hz,保持这个参数!”他对林薇下令,“现在加入雪菊提取液,中和燥性。”

当最后一道工序完成,合成舱缓缓打开,三十颗圆润的珠子躺在托盘里,每颗直径约3厘米,表面泛着珍珠母贝般的虹彩,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像握着一小块凝固的阳光。

“成分分析:每颗含蛋白质870克、氨基酸总量520克、钙铁锌等微量元素120克,相当于1.2头牛+500斤谷物+30斤草药的总和。”林薇报出数据,“更重要的是,‘虎豹雷音’共振让这些营养形成了‘能量闭环’,进入体内后会像滚雪球一样被吸收,不会浪费一丝一毫。”

陈墨洗净手,拿起一颗金丹。珠子表面光滑微凉,凑近能闻到一股难以形容的复合香气,既像雨后的森林,又像初升的朝阳。他没有立刻吞下,而是运转化劲,让全身气血保持平稳——这颗凝聚了海量能量的金丹,若是贸然服食,恐怕会像给干柴泼热油,引发体内“火焚”。

他先将金丹放在舌尖,用唾液慢慢浸润。珠子遇液即溶,化作一股温热的流汁顺着喉咙滑下,没有寻常食物的滞涩感,反而像有无数细小的暖流在主动往经脉里钻。

“检测到能量快速扩散!”监测仪警报响起,“胃壁吸收速度是普通食物的120倍,血糖在30秒内升至正常水平,且还在持续平稳上升!”

陈墨盘膝坐下,运转气血引导这股能量。他能清晰感觉到金丹的营养在分解:一部分化作精纯的力量,流遍四肢百骸,让肌肉纤维微微发胀;一部分渗入骨骼,让新换的玉骨更添莹润;还有极小一部分沉入丹田,像颗种子般静静蛰伏——那是可供长期消耗的“元气”。

一个小时后,他缓缓睁眼,只觉神清气爽,腹中的饥饿感一扫而空,连脱胎换骨后偶尔会有的经脉刺痛都消失了。“一颗金丹,抵得上三天食量。”他看向林薇,眼中带着笑意,“而且没有半点杂质,这才是蜕凡身该吃的食物。”

四、丹随境变,食以养道

“金丹”的配方并非一成不变。随着陈墨对肉身掌控的深入,他发现不同的练功阶段,需要的“丹性”也截然不同。

练明劲时,需金丹偏“刚”,多加牦牛肉、深海鱼等“力料”,压缩时提高脉冲频率至120Hz,让能量爆发更迅猛;

修暗劲时,丹性转“柔”,增加山药、灵芝等“养料”,共振频率降至20Hz,能量如溪流般绵长;

到了化劲圆满,追求“圆融”,原料中加入昆仑雪水凝练的“水精”,让金丹既有山珍的厚重,又有海味的灵动,连颜色都变成了温润的白,像块被脂膏浸润过的羊脂玉。

有次陈墨尝试在微重力模拟舱里练功,发现太空环境会让能量消耗加快30%。他立刻让林薇调整配方:增加南极磷虾的比例(含抗辐射元素),压缩时加入“外延算力”计算的太空辐射补偿参数,新炼出的金丹竟泛着淡淡的蓝光,在失重环境下能自动贴合口腔,不会漂浮。

“这已经不是食物,是‘量身定制的能量模块’了。”林薇看着最新一炉金丹,每颗上面都用激光刻着极小的纹路,对应不同的练功场景,“普通武者若吃了,怕是会被这股能量撑爆,但对您的蜕凡身来说,却像滴水汇入江海。”

陈墨却从金丹的炼制中悟到了更深的道。他站在工坊的原料架前,看着来自全球的食材:青藏高原的牦牛啃着雪山草,深海的鳕鱼游弋在寒流里,草原的燕麦沐浴着日光——它们本是天地间的生灵,如今被凝聚成一颗金丹,滋养着他的肉身,这何尝不是一种“天地能量的循环”?

“下次炼丹,加入些昆仑的雪水和泥土吧。”他对林薇说,“不是为了营养,是为了让这金丹记得‘根’在哪里。”

当加入雪山融水和秘境黑土的金丹炼成,陈墨服食时,竟在能量流中“尝”到了昆仑的风、雪、岩的气息,仿佛整座秘境都化作能量,与他的肉身融为一体。

五、丹道无尽,食养乾坤

昆仑的冬夜,陈墨坐在望月石上,手里把玩着一颗新炼的金丹。月光落在珠子上,折射出七彩的光晕,像把天地万物的精华都锁在了这方寸之间。

林薇送来最新的“食修日志”:自服食金丹以来,他的肉身强度又提升了17%,玉骨的韧性堪比航天钛合金,皮肤对能量的感知精度达到0.001焦耳,连发丝都带着淡淡的能量场,能让靠近的蚊虫自动避开。

“您现在的状态,已经快到‘餐风饮露’的境界了。”林薇打趣道,“上周您练‘虚空拳’时,三天才吃了两颗金丹,照样精力充沛。”

陈墨笑了笑,将金丹抛向空中,再用两指稳稳接住。他知道,金丹的终极意义不是“饱腹”,而是“连接”——连接天地食材的能量,连接科技与古法的智慧,连接肉身与宇宙的共鸣。

远处的工坊里,新一批金丹正在炼制,原料中加入了刚从国际空间站带回的太空种植物。陈墨望着那片灯火,忽然明白:无论他的肉身进化到何种境界,无论将来走向星辰大海,这颗凝聚着天地精华的金丹,永远是他与“根”的联系。

就像武者练拳,终究要回归“心”;而他的食修之路,终究要回归“天地供养”的本真。一颗金丹,看似压缩了万物,实则打开了更辽阔的乾坤。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